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

2024-04-30 05:40王禹胤
花卉 2024年6期
关键词:树木园林绿化肥料

王禹胤

(北京金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花木分公司,北京 100000)

0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是保护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城市绿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管理,对于营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设计、土地准备、植物选材、施工技术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土壤条件、气候环境、植物生长特性等因素,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展,同时兼顾美观与实用性[1]。而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则是保护和维护已经建成的绿化景观的重要环节。养护管理包括定期浇水、施肥、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景观的持久美观。

1 园林绿化施工要求

1.1 切实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按照既定的设计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施工现场结构、位置等的校对处理,这样才能够针对编制计划的相关要求,做好施工现场平整度的处理,优化施工前期的相关工作内容,保障施工整体流程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1.2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照设计要求栽植植物并使其成活并与园林小品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其绿化美化作用。所以说设计是园林绿化工程的根,离开了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将无从下手,如果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会歪曲整个工程的设计理念,改变设计效果。施工人员对设计理念的掌握以及严格按图施工,是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2]。

1.3 要注意园林植物的生长特点规律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基本材料就是园林植物,栽植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环节,合理配置植物资源是保证园林景观重要条件。所以,在栽植过程中,为了确保树木成活率,必须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并且选择最适合的季节进行栽植。北方地区以春季栽植为宜,南方地区以秋末冬初栽植为宜。从植物学的角度讲,种植树木花卉的最好的时期是植物休眠期到发芽期,但是因为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种植每种植物时间不可能都是其最适合种植的时间。因此,若想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可以采用一些方法。首先,注意植物种植地点的土壤条件,保证土壤粒径大小合适,黏粒成分合适,从而保证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合适。另外,在栽植完成后要及时修剪,这能有效降低植物水分的蒸发,显著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也要做好植物的水分供应,及时浇水。除此之外,种植转移植物的时候也要尽量缩短移植时间,做好相关保护措施[3]。

1.4 苗木的选择与准备

按照具体的施工要求,土穴的大小等进行园林使用功能的优化分析,其中,在苗木的选择过程中,如公园,为保障完工,应达到既定的游人满意的目的和效果。在实施栽植以后,树木的规格、外形、体量等特征应充分的结合持续行的观赏的效果,对植物的造景进行优化,达到景观设计的效果。

1.4.1 树木规格与属性要求

树木规格与属性要求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不同位置和用途的树木需要具备不同的特点和属性。以下是对孤植树和庭荫树的规格与属性要求的详细分析。

(1)孤植树规格与属性要求。孤植树主要用于突出树木的形体美和独特特色,因此对于孤植树的规格与属性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孤植树应该选择苗木高大雄伟,树形优美且具有特色。这意味着选择生长较为良好的树木,树干高大挺拔,枝条分布均匀,形态美观。其次,孤植树的花朵和叶色也应具有美丽的特点,可以选择花色绚丽、叶色丰富的树种,如樱花、紫叶李等,以增强视觉效果。最后,孤植树的树冠应宽、扩、大,形态可以呈现椭圆形、尖塔形或垂枝形,这样可以使树木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更强。

(2)庭荫树规格与属性要求。庭荫树多种植于道路两旁或公共绿地,其主要功能是提供观赏效果和遮荫功能。因此,对庭荫树的规格与属性也有特定的要求。首先,庭荫树的树形应优美,选择树冠较为整齐、分枝均匀的树种,如合欢、梧桐等,使整个道路或绿地的景观更加和谐。其次,庭荫树要具有良好的遮荫效果,可以选择树冠较为茂密的树种,如梧桐,以提供较为舒适的遮荫环境。同时,庭荫树的抗逆性和生长性也需要考虑,确保其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长期稳健地生长[4]。

孤植树和庭荫树在树木规格与属性要求上有一些差异。孤植树着重于形体美和独特特色,应选用高大雄伟、树形优美且带有美丽花朵和叶色的树种;庭荫树则以观赏效果和遮荫功能为主,应选用树形优美、树冠茂密的树种。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树木种类,可以为园林绿化工程营造出美丽和谐的景观。

1.4.2 苗木质量要求

(1)根系发达且完整。苗木的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因此根系的发达与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成活率。优质苗木应该具备发达、丰满的根系,主根应该短直,且在根茎一定范围内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这样有利于植物在新环境中迅速扎根并吸收养分。

(2)苗干粗直,主侧枝分布均匀。苗木的干部分是支撑树冠和提供养分运输的重要部分。优质苗木应该具备粗壮而直立的苗干,有助于树木的稳固生长。主侧枝的分布应均匀,不宜过密或过稀,这样能够形成完美的树冠,使整棵树的外观更加美观。

(3)无病虫害。苗木的质量必须是健康无病虫害的。病虫害会导致苗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园林绿化的效果。在选购苗木时,应仔细观察苗木的叶片、干部和根系,排除有病虫害迹象的苗木,以确保选购到健康的苗木[5]。

