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开创高技能人才培养新局面

2024-05-04 02:10李会诚李惠
职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南南合作高技能技工

李会诚 李惠

近年,海南省技师学院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以及海南省人民政府《支持海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技能自贸港”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等文件精神,加快技工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国际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对外输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和模式,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工教育合作,先后被确认为“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项目国内首批10所技工院校之一、教育部-瑞士GF教育合作项目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项目之绿色技能(中职)牵头单位、海南省首家“华文教育实践基地”等,为增强我国技工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海南省技工教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

202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在过去的十年里,许多职业院校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据统计,中国职业院校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稳定合作联系,400余所中职院校和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大量的技能人才,在“一带一路”共建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技工院校是技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省技师学院作为海南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立足“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双重战略背景,加大技能输出,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工教育合作,对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开展以及加快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教育实践与探索

海南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区域,承担着国家赋予的新使命。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构建起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双促进模式,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开展教育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探索開展“一带一路·汉语+”高技能人才学历生培养项目,打造“留学海南”新品牌

自2019年9月,在海南省委统战部、省侨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与泰国华文民校联谊会以及我国几所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合作,面向泰国华裔初中毕业生开展“一带一路·汉语+”高技能人才学历生培养项目。该项目开展至今,三届共招收46名泰籍学子,开创了海南省技工院校整班制招收国际生之先河,为扩大海南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技工教育方面的深度合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推进中文教育和技能教育有机融合,合理设置“汉语+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

学院招收的46名泰籍留学生主要就读于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学生均为汉语初级水平,具备基础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中国技工教育,学院以“学汉语、精技能”为抓手,以“立足专业特色,弘扬中华文化”为目标,精心设计课程和实施教学。留学生入学第一年,学院重点开设“汉语听说”“汉语读写”等语言课程,强化学生语言学习基础,同时兼顾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汉语水平口语考试(HSKK)考级要求,为专业课程学习以及留学深造打牢语言基础。将职业标准精准融入课程设置,合理设置专业技术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专业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扎实专业技能,共涉及《海南旅游概览》《旅游服务礼仪》《调酒服务》等多门专业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书法、中国武术、研学交流等课程内容,同时鼓励留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校园文体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培养熟练掌握汉语、专业技能扎实、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国际化高素质技能人才。

2.依托“寻根之旅”等特色研学活动,增进对祖籍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认可

2019年,海南省侨办在学院建立海南省华文教育实践基地,学院以基地为依托,利用海南侨乡区位优势,结合专业培养需求,先后为46名泰国琼籍华裔留学生开展“寻根之旅”特色研学活动。截至目前,“寻根之旅”特色研学活动共开展了3期,重点辐射海南海口、琼海、文昌、万宁、昌江、儋州等侨乡,通过各种形式的寻根问祖活动,深入推广海南特色旅游资源及特色区域文化,让学生实地感受海南人文历史、文化艺术、自然风光,深入了解海南发展现状,传播中国文化,深化中泰双方的交流互通。

3.加强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国际化办学实践成效初显

办班之初,因时差、网络情况复杂、教学软件不兼容等问题,留学生的线上教学工作面临重重困难。为了稳定有序地开展留学生线上教学工作,学院认真部署中泰国际班教学工作,合理制定线上教学方案,依托UMU互动学习平台、钉钉等教学平台,通过文字、语音、视频、课件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互动,为跨国网课提供全力保障。认真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精准衔接,跟进了解留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严格抓好留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过级工作,指导推荐留学生顺利申报中国大学。2019级、2021级两届留学生表现突出,86%留学生被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等中国知名大学以及泰国清迈湄洲大学录取,为学院整班招收国际生的国际技工教育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赢得各级部门及家长、学生的良好口碑。

(二)纳入“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项目,结对强化职业技能开发领域交流合作

2019年2月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在柬埔寨、老挝、缅甸实施技能开发“南南合作”项目,为中外技工院校搭建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2021年,学院被纳入“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项目首批国内十所院校之一,与柬埔寨吴哥国立理工学院建立结对合作机制,对口开展师生交流、师资培训、课程开发、竞赛交流等活动,加强职业技能开发领域交流合作,促进柬埔寨职业技能和竞赛水平的提升。

