全面夯实德育教育”四种“育人模式

2024-05-04 17:15杨艳娣
科教新报 2024年17期
关键词:榜样德育工作育人

杨艳娣

德才兼备,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任务。随着开放型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留守儿童少年急剧增多,离异父母家庭不断增多,这种现实状况导致很多学生未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同时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家庭教育呈弱化趋势,也就引发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困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这一教育现状,我们认为,学校应以教育督导为引领,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拓宽德育工作空间,构建出学校教书育人的新模式。

一是创设环境育人。众所周知,德育工作最忌讳的是空洞的说教和强迫性压制,只有春风化雨的和谐环境才能更好发挥出育人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自觉设置育人情境,先从学生的心灵开始,育德于情于心;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隐性教材,让学生在一举手一投足一抬眼之间就能形成感性上的感受。例如如何让学校的雕塑、雕像蕴含德育的因子,如何让无声楼道、走廊、教室门口以温馨的话语提醒学生自觉养成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如何让学校的文化墙、宣传栏通过名人名言,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儿歌体现出德育的风采……这就需要我们用智慧的头脑去精心地“打扮”“装饰”,使一物一景、一花一草发挥出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育人之功效。

二是开展实践育人。立德之本在于立行。我们要将德育教育融入一系列的学生主题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启示。例如我们开展的“我爱母亲河”活动,让学生亲临现场,亲手劳动,享受到环境洁净后的快乐;我们实施的“弯腰工程”,教师带领学生到公共卫生区域捡拾果皮纸屑,经过多次的“弯腰”现场育化,学生就会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又如我们开展的“做交通安全志愿者”服务活动,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总之,充分利用各类主题德育活动,就能起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德育效果。

三是树立榜样育人。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树立典型榜样,以此激励学生看齐意识。首先,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引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学校要制定教师寄语和教师规范用语,号召教师改变观念,规范自身言行,融洽师生关系。其次,要树立身边的典型。学校要大力挖掘并发现先进榜样进行表彰,并在校内大力进行宣传学习。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再次,要深入挖掘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让学生学习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达到洗涤学生心灵、激励健康成长的目的。

四是创新维度育人。首先,学校要制定德育的長短期规划,并按计划付诸实施,每周、每期、每学年,应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一两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德教育,各科教学要结合各自特点,与学校德育主题教育相结合,自觉地培养和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再次,要努力创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德育条件。开设“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座谈会、家校联动交流等形式,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家教方法,提高家教水平。第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用高尚的美德感染学生,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用有益的信息充实学生,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领域开阔眼界。第五,要构建立体德育网络,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点面教育,积极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会,让学生得到良好的身心健康锤炼,还可邀请优秀家长、退休教师、社会上德高望重的人士到学校举办讲座,聘请关工委、社区、机关单位爱心人士与学生进行结对帮扶,让德育工作向课内课间课外延伸。

综上所述,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任重道远。我们要积极研究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问题,寻找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转变单一枯燥的教育形式,以教育督导为引领,形成科学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教育格局,让学生在德育中互动,在互动中感悟,不断完成自我心理调控,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心理境界。

猜你喜欢
榜样德育工作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