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野下高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创新策略

2024-04-27 08:24石宝珠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单元作业设计行动双减

石宝珠

【摘  要】  “双减政策”的落实给传统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单元作业设计方面.针对高中数学的单元作业设计,可以先从理解“双减”的概念出发,明确“双减”的意义.了解“双减”之前高中数学的作业设计现状,有设计理念落后、作业形式缺乏多样性和评价体系单一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首先优化作业设计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整合丰富单元作业设计,精简任务量的同时让学生学有所获;最后提高作业反馈的有效性,多方合作共评,全方位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关键词】  “双减”行动;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单元作业设计

将升学看作是学习的最高目标的功利化现象在古时候就有,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家校双方都想尽办法地增加学生的负担,但由于一直以来作业设置不合理、缺乏层次性等情况,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都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双减”政策开始落地实施,并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础上,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双减”过程中,教学环节中的作业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起到“沟通”的作用[1].不同于以往的作业设计,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双减”内涵,并对数学单元作业方案进行针对性地设计,能以单元为基础,设置高质量单元作业任务,达到用较少的时间却能高效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真正做到让学生减负增效,同时促进学生能从更深层次来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在当前不断发展的教育行业冲击下,数学学科对于社会科技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帮助学生身心素质以及学科知识得到全面性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双减政策”的落实必然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一定的影响.

1  “双减”概念界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现在常说的“双减”政策.监管对象为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这是我国首次将校外教育培训纳入统一监管的范围内,并提出要减轻学生各科作业量,避免在做作业方面耗费大量的时间,以此减轻学生因为作业而形成的焦虑和压力问题,这也是促进我国教育工作开展的强有力的措施,是我国关注青少年教育的有效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就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摒弃“作业越多,学得越多”的传统观念.“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要求大幅度减少学生的作业总量以及作业时长,教学过程中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要指导思想,教师能深挖单元内各小节知识的关联性,设定更加立体化的综合训练目标,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2].“双减”的本质是减负提质,如果只是单纯地减少作业量,没有提高作业质量,那减负只是浮于表面,真正的目标并没有实现.所以,要想顺利实现双减,提高作业质量才是最根本的任务.

“双减”政策表明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对培养学生学习思维重点关注.在高中数学中,可通过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获得解题思路的同时,推进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养成多思考的习惯,进而让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良好地运用.所以说“双减”政策下的高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也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2  “双减”之前高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现状

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高中数学更是在学生的高考中占据着难以忽视的地位.面对“双减”政策中强调的“减量增效”的作业要求,数学教师应对此予以重视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然而,在“双减”之前,高中数学作业是与“减量”背道而驰的,升学的压力在前,教师不得不布置大量的作业,但也为此忽略了质量,作业设计方面出现很大问题,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2.1  设计理念落后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数学教师更注重学生知识的巩固.大部分教师作业设计意识淡薄,忽略了作业的真正功能.还有很多教师认为提高学生学科成绩是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单元作业的设计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教师个体而言,也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与单元作业设计有关的专业素养[3].而就目前单元作业设计来说,又忽视了学生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教师未能充分理解单元作业设计相关理念,无法深入提高对单元教材内容的相关理解,存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思想认知,这种教学思想与新课改下的教育观点相违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滑,阻碍了单元教学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发展.

2.2  作業形式缺乏多样性

作业开展形式单一枯燥的问题,是“双减”政策实行前高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最普遍性的问题.学生的作业大多来自学校或班级统一定制的教辅资料或者是直接套用课后习题[4].教师对作业设计缺乏新颖性,作业呈现出主体单调、内容不合理等问题,过于看重学生计算等能力,促使学生机械化地写作业,对加强学生的课堂知识巩固与拓展是非常不利的.

总的来看,教辅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是具有差异性个体的认知,缺少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双减”政策的出台引发了人们对作业的关注,现阶段作业形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们都要迫切考虑的问题.

2.3  评价体系单一

根据传统的单元作业评价体系来看,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作业完成情况也有差异.但教师在作业批改环节,会选择优、良等大众化的评价标准,未能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较少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或者反馈,导致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忽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就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最后到达难以解决的地步.评价结果的反馈不到位,导致学生难以进行课后反思,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

作业批改后的评价过于形式化,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家校共育,学校除了保证学生在课上接受的教学指导外,也应该做到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沟通,但这些都被忽略了,并且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作业,有些同学还会因为教师的作业而产生厌倦和抗拒,造成学习困难的现象.

