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教育“邦交”的合作样板

2024-05-04 02:06黄瑾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离石区王彤邦交

黄瑾

吕梁市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是两地政府合作创办的一所十轨制公办高中,由离石区委、区政府与作为全国教育先进典型的江苏省江阴市联手创办,始建于2010年。作为离石区寻求教育突围、提升教育品质的一项民生工程,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守“不找借口,永不服输,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高举素质教育示范大旗,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攀升,成为离石教育乃至吕梁教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成为政府部门跨区域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

缘起:偶然与必然的神奇碰撞

1996年4月,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了方山县杜家村“娃娃教师”“空壳学校”的教育窘状,引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江阴市赵新中、赵中惠两名年轻教师的注意。两人放弃江阴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经团中央联系,赴方山县进行为期两年的支教。

这个行动在平静的方山教育湖面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时任方山县县长的王彤宇同志一直充满教育情怀,他以真诚叩开了与江阴教育的合作之门。2000年秋,江阴一中的教师组成团队进驻方山县支教,成立首批方山中学“江阴班”。第二年,两地领导商定,为整体提高方山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江阴市每年派5至10名骨干教师到方山高中任教,支教工程一直延续至2003年非典時期。

选择:攻坚克难、扫清障碍的一把手工程

2009年9月,王彤宇调任离石区区委书记。在此之前,作为吕梁市政府所在地的离石区,竟然没有一所区属高中。在此背景下,优质生源流失,教师素养下降,教育乱收费现象紧随其后。当时,晋中、太原等地的某些中学甚至专为吕梁山上的学生设置了“吕梁班”“离石班”。

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问题是大事,也是难事,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乎离石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甚至关乎离石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与和谐稳定。由一把手亲自抓,正其时也。

王彤宇致力于改变离石教育的落后现状,带领离石区委、区政府积极寻求教育突围,先从提高教师素质入手,先后选派200余名教师到教育发达的江阴市取经学习;同时,区委、区政府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计划兴办一所公办高中,补齐当地教育短板。但如何在短时间内办起一所优质的高中?王彤宇把目光投向了千里之外有过合作的江阴,决定牵手江阴、借梯登高。

这个决定获得了时任吕梁市市长的张九萍和副市长成锡峰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支持。王彤宇先后六下江阴,用真诚打动了江阴教育人。江阴方面承诺,在全市选派最优秀的管理力量和师资来支援老区发展教育,建设离石区江阴高中。

“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摆。”可以说,从方案出台到部署施行,从选址建校到招聘教师,从招生开学到全程督查,王彤宇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其他负责人的态度,影响着各层级工作的成效,影响着离石区江阴高中的诞生和发展。

动力:财政经费有力保障,区委、区政府鼎力支持

2010年初,由离石区财政投资2.5亿元、占地258亩的离石江阴高中,在离石东城新区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上破土动工。一个由江阴和离石跨省“联姻”创办一所优质高中的大胆设想,变成了现实。

此后,离石区主要领导虽几经更迭,但对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的各项关注和支持力度始终不减。离教体字〔2013〕103号文件《关于加快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发展的实施意见》曾明确指出,由区财政拨付江阴中学校长专用经费用于优秀教师奖励、教学研究等,拨付聘请江阴名师专家讲学授课等费用,拨付江阴支教校长、教师每人每年的安家费、工资、奖金、交通费、春节慰问、绩效工资等,真正做到了把高中教育当作民生工程来抓,对江阴管理团队更是以尊重信赖的情感留人,以无微不至的关照留人。

攻玉:他山之石构筑管理团队

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借梯登高,全面复制江阴的教育理念、管理思想、育人方法、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由江阴方面在全市选派优秀的管理力量对离石区江阴高中全面接管,从校长到部门负责人、从年级组长到班主任、从教研组长到备课组长,所有管理岗位全部由江阴老师承担,这样就直接保障了江阴模式能不折不扣地在吕梁市离石区落地生根。

而对于新教师的招聘,离石区委、区政府也全权委托江阴方面组织实施,全部从“二A”以上大学招聘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而不是从其他学校直接调派成熟教师,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教师招聘的公平和质量,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不良风气可能对新校园产生的影响。随后,历届新招聘教师被分别派往江阴市的几所高中进行为期一个月到一年的岗前实习。开学前的暑期在学校集中进行再次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任教。工作之后,新教师必须参与由江阴管理团队发起的“青蓝工程”,配备学科师傅和德育师傅,每年进行考核,以此来确保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滋养:江阴方面的教育情结

江阴市教育局每年都有支教活动,支教地点涉及山西、陕西、新疆、云南等地。江阴的教育人似乎都有一种支教情结,以支援中西部地区教育为己任。

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员源年来能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前来支教的江阴教师,有的教师一待就是三年、五年、十年,离不开江阴市教育局连续不断地从江阴市的12所星级高中选派优秀教师前来支援,更离不开江阴市委、市政府乃至无锡市委、市政府的认同和支持。

时至今日,在不再有江阴教师一线授课的情况下,江阴方面仍然尽心筹措,成立顾问团队,长期跟踪学校管理及学科教学工作。江阴大后方源源不断的滋养,成为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最大的底气。

辐射:江阴模式的扩散影响

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面向离石区内主动帮扶,成为离石教育培养青年干部的“黄埔军校”,向离石其他学校输送管理人才;面向离石区外积极辐射,举办吕梁市高中教育工作现场会、苏晋两地高中教育论坛等多项大型活动,为离石教育乃至吕梁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8年,为使江阴优质资源持续辐射引领,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离石区江阴初中应运而生,全盘复制高中的各项管理,并在各方面通力合作,致力于打造江阴教育集团。2019年,离石区对标一流党政代表团赴江阴考察学习,两地签署协议,继续深化合作。离石区城镇中学由江阴教育集团接管,教科局调派江阴高中青年干部前往任职。2020年7月,离石区教育科技局召开江阴高中、江阴初中、城镇中学三校共教共建大会,由江阴高中委派两名优秀教师到城镇中学支教,“江阴品牌”的引领辐射作用开始增强。2021年9月,吕梁市教育局充分借鉴离石江阴高中的成功办学经验,与黄冈市教育局合作办学,依托黄冈中学教育资源,成立吕梁市第一中学,成为吕梁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的成功,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政府部门两地合作办学模式的先例。这个成功的案例能否大批量复制,还需结合一时一地的具体情况详加分析,只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有大教育情怀的教育者提供些许先行的启示。

(作者单位:吕梁市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田薇

猜你喜欢
离石区王彤邦交
双重竞合: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双边安全互动
小猪吃西瓜
新锐诗人栏目作者:王彤乐
孤独的小兔子
2008—2017年离石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离石区农业农村局 积极开展绿色防控蔬菜示范基地创建
好饿的暖暖
略論春秋時期的邦交文書
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研究
吕梁市业余足球联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