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鲜食型甘薯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2024-04-28 08:29李晓英曹林王文彬徐文丽刘艳艳
农业知识 2024年4期
关键词:栽种鲜食种薯

李晓英 曹林 王文彬 徐文丽 刘艳艳

作者简介:李晓英,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摘 要:甘薯是日照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效益较高,尤其是鲜食型品种,市场行情较好。通过调研发现,日照市鲜食型甘薯生产管理比较粗放,单产水平较低,传统的种植技术已无法呈现持续性发展,更谈不上优化升级。为保障市场供应、增加薯农收益,鲜食型甘薯生产要按照“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可持续”的原则,实现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关键词:鲜食型甘薯;绿色生产技术

1 优选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丰产性较好,产量高的优质品种,烟薯25、济薯26、普薯32、苏薯8号、龙薯9号、济薯35等优良品种。

2 育苗

2.1 苗床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灌良好的地方建苗床。苗床在排种前应施足基肥,每平方米施腐熟羊粪或猪粪5kg,硫酸铵50g,过磷酸钙60g,硫酸钾40g,混合均匀;肥料要深施,以免“烧苗”。建东西走向阳畦苗床,床宽150~200cm,床土深30cm;大小拱棚的苗床深度20cm左右,排种后苗床低于地面5~10cm。

2.2 种薯消毒

脱毒种薯用10~15mg/L赤霉素水溶液浸种30分钟,未脱毒的种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消毒10分钟,浸种后立即排种。

2.3 排种方法

种薯用斜排法,种薯头尾相压低于1/4,排种后,盖厚约5cm细砂,喷水湿透床土。

2.4 苗床管理

幼苗刚出土时,应适当遮阴;苗发绿后适当增加光照晒苗;炼苗期薯苗充分见光。苗床排种时水要浇透,后期视墒情适当浇水。

2.5 肥料管理

采苗2~3茬后可适当追肥,每平方米用尿素50g撒施,施肥后扫落沾在苗上的肥料,并立即浇水。

3 田间管理

3.1 施足基肥、整地起垄

起垄前施足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化肥施用量折合纯氮3kg,五氧化二磷5~6kg,氧化钾8~10kg。耕翻整地后足墒起垄,垄距70~80cm,垄高25~30cm,垄宽40cm。起垄时每亩撒入5%辛硫磷颗粒剂2kg防治地下害虫。

3.2 种植时间

日照市春薯种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当气温稳定在15℃~16℃、10cm地温稳定在17℃~18℃时开始露地栽植。过早易感染黑痣病且皮色不鲜艳;夏薯要力争早栽,于小麦收获后抢时早栽,越早越好,6月上中旬为宜。

3.3 合理密度

甘薯的栽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栽插时间等因素来确定。一般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密度宜稀,旱薄地宜密,即肥水条件好的地块每亩4000~4500株,丘陵旱薄地每亩4500~5000株;春薯每亩4000~5000株,夏薯比春薯每亩增加200~300株。

3.4 肥水管理

田间长势弱时追施尿素每亩不超过7.5kg,追施氮肥宜早;甘薯进入块根迅速膨大期后,为防止茎叶早衰,可用0.5%尿素溶液喷施叶面。生长正常或生长过旺地块,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对水30~40kg,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以傍晚喷施为宜。有水浇条件甘薯田,在分枝结薯期(栽植后10~30天)浇水,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提倡覆膜滴灌栽培方式,省工省时,又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率。

3.5 中耕除草

没有地膜覆盖的地块,在栽秧后一周之内每亩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20~130mL,对水50~60kg,秧苗较大时可用20%的精喹禾灵乳油12.5~17.5mL,对水50~60kg喷雾,喷雾时尽量避开薯苗。在茎叶封垄前中耕锄草2~3次,垄底深锄,垄背浅锄。

4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防治病虫害。

4.1 农业防治

甘薯可以和花生、玉米等非旋花科作物轮作,轮作周期1~3年,间隔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减轻甘薯的病害。

4.2 物理防治

田间安装杀虫灯、设置糖醋溶液,诱杀蛴螬、金针虫等害虫。

4.3 生物防治

可释放赤眼蜂防治甘薯麦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

4.4 化学防治

甘薯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病毒病、黑斑病、黑痣病、茎线虫病等,根腐病发生地块,或连作地块,亩施用75~100kg石灰氮作基肥,或亩选用98%氯化苦微粒剂20~30kg,施药后盖膜密封20天以上,揭开膜敞气15天后栽种,或亩施用50%威百亩水剂20~35kg,起垄后沟施,覆膜密闭10~15天,揭膜后7~10天,可以正常栽种;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160~250g,对水30kg喷雾处理,或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160~270g,对水30kg喷雾处理,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3次;防治甘薯黑斑病、黑痣病,选用7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栽种前药剂浸苗消毒,蘸根深6~10cm,2~3分钟,然后栽种;防治甘薯茎线虫病,选用30%辛硫磷微胶囊剂1kg/亩,或三唑磷微胶囊剂1kg/亩,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g/亩,按药、水1∶5的比例加入适量的泥土,制成泥浆状,蘸根薯苗茎基部10cm,然后栽种。

害虫主要有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红蜘蛛等,在幼虫初龄期(三龄以下幼虫)进行防治,选用3%高氯·甲维盐微乳剂40mL/亩,或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30mL/亩,或20%氰戊·马拉松乳油50mL/亩,或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1%甲维盐乳油1000倍液,或10%虫螨腈悬浮剂20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红蜘蛛可选用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5%达螨灵乳油20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

5 適时收获

9月上中旬开始,霜降前收获完毕。收获前把割掉的秧叶晒干,磨碎可做饲料用。

6 贮藏运输

贮藏前,每立方米空间用硫黄20g点燃后封闭2~3天熏窖,进行消毒杀灭病菌。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冻害的薯块,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2/3。窖温保持在12℃~14℃,湿度保持在80%~90%,在薯堆中间放入通气笼,以利通气。运输中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一起混运,应轻装、轻卸、防雨、防晒。

猜你喜欢
栽种鲜食种薯
等该拉练时再拉练吧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