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任务群的设置策略分析

2024-04-27 09:13刘娟娟
考试周刊 2024年19期
关键词:任务群大单元教学初中地理

作者简介:刘娟娟(1987~),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中学,研究方向:地理学。

摘  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实施以后再度强调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更要将学科素养发展贯穿整个教学,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具有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在此种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高效学习。而大单元教学就是新课标强调实施的一种教育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以“单元”知识为引导,开展教学活动,利于学生系统化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合理设置任务群,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向,精准构建学习框架,可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任务群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9-0153-04

简单地说,大单元属于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学习单位,是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相对独立、完整的课程细胞。新课标倡导教师要大力开展大单元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可以是教材中一个单元的教学,也可以是围绕课程目标将课内外资源进行整合重组的一个全新单元。大单元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学生碎片化学习的弊端,是一种全新的学科育人手段。文章所述的“任务群”是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助推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落实,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具有实践意义。

一、 初中物理单元教学中任务群的应用价值

(一)构建高效的知识体系

“大单元”教育理念所展现的是系统化、整体化的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碎片化教学不同,大单元教学更注重完整知识体系的建构。但是在实施大单元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面对明显增加的知识量,无法快速找到学习的切入点,这就突出了任务群的应用价值。将大单元教学与任务群教学手段进行融合,可以让学生更精准、快速地找到知识的切入点,从而快速地适应单元知识的学习,高效地构建知识体系。可以说,任务群是一种实现大单元教育理念的有效手段。

(二)为情境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

“大单元”教学的本质是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所活动的感悟会更加深刻。而任务情境更具有驱动型,在教学中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也会更高。尤其是地理知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需要客观描述事实,所描述的地形、地貌等知识均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但是很多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对地形地貌等知识的敏感度较低,此时教师以“任务群”为引导开展教学,可为后续情境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基础。尤其是对大单元教学来说,在教学情境中蕴含了整个单元的知识,甚至还会包含一些课外的教学资源,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的知识点较多,如果不能全面理解和感悟,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任务群为手段,可为学生创设更有方向、更深刻、更系统的真实情境,助力大单元教学的落实。

(三)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新课标的实施让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地理学科也加入了教育改革的热潮。在单元教学中设置任务群可以助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将整个大单元的地理知识作为主线,将地理的学科素养作为目标,设置全面、系统的任务群,可以让学生更精准地掌握地理知识的,并向更深层次发展,在任务群的引导下教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等。大单元教育与任务群的结合可以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任务群设计策略

(一)大概念统摄下,构建单元教学任务群

大概念的特征是统摄性、深刻性和思想方法性,能够推动学生建立单元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而凸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应整合学习主题内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大概念为统领构建单元任务群,引导学生从学科角度出发认识和理解世界。新课标提出了“人地关系”的学科大概念,教师在设计任务群时需要在“人地关系”思想的指导下构建教学逻辑主线,设计完整的学习任务群,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文章以《天气与气候》一章为例构建单元教学任务群。

1. 概念认知,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提出了“学习有益于自身发展和生活的地理”的指导思想,教师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构建任务群,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理学科概念的初步认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强化概念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关联,拉近概念与生活的距离,以增强学生的概念认知。本课时是《天气与气候》一章的第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中国式浪漫”,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了解不同节气的特点,体会我国气候的博大之气。在情境的渲染下,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群。任务一: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学习基本概念,如气温、降水的定义、降水类型等。任务二:对我国近代气象学家竺可桢在气象气候领域的成就。任务三:前往学校气象站,近距离观察相关仪器,了解测量方法,对当日的室外气温进行监测和记录。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后,通过实地观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了解气象监测和气候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加强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2. 概念联系,以问题链引领

本課时是《天气与气候》一章的第二课时,涉及的学科概念较多。为了降低学生理解概念的难度,教师应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具有学科逻辑的问题链设计任务群,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本课时的概念联系,一方面包括日最高、最低气温、气温日变化、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平均降水量等,教师可以基于此,以问题链为引领设计任务群。任务一:你可以总结出图表判读步骤的相同点吗?任务二:你可以根据影响世界气温、降水分布的因素总结出共同点吗?另一方面包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判别等,教师可以基于此,以问题链为引领设计任务群。任务一:你能总结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步骤和重点吗?在生活中可以根据哪些条件对气候类型进行判断?任务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相同吗?你可以对原因进行分析吗?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我国的气候类型、特征、影响因素等知识,并进一步理解学科概念。

3. 概念拓展,实现知识迁移

新课标提出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学科大概念有益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应通过单元教学实现概念拓展,为学生设计任务群,拓宽学生的学习视角,实现深度学习。本课时是《天气与气候》一章的第三课时,一方面,教师应以“了解大气环境变化会对生活饮水带来哪些影响”为核心任务设计学习任务群。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太湖流域于2022年6月之后梅雨期降水量少的材料,引导学生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根据掌握的知识对“中国雨带位置移动图”进行阅读,了解城市饮用水供应受到大气环境变化的影响。任务二:站在不同层面分析节约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应以“了解异常天气暴雨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为核心任务设计学习任务群。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的材料,引导学生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判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河南省地形图”和“郑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暴雨对生活带来的影响。任务二:通过阅读材料讲述保护大气和地球的意义。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正确生态观的形成。