苗木质量的要求包括根系的发达与完整、苗干的粗直和主侧枝的均匀分布,以及无病虫害等条件。优质苗木具备这些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快速生长并形成美观的树冠,为园林绿化工程提供良好的基础。选购符合质量要求的苗木对于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4.3 掘苗与包装

为了保证成活率,在大规格的苗木树木挖掘处理的过程中,对应的胸径应大于25cm,且需要选取使用箱板结构进行包装处理,针对于土球结构来说,其尺寸应大于胸径的8 倍及以上,这样土球结构才能够达到既定的设计标准。

1.5 运输

苗木植物运输的过程至关重要,对于起吊机械、装运能力的要求极高,同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结合土球的大小、高度等选择适宜的机械设备,同时在树冠结构中,需要使用绳子进行锁紧,避免土球发生不必要的移动状态,同时在大树进行移植的过程中,还需要科学的控制散球的现象,避免土球暴晒,减少优于极端气候导致的大树生长的影响。

1.6 苗木的栽植

在树木栽植的过程中,地形要进行整理、防线定点处置,做好挖穴种植的准备,在栽植养护的过程中,还需结合苗木自身的植被的使用要求,做好种植的标准。

要依据园林规划设计中,对于标高绿地地形改造的过程中,应以地形的结构和地形的深度尺寸等,做好种植设计,地面处应放线处理,这样定点放线后,才能够实现根系特点、土球大小等的匹配。一般情况下,裸根树穴直径应设计为根系群直径的一倍以上,且带土球的直径应大于土球的直径,穴深设计为表土层结构的底层及以上。对于常绿树种进行栽植的过程中,应开展强剪、摘叶抹芽等的处理。

2 养护管理

2.1 园林植物水分管理

(1)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文中强调了水分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水分是一切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要素,没有充足的水分,植物是无法存活和健康生长的。因此,园林工程中对植物的水分管理至关重要,要确保植物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供给。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浇水工作。在植物维护工作中,要根据种植地的气候、水文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水分供给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确定浇水策略,确保植物在适宜的水分环境中生长。

(3)枝叶喷水和排水工作。在常绿树栽植后,尤其是在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除了定根水外,还应该经常对枝叶进行喷水。这有助于保持枝叶的湿润状态,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对于低洼地区,如果有积水情况,还需要注意及时挖排水沟进行排水,避免过多水分对植物造成影响。

(4)自动喷灌设备的应用。对于大面积的、绿化要求比较高的地区,可以考虑在绿化区设置自动喷灌设备或者预埋水管,实现定时浇水。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植物获得稳定的水分供给,尤其对于大规模的园林工程来说,自动喷灌设备是一种高效且节约资源的管理方式。

园林植物水分管理在养护管理中至关重要。通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浇水工作、喷水处理枝叶以及排水工作,可以为植物提供适宜的水分环境,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在大面积的绿化区,使用自动喷灌设备则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植物得到稳定的水分供给,从而保障园林工程的绿化质量。

2.2 病虫害防治工作

(1)移栽前检查工作。在移栽园林植物时,需要进行移栽前的检查工作。这是为了及时发现植物是否存在病虫害问题,避免携带病虫害的植物对其他园林植物造成损害。通过检查,可以在移栽前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健康的植物被移栽。

(2)病虫害防治方法。文中提到了两种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即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药物毒杀是通过使用化学农药来杀灭病虫害,而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利用其他生物控制病虫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段来控制病虫害。

(3)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了解这些规律对于有效防治至关重要。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深入研究病虫的生命周期、季节性变化以及寄主植物的特点,从而掌握它们的发生规律。这样可以在有利的时机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和药物的使用,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园林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通过移栽前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可以避免传播和扩散。同时,灵活运用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可以在最合适的时机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控制病虫害的危害。这样就能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维护园林工程的美观和质量[6]。

2.3 植物的施肥

(1)施肥时机。在树木成活并进入正常生长状态后,即可开始施肥。这通常是在苗木栽植后经过一段时间,当植物的根系已经稳定,并且开始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时。在这个时候,植物对营养的需求会增加,因此追加肥料可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2)施肥条件。施肥应选择在土壤干燥的时候进行,这是为了避免肥料过多被稀释或被冲走。土壤干燥的情况下,植物更容易吸收施加的肥料,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此外,施肥前最好进行过松土和除草工作,这可以保证植物根系的通气性和根系区域的空间,有利于肥料的渗透和吸收。

(3)选择肥料。在施肥时应选择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淡薄的肥料指含有较低浓度的养分,避免肥料过浓而导致植物根系烧伤。一般可以选择有机肥或控释肥料,这些肥料会较为温和地释放养分,符合植物的生长需求。

植物的施肥应在植物成活并进入正常生长状态后进行,选择在土壤干燥、松土除草后进行施肥,选择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这样的施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保持园林的绿化质量和美观。同时,根据植物的特性和生长情况,合理调整施肥时间和肥料类型,对植物的养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7]。

3 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在长期的园林绿化工作和实践中不断摸索,既要掌握工程施工的原理和方法,又要具备现场施工以及后期养护管理等多方面的技能,才能把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树木园林绿化肥料
树木之最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辨认树木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树木也睡觉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