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物理主题教学设计

2024-05-02 15:35刘芳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职物理主题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中职物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落实在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堂教学上,课堂教学设计尤为重要。在主题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着眼学生可持续发展,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质世界的运动与变化规律为根本,设计“双螺旋形”课程模块,创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深度学习场域,以“情境—思辨—探究—应用”为教学主线,构建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物理;主题教学;大单元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1-0072-03

【作者简介】刘芳,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300)教师,高级讲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中职物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落实在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堂教学上,课堂教学设计尤为重要。

大概念教學强调深度理解问题,即深度教学。深度教学是触及教学本质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建构学科知识结构,养成学科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单元教学或主题教学都是大概念教学的重要方式,基于大概念视角的单元教学设计是实现深度教学的关键。在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个大单元就是一个主题。本文以中职物理基础模块中的“运动和力”主题为例,谈在大单元理念下的主题教学设计。

一、重构主题学习内容

教师在教学内容重构过程中,应关注现代科技的最新应用,注重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同时加强物理课程与自然、生活、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展示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笔者依据物理学科内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学习主题,同时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把实训教学中相关的物理问题结合到课程中,有效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运动与力”主题教学设计中,笔者以代表中国科技文化进步的“复兴号”“神舟号”为线索,结合生活实际重构教学主题,设计“双螺旋形”课程模块。具体重构过程为:从“复兴号”看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冬奥会看受力分析、从“神舟号”看牛顿运动定律三大模块,指导学生用运动学知识分析“复兴号”的速度、对冬奥会上滑雪等项目进行受力分析、研究“神舟号”发射的动力学问题等。

二、聚焦主题核心素养目标

新课程坚持素养导向,主题设计是素养导向的教学选择,主题教学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价值旨归。课程变革由偏重内容变革走向关注学习方式变革,强调基于育人立场,进行学生学习经验的结构化组织,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导向的主题教学超越了教材单元和活动单元,走向了有组织的学习主题。

素养是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及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实践与技能”“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本主题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在物理概念和定律学习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系统反思和迁移应用,学会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合力与分力体会等效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假设推理、科学论证等能力;通过伽利略研究物体惯性时使用的理想实验方法、“神舟十六号”惯性滑行阶段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体会物理研究的思维过程,培养模型建构、质疑创新等素养。

三、创新主题教学模式

教师要关注行业发展和科技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进而确定合适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笔者认真梳理“运动和力”这一主题下6节课的基本思路,发现都是以“情境—思辨—探究—应用”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情境为载体构建的物理课堂。笔者以实验探究法为主,通过问题提出、思辨讨论、实验探究、学以致用,指向学生模型建构、假设推理、科学论证、实验观察、探究设计、操作技能、技术运用等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1.问题提出

笔者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有矛盾冲突、紧跟时事的问题情境,有效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高铁建设过程中遇到暗河,如何估算溶洞的深度?“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它是如何获得动力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建立物理模型,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又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中有很多跟物理有关的知识,小到锤子依靠惯性完成打击,大到机床的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教师可通过创设学生实训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情境,引发提问、质疑、思辨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前概念”大多是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建立起来的,具有隐蔽性。教师创设类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先沿着其本来的思路得出错误结论,再引导学生发现两个结论的差异,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笔者会在课前采用诊断性测试等方式进行教学前测,将学生原有的错误的“前概念”暴露出来,课上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建构科学概念,从而达到认识的转变。例如,在“自由落体”一课中,部分学生对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存在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教师可以通过三个演示实验,让学生经历演示实验操作的过程,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在假设推理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2.思辨讨论

思维需要梳理和加工的时间,教师应在适度等待中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纠结点,解决思维冲突点,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到清晰,从混乱到逻辑,从不确定到确定。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搭建平台,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中思,在疑中辨,打造思辨的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课中,笔者课前布置学生在学习平台上观看“天宫课堂”视频。学生通过视频学习,了解宇航员在进入太空前经历的训练,如超重耐力训练、前庭功能训练、浮力水槽训练、着陆冲击训练等。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宇航员承受的加速度是最大的?小组充分讨论交换意见,在“公共区域”写下观点。又如,在“自由落体”一课中,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情况是怎样的呢?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实验,讨论轻重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的情况。思想实验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启发思考,推动理论创新,它是高层次的洞察力,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方式。学生思考和质疑的过程就是思维进步的过程,思想实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自由度,培养了学生科学论证的思维能力。

3.实验探究

教师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寻找探索规律的方法和途径,尽可能多地提供实验器材种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分享实验方案,然后自主选择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强。

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时,笔者用到了伽利略研究问题的方法(抽象思维与科学实验相结合)。首先,引导学生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不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次,让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最后,学生通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进行验证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和数据中归纳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动态教学,让学生经历问题发现、质疑创新、思辨探究、实践应用等过程,在实验探究中突出重点,在思辨讨论中突破难点。

4.学以致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悟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例如,在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之后,笔者让学生计算溶洞的深度,体会高铁建设的不容易。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介绍我国传统科技成果和现代科技成就,如“神舟号”载人飞船、“复兴号”高铁列车、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以及北京冬奥会等重大赛事,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悟物理知识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的突出作用,激发学生以所学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教学设计是课程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以整体思维进行设计,认真研究课标、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以物理核心素养四大维度为指导,以物理课堂为依托,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实施任务,继而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基于真实情境,突出思辨和探究,引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实现有价值的建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沙琦波,陈心怡.核心素养导向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探索——以“物体的內能”为例[J].物理教师,2022,43(3):40-43.

[2]田薇臻,崔允漷.单元设计的三大模式:从学科到超学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5):62-72.

[3]范心维,彭朝阳.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2,51(15):30-32.

猜你喜欢
中职物理主题教学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如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主题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实践探讨
提升中职物理电学实验能力的策略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