(二)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的核心是高阶能力,主要是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进行培养。为了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初中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在此方面起到的示范性作用,从多个角度入手设计任务群,以多元化的任务驱动学生展开学习,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文章以《中国的地理差异》一章为例构建学习任务群。

1. 对比事物之间的异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区域的景观图,如东北地区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景区的雪景、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海滩风景、北部边疆地区内蒙古的大草原和蒙古包、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苏州市的民居等。基于此设计任务:根据图片对相应的地区进行猜测,同时结合气候、地形等知识对比景观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学生需要对比和阐述各地区的异同点,有助于思维水平的提升。

2. 根据事物属性和特征进行划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地理、人文特征的词语,如蒙古包、窑洞、水田、草原、干燥、干旱、人口稀疏、人口密集等,让学生结合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将上述词语进行分类,并阐述原因。此任务能够锻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其分辨归类的高阶思维能力。

3. 根据观点提出论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选择一个地区写一篇游记,在展示后让其他同学从中发现问题,使学生了解他人思维中存在的错误,锻炼学生的辨析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任务:让学生思考问题“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在冬季时存在显著差异,北侧气温和降水量均低于南侧。有学生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纬度差异,你觉得正确吗?”学生需要根据问题判断对错,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结合观点提出有效论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质疑能力。

(三)以单元为视角,设计单元作业任务群

“雙减”政策的出台为单元作业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初中地理教师应站在整体的角度,以任务群的形式设计单元作业,打破单课时之间的界限,通过设计学习任务凸显单元作业的整体性。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任务群时应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应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必备品格得到提升。其次要注重单元作业的整体性,教师要基于单元视角整合不同课时的知识点,以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最后要设计形式多样化的任务群。教师应注重创新,提升任务群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使学生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

1. 观赏与阅读类单元作业任务群

教师可以设计阅读书籍、图片、观看纪录片等任务,让学生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如在教学《极地地区》一章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任务一:对《奔向极地:南北极考察的故事》进行阅读,观看纪录片《地球动脉之从南极到北极》。任务二:分析书籍中反映极地环境的词语和段落,思考极地科考的意义以及现阶段极地面临的问题,站在初中生的角度提出保护极地环境的建议,并制作手抄报或演示文稿。这种类型的任务群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在预习环节布置,也可以在复习环节布置,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了解极地环境特点和存在的生态问题,从而意识到保护极地环境迫在眉睫,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 趣味竞赛类单元作业任务群

为了落实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以某一单元的主题为核心,结合重难知识点设计任务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趣味竞赛,使所有学生都能在竞赛中取得收获,内化本单元的知识点。如在教学《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两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为北方组和南方组,两组展开团队竞赛,需要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以“南北美食”为主题,搜集并展示南北地区的美食图片,如东北地区的锅包肉、杭州市的油焖春笋等。任务二:以“南北歌谣”为主题,搜集具有南北地域特色的经典民歌,如南方民歌《梦里水乡》、北方民歌《牧歌》等。任务三:以“南北诗词”为主题,朗诵蕴含南北地区美景的古诗词,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和孟浩然的《南归阻雪》等。任务四:以“南北特色”为主题,两组学生需要站在文化、自然等角度阐述南北区域的特色。这样可以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通过小组合作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引起学生对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关注。同时,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对南北方地区特征的认知。

3. 动手探究类单元作业任务群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需要亲自动手操作的任务,如绘制地图、制作模型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如在教学《地球和地图》一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两个任务:一是制作山体模型;二是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学生需要准备陶泥、刻刀、白纸等材料。首先,使用陶泥制作山体模型,要突出不同的部位。其次,画出等高线,用刻刀沿等高线切割山体,但需要确保不改变山体的整体形态,插入竹签。最后,在白纸上画出山体的边缘线,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愿意进行动手实践,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了解等高线的形成、绘制方法,以及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的不同,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能够增强学生的绘制技能。

4. 实践活动类单元作业任务群

地理学科的实践性极强,教师应设计观测、考察等类型的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针对水资源展开一系列实踐活动。任务一:在课前以表格的形式调查班级学生家庭的用水情况,包括成员数量、每月用水量、水费等。任务二:在课中让学生完成实验:将矿泉水瓶放置高处,并在瓶底扎几个小洞,用水桶接瓶中漏出的水,课堂结束后测量漏水量。任务三:课后让学生走访周边有湖泊的景区、污水处理厂等,了解污水来源、日均污水量、净化量等,撰写调查报告。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应加强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实践类任务群能够让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予以高度关注,有助于其环境观的形成。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地理知识,还要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如运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语文知识撰写调查报告,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等,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地理学科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特点,在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设置任务群,需要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任务,跨课时、跨章节地将不同知识点重构并整合,引导学生明确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总之,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任务驱动学习,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杨修志.初中地理预习任务单设计与应用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2(19):76-78.

[2]王文奇.“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项目化长作业设计与实施——以人教版“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为例[J].新教育(海南),2023(2):7-9.

[3]孙空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J].天津教育,2023(12):108-110.

[4]秦肖肖.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14):44-48.

[5]吕新美.基于大概念的中学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材中“地图”内容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7):45-47.

[6]蒋国训.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J].学苑教育,2023(18):62-63.

猜你喜欢
任务群大单元教学初中地理
阅读课探微
体察文言语气,感知语言魅力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任务群教学:小切口,大世界
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