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体育思政“一三五”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4-05-04 02:10王亚达孙立
职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模式

王亚达 孙立

摘 要:本研究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中职体育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结合已有的相关思政素材和“体育+思政”创新素材,探索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属性为引导、以学校特色为依托”的中职学校“体育+思政”协同育人“一三五”模式。为构建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提供论据和积累素材,为探索中职体育课程思政资源提供研究思路及实践经验。

关键词:体育思政;以体育人;模式;實践

课 题:本研究为《中职学校“体育+思政”协同育人“一三五”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课题。

一、研究背景

当前,中职体育课堂存在教学目标窄化、运动量少和运动强度低现象,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提升课程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创设学以致用的学练赛情境,基于运动能力基础进行分层教学,坚持求知立德、学以进德的课程思政观,实现知识技能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尤为重要。此外,学校体育工作更需要深度挖掘体育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用好体育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创设生动形象的体育“教学情景”;促使“体育大思政”课堂真正大起来、视野真正宽起来、内容真正活起来、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支撑。基于此,宁波市中职体育思政课题组进行了体育思政“一三五”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经过数年的创新探索,取得了相关的实践成果。

二、研究内容

(一)概念界定

本研究课题《中职学校“体育+思政”协同育人“一三五”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设计的“一三五”是指,“一”是指向一个目标:提升中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三”是指构建“课堂教学、课外锻炼、体育社团”三大平台,通过“学、练、赛、评”一体化实现体育增值;“五”是指实践“五”项举措,实现“五”个融合,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进而探索制度化联通、信息化贯通、思政化融通的体育育人新路径。

(二)基本思路

立足“跳出体育看体育、用好体育抓思政”,深挖体育课程本身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统筹中职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进取精神、意志品质等,积极推动体育锻炼与体育竞技、体育素养和体育精神的对接融合,深化体育元素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对接,切实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三、研究实践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新的改革探索,是着眼立德树人目标要求推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必由之路。“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实践改革是全面推动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各自在课堂中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把体育锻炼的理论与体育实践相结合,学校构建“课堂教学、课外锻炼、体育社团”三大平台,通过“学、练、赛、评”一体化实现体育增值。

(一)搭建“双育”工作平台,推行“联合备课”

学校从制度以及组织建设方面着手。实现体育教学资源以及思政授课优势方面的交叉互补,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体制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为此,学校建设了一个新的“双育工作平台”,囊括思政教学组和教学部,以平台为基础制定行之有效的体育思政合作教学方案,为后续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推广创造条件。课堂教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体育+思政”的教学融合,促使更多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了解并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以及专业、德育、道义精神。在讲授体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挖掘学科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在塑造学生品德、人格方面发挥思政功能。

搭建了与教学需求相匹配的“联合备课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体育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可实现面对面的知识学习和交流,且可以相互为对方在专业领域建设方面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教师可以从备课这一环节开始,全面综合本专业的课程特征,促使体育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思政课程理论知识的交叉与融合。

(二)以“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引导学生自主锻炼

学校把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自主锻炼列入学期工作计划当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1~2个自主锻炼项目,主要锻炼内容以课堂传授的体育技能为主,学校制定、出台相应场馆、运动器材的管理措施,将运动场馆、运动器械科学对学生进行最大限度的开放,同时学校每天安排4名教师到相应的训练场地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进行以“自我为主”的自学、自练、自控、自评的体育锻炼,让自主锻炼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打造浓厚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活动

学校开展了篮球、武术、舞龙、舞狮、毽球、木球等10余种学生体育社团,为加速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学校体育教研组与校团委安排了1名专业指导教师及4名骨干学生到体育社团进行科学指导;与此同时,建立体育社团学生档案,定期对学生社团运作情况及时进行反馈总结,引导各个社团健康运行。在每年举办秋季校运动会以及单项比赛时,增加各社团成团参与名额,鼓励和支持各社团、各专业及各个班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四、研究成效

(一)实践“五”项举措,实现“五”个融合

1.传统项目“融”课程,传承优秀文化

进一步挖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融合性等突出特点的传统体育项目,将其纳入中职体育课程。提高对实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融合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科学设计,努力使其呈现良好的课堂效果。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尝试按照单元设计具体教学计划,其中穿插体育传统文化主题,用以帮助学生启发心智。另外,项目设计课堂实现“双师”指导,将思政教师也纳入体育课堂活动中,积极探索实践体育与思政教师“双师”协同指导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近年来,积极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中职校园,如跳绳、传统武术、舞龙等项目,上述项目目前已成为各自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学生在学习体验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对传统项目的来源、发展、背景等方面的知晓率大大提升,进而传承发扬了传统文化精神。