3  “双减”视野下高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创新策略

“双减”政策下,也是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了考验,优秀的单元作业设计在整体思维的指导下,可以较好地发挥作业的基本特质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双减“减负提质”的本质不仅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也延伸至高中教育阶段.面向“双减”的高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1  优化作业设计理念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巩固学生课上知识的途径之一,占据重要的地位.新课标提出应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单元作业的结构上,教师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时,要积极地树立全新的作业设计思维.基于“双减”政策,尽量做到目标分布均匀,加强同一单元不同课时之间的衔接,满足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育人要求.

作业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首先整合单元重点并提炼出核心概念,以概念为导向推动教师关注学段课程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数学学科的单元作业设计应围绕本单元的教材内容,不设计偏题、难题和怪题,也不设计与本单元学习目标无关的作业[5].以单元为视角进行作业设计,关注学生在各个领域的成长与发展,确保单元教学目标和学段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还可以尝试设计一些跨学科作业,根据单元作业涉及的范围,合理突出数学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以数学单元作业教学的优势为基础,教师可以更加立体化、系统化地对数学作业内容进行设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本单元中的零散知识点进行整合,将数学知识之间的表象联系和内在关联进行梳理,最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教师还应该具备整体教学意识,用全局视角对单元教学的整体结构进行思考,强调训练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对学生的数学学科认知体系进行完善.

3.2  整合丰富单元作业

“双减”政策坚持以学定考,即考试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内容一致.建立科学的作业目标体系,进一步规划单元作业的设计,能够针对数学知识的相关内容对定量的数学作业进行合理分配,能更好地反映单元的整体和内容的连贯性.依据数学知识内容涉及的不同模块进行作业整合,在确保作业模块化的同时提高单元化作业以便学生能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内容.

首先可以选择合适类型的题目进行组编.在题目选择上,丰富题型.选取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对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学生设置相对应的难度,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检查学生的薄弱项,对学生学习进行针对性地巩固强化.其次精简作业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作业目标制定符合的作业计划,与此相匹配的作业量也要根据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6].保障提升作业质效的同时,让作业重心明确,立足于每个单元的特点.

“双减”政策对数学作业类型与形式的创新设计提出指导性意见,促进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广层面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推进学生数学思维向多元化方向成长.

3.3  提高作业反馈的有效性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作业评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教师可以及时意识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改正,能针对性地进行知识与能力训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师可以从多元化作业评价思维入手,增加评价个体和评价方式,完善作业反馈效果.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对作业进行分层次和分类批注,同时挖掘作业评价主体,在教师评价的同时,加入学生互评环节和家长反馈环节.同学之间互相批改,能帮助学生得到客观性的评价与肯定,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相互督促学习进步.家长的反馈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项,进一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

由此能够最大化地表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作业批改的反馈和育人功能,既符合“双减”政策,又能为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做好铺垫.

4  结语

单元作业设计是一种整体设计的思想,不断增强单元作业內容的关联性和体系性,对实现高质量作业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作用.教师要在明确“双减”意义的基础上,针对高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进行创新,更好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帮助学生达到减负增效的最终目标.本文主要通过了解“双减”之前的高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提升单元作业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但单元作业设计并不等价于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在“双减”这个呼吁作业“减负提质”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升作业质量仍是需要致力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玥.深耕细作育素养调整优化求实效——大概念下的高三一轮复习单元作业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21):4-6.

[2]邵秋阳,张雨强.“双减”背景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2023,(06):3-9.

[3]刘颖婷.“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J].亚太教育,2023,(11):159-161.

[4]何静,严皓.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则与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32):53-55.

[5]黄玲.在单元作业设计中落实育人价值——以“分数乘法”单元作业设计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8):95-97.

[6]吕娜,芮志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2,(14):47-51.

猜你喜欢
单元作业设计行动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单元作业设计:为何与何为?
例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
基于生本理念设计“烃的衍生物”单元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
电影《前目的地》的悲剧美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