1.强化竞赛技术交流,对外输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022年5月,学院与柬埔寨吴哥国立理工学院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双方围绕合作的具体内容、形式等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达成协议:实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培训,并支持通用工种技能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竞赛交流、师生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在“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项目师资研修班中,学院选派骨干专业教师为结对院校开展竞赛交流活动,共享学院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创新构建“一三五”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从赛项选取、信息获取、选手选拔、团队建设、选手训练、参加比赛六个方面具体分享参赛备赛的经验。此外,通过竞赛交流活动,努力将竞赛成果转化的经验成果推广到“南南合作”乃至国际合作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提供可参考借鉴的中国经验。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能提升

学院与结对院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广泛推广技能培训和中国文化,共同建立“研发创新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面向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家及地区的教师、学生、从业人员开展“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项目机电一体化、云计算、中国烹饪、平面设计、焊接等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人数约610人次,经过考核,130余位国际学员获得国际劳工组织颁发的结业证书。“南南合作”项目通过建立东盟成员国和中国之间的网络联盟,提高工人的就业能力和企业生产力,对提升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技能、促进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项目国际交流与技能培训经验做法被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合作伙伴在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博览会、柬埔寨技能宣传日等活动中展示,被众多媒体宣传报道,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仅用1年时间,就被海南省政府纳入重点工作之一。

(三)探索多元领域的国际合作,扩大“一带一路”辐射范围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的职业教育的需求和发展目标,同时引进国际技能文化,学院开展多项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国际合作项目及活动。一是作为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项目之绿色技能(中职)牵头单位,學院积极探索绿色技能人才培养,通过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等平台,分享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特色案例,向世界展示宣传海南自贸港绿色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根据省部共建要求,深入推动建设“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引进菲律宾家政服务行业优秀师资和课程体系以及日式照护及育婴培训体系等,扎实做好康养专业建设工作。通过举办菲律宾家政师资培训,重点打造国际与国内培训师相互融合的师资团队,培养一支专业能力强,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师资团队。三是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企业代表商谈国际合作办学事宜,通过校企合作率先在康养专业探索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三、基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动对外办学提档升级,搭建“一带一路”区域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

作为海南省首家“华文教育实践基地”,学院将从教材编写、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多方面协同推进,扎实做好“一带一路”高技能人才学历生培养项目。根据《国家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发展规划(2021—2025年)》,加强泰国南部华文民校联谊会、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的沟通交流,丰富“一带一路”高技能人才学历生培养项目合作交流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海外华裔“寻根之旅”研学、师资培训交流、短期国际技能培训、顶岗实习等活动,不断拓宽国际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努力搭建“一带一路”区域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积极打造“中文+技能”留学海南的新品牌,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二)深入开展能力建设与交流,夯实“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项目工作

现阶段,“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项目尚局限于与结对院校开展技能培训活动。下一步,将与柬埔寨吴哥理工学院开展深入交流,增加师生互访、信息共享、专业技能提升和绿色技能培训等活动。联合校企合作企业选派教师赴柬埔寨、泰国等地进行实地教学,争取在柬埔寨、泰国等地建设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站,并在课程开发、技能鉴定考证、文化交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拓宽合作。充分发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中国(海南)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基地等多平台优势,加强国际培训项目和教学资源开发,共同探索一套具有国际化特色理念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质量双向发展的广阔平台,助力“南南合作”技能教育事业推向更高水平。

(三)多措举提升国际合作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学院在国家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对外开放办学能力虽进一步提升,但在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专业开发、师资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尚存在薄弱环节。接下来,学院将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培养一支专业能力强、双语水平高的骨干师资团队。深化校企合作,依托学院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市场需求,尝试与海外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外资企业的合作,筹划与东盟各国联合建立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合办适应行业和市场需求的新兴专业,开拓立足于海南、辐射东南亚地区的人才培训市场,进一步优化毕业生就业环境,畅通中国学生留学深造渠道,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制造业发展输出“中国工匠”,为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技能开发网络”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3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同各方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擘画新蓝图,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同时也开启了“一带一路”技工教育合作的新篇章。海南省技师学院将立足区域优势、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继续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合作,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共享技能人才培养成果,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为做好技工教育国际办学贡献“海南经验”。

猜你喜欢
南南合作高技能技工
从技工到英雄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