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 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24-05-03 16:42朱希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朱希伟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 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岗位需求、课程体系、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证书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文章在分析了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 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意义,构建了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 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与分析。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 开发方向);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0,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06-0146-04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然而,许多高职学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等。这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双重困境。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1 研究基础

1.1 研究背景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但人才供给质量参差不齐。

传统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课程设置单一、实践教学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等问题。岗课赛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的研究尚不多见。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1.2 研究意义

创新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为高职学校提供一种将岗位需求、课程设置、竞赛实践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为企业提供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

1.3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具体研究目的包括: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和实践,创新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

2)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针对传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學质量和效果。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引入企业级项目案例和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结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完善的认证标准和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1.4 研究内容

1)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对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结合岗位需求、课程设置、竞赛实践和职业资格证书,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3)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探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包括与企业合作、实践教学、竞赛活动、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措施。

4)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评价:通过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对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 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2.1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普遍较为宽泛,缺乏对特定岗位需求的针对性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停留在技术理论层面,缺乏对实际开发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对最新技术的掌握。此外,由于缺乏与企业的紧密合作,高职院校往往无法准确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2]。

2.2 课程体系设置与实施

1)课程内容更新缓慢:计算机软件技术更新换代极快,而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往往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市场需求脱节。

2)实践课程比重不足: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能力更为关键。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高,实践课程数量偏少,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设置缺乏综合性与创新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与创新能力培养,使得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与企业需求脱节: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未能将企业所需的技术和知识融入课程中,使得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

2.3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1)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高职院校由于资金、设备等资源的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2)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实践内容简单、缺乏实际意义,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校企合作不够紧密: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内容,使得学生难以接触到企业的实际项目和技术,无法真正提升实践能力。

3 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岗课赛证一体化的概念与内涵

岗课赛证一体化是指将企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岗”指企业岗位需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和创新精神;“课”指课程内容,旨在传授学生Web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赛”指技能竞赛,旨在通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证”指职业资格证书,旨在证明学生具备从事Web开发工作的能力和技能[3](如图1所示)。

3.2 岗课赛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1)职业能力培养:针对Web开发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够胜任企业工作任务,具备职业竞争力。

2)课程设置与实施:结合Web开发岗位的技能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技能竞赛参与: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挑战杯、蓝桥杯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竞赛活动,学生可以拓展视野,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4)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的岗课赛证人才培养的构建方法(如图2 所示)。

3.3 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1)建立合作机制: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2)制定培养计划:根据企业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制定详细的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应包括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等方面,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培养计划,优化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课程设置应关注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保持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4)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企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组织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此外,高職院校还可以自行组织校内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形成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学生通过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7)实施多元化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技能竞赛成果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情况。该评价体系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完整的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如图3 所示)。

4 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 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4.1 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以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为例,实施了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多项指标评价体系:

1)岗位契合度: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的学生在岗位适应能力和技能掌握方面表现出色。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竞赛表现:参与技能竞赛的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部分学生获得了省级及以上奖项。这表明学生在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3)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成功获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表明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高度融合,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4)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的学生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方面表现出色。多数毕业生能够在相关领域内找到满意的工作,且薪资水平相对较高。

5)企业反馈:通过与合作企业进行交流和反馈,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企业认为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2 基于数据和案例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1)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前后的学生综合素质、就业情况以及企业反馈等方面的调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统计分析等,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案例选取与分析

在案例选取方面,本文选取了贵州省若干名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毕业生在实习、就业以及后续发展等方面的跟踪调查,深入分析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成长轨迹,以评估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实际效果。

3)实证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和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定量分析方面,主要运用统计描述、T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定性分析方面,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细致剖析,挖掘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4]。

4)实证分析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发现,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学生在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企业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理论基础扎实: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后,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方面的成绩普遍提高,对Web开发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

②实践能力提升: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实际项目的开发流程和技术要求更加熟悉。

③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参与团队项目和竞赛活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④创新思维培养:通过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和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能夠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⑤就业质量高: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学生所获得的就业岗位普遍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薪资待遇,整体就业质量较高。

4.3 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估,得到了以下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

1)岗位契合度提高: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后,学生的岗位契合度得到显著提高。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具备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调查阶段发现部分毕业生在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实习期间,能够迅速融入团队,熟练掌握公司使用的开发框架和工具,参与的重要项目获得了公司领导的好评[5]。

2)竞赛表现优异:参与技能竞赛是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竞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实施该模式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在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Web技术赛项中获得了金奖。

3)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提高: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后,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明显提高。这表明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高度融合,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例如,2023年6月份,学院参加“1+X”Web前端开发中高级考试通过率达到了100%,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总述

本研究通过对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模式将企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竞赛活动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实用性。通过实施这种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

2)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参与企业实习、课程实践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这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好评。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企业也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学生能够迅速融入企业并为企业创造价值。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具体包括:

1)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践教学和职业培训等活动,以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

2)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保持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实践和交流等方式,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指导。

4)推动持续发展: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学生学习情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时小伟.技工院校“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印刷,2023(3):63-65.

[2] 章万静,徐义晗,王志勃.高职软件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体系构建和路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21):172-174.

[3] 施冬梅.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探究[J].镇江高专学报,2023,36(1):97-100.

[4] 陈辉.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8(33):144-147.

[5] 屠莉“. 岗课赛证”融通视域下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3):76-80.

【通联编辑:光文玲】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