2.红色精神“融”课堂,锤炼意志品质

创建多元化运动机制,传承红色精神。积极挖掘校内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基地专项训练活动,在现有的运动机制引导下,结合实际,重新调整运动方式,以多元化训练机制加快红色精神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融合,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实现思想的升华。

3.思政元素“融”社团,培养规则意识

一是以学生体育社团为载体平台,积极打造“思政社团+社团思政”的体育特色社团,通过聚焦建设中职学生体育社团的思政内容、实践活动的思政元素、文化建设的思政方向、考核评价的思政要求等,凸显社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和思政文化导向。二是积极落实思政与专业同步教育、思想与技能同步提升,最终打造学生体育社团育人的思政名片,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三是培育、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学校特质和文化传承性的典型体育社团2~3个,使其成为德技双馨技能人才“孕育孵化”基地、“社团思政”的建设标杆、“精准思政”的典范。目前,宁波锦堂职高的舞龙、舞狮社团被评为2022年浙江省中职学校体育优秀案例,而鄞州职教中心的太极社团则获评宁波市中小学精品社团。

4.拓展游戏“融”教学,培养团队精神

本研究创新设计的400例体育拓展游戏以体育课堂辅助教学为支点,以体验活动為主要表现形式,从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定拓展游戏的编排原则、目标理念、内容要求、拓展延伸将凸显思政理念,不断探索体育拓展游戏对发展中职学生身体素质、促进技能形成的相关手段、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在激烈的拓展游戏竞争中凝聚团队合作精神、挖掘个人潜能和提升自我,为日后的上岗就业奠定基础。

通过体育拓展游戏的创编与教学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共处意识和能力,无论在课堂学练、游戏活动中还是在趣味运动会上,班级学生都精诚团结、默契配合,在赛场内外表现出了强烈的自律自觉、互帮互助、愉快合作精神,充分展现出新时代中职学生的精神风貌。3年多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积极发动、组织本校及宁波市中职学校进行游戏创编与实践研究,精心组成游戏教材编写团队,关注拓展游戏的应用研究,积累创编游戏经验与材料。最终,形成了地方特色鲜明的《中职阳光体育拓展游戏》一书。

5.思政评价“融”德育,提升核心素养水平

对目前已有的中职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改革,探索建立中职体育课程思政的科学评价标准和可行性的评价指标,形成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和融入方法,强化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一是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融入思政评价指标。具体可向着“身心人格素质水平、社会适应程度”等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延伸。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第一主体”作用。三是坚持发展性的评价原则。注重过程评价而非结果评价,记录中职学生每个阶段的思想变化,并形成评价体例。

同时,积极推进“体育+思政”教学相融合的育人模式创新,将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及不同流程中,对现有教学资源与课程思政资源充分地加以整合,对课堂教学的授课形式以及协同育人成效的优化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促进了以课程开发为核心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1.转变了教师传统体育教学思维

传统的游戏教学,基本由教师为主导完成游戏的全过程。在这种教学思维下,部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利用,学生进入游戏状态较慢,完成效果不甚理想。而实施拓展游戏教学以来,教师们转变了教学思路,纷纷以平等的心态,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逐步放开了手脚,他们在“体育+思政”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大胆想象,求异创新,学习方式不拘一格。开放的体育思政课堂倡导教学民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辩、敢做,真正成了体育课堂的主人。

2. 打通了中职体育教师合作瓶颈

自本课题提出并立项后,宁波市的广大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被广泛发动起来,10余所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纷纷投入到体育思政的研究及实践中来。近年来,课题组联合宁波市中职学校组织了多次体育思政研讨及相关教学观摩、听课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本研究充分遵循中职体育教学特点,将思政资源有机融合到体育教育中,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创新体育思政活动及内容设计,加强体育教学课程思政团队建设,以课程质量标准为指引,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探讨课程思政内涵和实现方式,促进中职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引发思考,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认同,全面提升了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初步达成了体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王亚达.体育与健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

[2]杨洪亮,周晨,陈显建,等.高职体育课程同向开展“课程思政”路径探究[J].体育教学,2020(11).

[3]庄立为.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1).

[4]吴丽霞.探析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

[5]易鹏,石定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困境、特性与实践探索[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

(作者:王亚达,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办主任;孙立,宁波慈溪市浒山街道社区教育学院院长)

猜你喜欢
模式
红十字骑士的死亡与再生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作品的人性怀疑论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