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2024-04-29 12:20常利兵
文史月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科学主义精髓先民

常利兵

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和进步同时也是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内生动力,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也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台湾著名历史学家王尔敏先生在《先民的智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经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开篇即提出几个问题:“第一,请问今后我国文化尚有资格贡献于世界吗?第二,我国民族国家尚有能力自创文化吗?第三,我们国家尚有能力过问世界事务,领导其他国家民族,而不再像20世纪之追求西方列强,亦步亦趋?第四,现今世界各国人士竞相学习中国文字,要来中国取经。请问我们对固有文化厌弃荒废已近百年,自己尚有何样本领把中国优点展示给别人,传授给他人?”而且他将这一连串的设问作为立论起点,其用意在于一方面凸显华夏先民的生存经验和智慧对于当今世界发展与进步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则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降流行的“科学万能”“科学神圣”的“泛科学主义”信仰进行犀利的批判。因为正是后者对科学主义的幻想和错觉致使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不断遭受摒弃、鄙视、否定,所以王尔敏先生所要探讨的是在中国文化遗产究竟可以为人类社会贡献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宇宙观的问题。

通读《先民的智慧》一书,可以感觉到王尔敏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的讨论,不仅局面广阔,而且论旨丰富,从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民俗史等不同角度审视了古人生活和精神世界中的“自然”“时间”“养生”“观念”“王道”“商旅”等重要概念史实。该书融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和分析,堪称佳作。正如书中所强调的,这一研究论著的意义还在于使现代人“信重中国古老文化”,并将其作为“汲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这样不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继承和推进,更重要的是“恢复国人自信”。

至此,笔者又联想到确立“文化自信”、建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现实问题,或许从《先民的智慧》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猜你喜欢
科学主义精髓先民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法治评估中的科学主义:反思与扬弃
缝补Boro items
用国学精髓为企业家“洗心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