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信铸魂工程”:徐州少先队“故事化”讲好党的伟大成就

2024-04-29 10:03刘永前
少先队活动 2024年3期
关键词:伟大成就红领巾队员

刘永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江苏省徐州市少先队以“增信铸魂工程”为工作抓手,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把握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逻辑,把实践育人作为基本形式,把“讲好故事”作为基本途径,向少先队员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特别是讲好党的伟大成就的故事,引领少先队员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一、抓联动,强化工作力度,让故事讲述更聚力

1.机制联动,多源融合各方力量。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成立专项课题组,统筹项目领导、指导、咨询、督查、评估工作,对项目重点工作系统推进。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关于深化“一项建设”“六项行动”的方案,推动建立“党建带团建、队建”等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出特色、出效益、出成果。三是强化系统设计。对项目主要目标、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等,规划设计实施前、中、后“三步”,学、思、践、悟“四维”,组织、实践、评价、课程、网络“五环”方式,构建“三步四维五环”讲好党的故事模式。

2.组织联动,以组织化方式育人。一方面,开展组织化动员,动员队员成立寻访小队、志愿小队走进红色阵地、社区,走向线上,以党的百年历程故事、英雄人物故事、伟大成就故事为内容,开展寻访、研学活动。另一方面,进行组织化教育,运用“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红色故事宣讲团”等,动员队员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队日等分享党的故事,使故事宣讲融人日常、抓在经常。

3.阵地联动,发挥实践育人作用。一是资源阵地线路化。建设“行走的红领巾先锋学堂”学习线路,形成聆听领袖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感悟绿色发展、寻访伟大成就等7条校外少先队精品线路。二是阵地资源课程化。以情景教学、体验教学、场馆教学、仪式教学四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对阵地显性和隐性资源进行课程化开发,构建少先队员多渠道、多途径、多载体浸润式实践模式。三是校外课程组织化。融入少先队仪式、岗位激励、建立活动组织等,引入“红领巾巡讲团”“青年讲师团”成员,综合运用人物、故事、案例等形式向队员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4.队伍联动,提升阐释理论素养。一是注重配优建强。建设市级校外辅导员联盟,形成“校内+校外+专家”辅导员队伍合力,构建了项目“同步研究、共同实施、共同评价”三步骤的范式。二是注重研修培训。联合高校建设“红辅学院”,建立各级课题组沟通交流机制,开展“面对面”备课、“手拉手”研讨、“心贴心”交流,帮助辅导员头脑有想法、组织有章法、行动有方法。三是注重评价激励。把校外辅导员纳入各级少先队培训和评优表彰,带动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校内和校外辅导员联动成长。

二、明目标,丰富内容厚度,让故事讲述更精准

1.感悟领袖领航,讲好领袖故事。一是利用寻访讲好领袖故事。线下开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去寻访”主题活动,带领队员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观察新变化,在社会实践中探寻和理解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成因。二是编印读本讲好领袖故事。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队员以“给我们的深情回信”“给我们讲的党史故事”等栏目,编印《我们的“大朋友”习近平》《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红色足迹学党史》读本,带领队员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聚焦党的领导,讲好红色故事。一是侧重宏观叙事。以“事件发展”为中心讲好故事。把第一批纳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作为载体,向队员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故事。二是侧重微观叙事。以“英雄人物”为中心讲好故事,重点讲好革命战争时期英雄人物不惧牺牲的故事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时代楷模砥砺奋斗的故事。

3.贴近儿童生活,讲好成就故事。一是请“有故事的人”讲故事。聘任环保志愿者、乡村党支部书记、科技工作者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围绕队员想听的事、关心的事、身边的事,讲好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生动事例。二是以“主题性”研究发现故事。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切口,以红领巾寻访为载体,设置我们家乡的“大国重器”“全面小康”“民生福祉”等研究性课题,带领队员在探究情境中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丰富成果。

三、强科研,激发情感温度,让故事讲述更鲜活

1.娓娓道来,用事实说服人。一方面,根据事实收集故事。结合阵地资源,收集分析相关纸质资料、视频资料,以遵循党史故事逻辑史实为前提,挖掘故事细节,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時间、主人公,以及主人公的年龄、话语等进行整理并准确解读。另一方面,根据事实创编故事,找好故事角度、巧妙设置悬念,使用通俗、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让队员听得懂、听得喜爱、受到感染。

2.可信可敬,用形象打动人。一方面,从党组织维度讲好故事。以微视角切人为主要方式,让队员成为伟大成就的见证者、伟大成就故事的讲述者。另一方面,从党员维度讲好故事,以贴近儿童生活、儿童在场的方式,带领队员了解身边扶贫“村官”、乡村教师、社区书记等党员有温度的感人故事,理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3.引人人胜,用情感感染人。一是注重讲述者用情用功。带领“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巡讲团”成员走进革命文化场馆、乡村振兴的一线、科技攻关的前沿,挖掘新素材,发现新故事,让他们对党饱含热情、对故事里的事饱含热情,带着感情和热情讲故事。二是注重故事内容情感性。通过人物或者事件的微场景、故事中的微细节、形式上的微呈现,在环境细节、行为细节和语言细节上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呈现“党的故事”宏大主题,拉近讲故事者和听故事者的距离,用好的故事情节感染队员。

4.循循善诱,用道理影响人。一方面,故事传达道理,在追问“是什么”中明白道理。比如,在“淮海战役精神”课程中,选用特等功臣唐和恩的小竹竿作为故事切人点,引入543万百姓踊跃支前的故事,带领队员明白解放区的老百姓在党的领导下分到了土地,所以“都选择了共产党,站到共产党的一边”的道理。另一方面,道理渗透于故事,在追问“为什么”中辨析道理。比如,在“感悟绿色发展”线路中,以煤炭塌陷区变为国家湿地公园的故事为切人点,带领队员探究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和其中蕴含的“不变”,带领队员既看到生态建设伟大成就,又深刻理解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猜你喜欢
伟大成就红领巾队员
Great Achievements of the New Era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之五
红领巾要戴好
《红领巾》的“童年照”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红领巾”是谁
追寻光辉历程共筑伟大成就——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智取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