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代婚礼吉服有多美!

2024-04-29 05:18
纺织服装周刊 2024年12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复原婚礼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衣冠,跨越千年。在3月17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舞台上,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装文化与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教授梁燕团队带来穿越时空的古代婚礼服饰复原展示,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

本期《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展现了汉、唐、宋、明四个极具代表性朝代的婚礼场景,呈现手执婚书、团扇掩面、共系同心结和执杆掀盖四个场景。中华传统婚服体现了中国婚礼服饰的独特文化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作为承担此次服装复原任务的梁燕教授团队,共11人分为4个执行小组,历时两月余,参考全国40余所博物馆馆藏的110余件文物、200余册古籍及文献资料、300余张书画及壁画图片,从服装与礼制的关系,到服装型制、用色、纹样复原、面料选用、模特妆容打造等,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专业性、真实性、准确性。最终完成秦汉10件服装、8件配饰,唐代12件服装、8件配饰,宋代11件服装、7件配饰,明代13件服装、9件配饰,共计8套婚服、46件服装的婚礼服饰研究与复原。

《中国诗词大会》婚服复原展示是北服服饰文化与设计创新研究中心科研平台成立以来承担的又一个经典文化研究科研项目,也是该中心承担学校“服装学”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中的“服饰文化理论”子攻关方向中关于“传统服饰文化工程”的系统性研究推进。研究团队也指出,中国传统婚礼服饰在现有文献记录中,信息多有缺失,或出现图文记录相矛盾情况,大众传播领域或出现多种信息干扰。因此,更需要运用多重证据力求做到现有文献之下的最大可能准确性和正确性。随着项目推进,后续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将持续完善。

项目推進过程中,研究团队在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和指导下,依托二级学院研究平台建设优势,以“构建新时代中华服装服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核心阵地”为目标,系统实施策划、文献梳理、复原实施等工作,最终与时尚传播学院服装表演专业团队一起,将研究成果呈现于大众面前。

在梁燕教授带领下,参与本次复原项目的团队成员均为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2020级、2021级、2022级、2023级服装设计与创新及服装设计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参与演出的团队均为时尚传播学院的表演专业师生们。该项目是学校坚持“党旗红引领时尚红”特色党建育人模式,发挥设计力、科技力、组织力、传播力优势,以传统文化研究为根基、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综合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典型实例。研究团队围绕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出的“实题实作”主题组织教学与科研,在实践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设计创新能力。(北夫)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复原婚礼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婚礼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多“彩”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