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籼粳杂交稻嘉丰优2 号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2024-04-26 18:23金浩晶郑利欣曹郁青厉伟杉
中国种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嘉禾制种浙江省

金浩晶 郑利欣 曹郁青 厉伟杉 马 强 黄 鑫

(1 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磐安322300;2 浙江省磐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磐安3223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稻米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但在粮食市场上,优质稻米供应量相对不足,且水稻生产也一直存在高产与优质、多抗难协调的问题。籼粳杂交稻作为一类新型水稻品种,通常被认为产量相对较高,但米质较差。可得丰创新项目组紧紧依靠协作单位浙江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和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技术力量,围绕对粳不籼恢这一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进行积极探索,创制粳不籼恢不育系和恢复系新材料,组配了优质高产的新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嘉丰优2号[1]。该品种遗传了亲本的优势基因,既有籼米的蓬松清香,又有粳米的柔滑微甘,而且杂交后的水稻株型结构还具备了超高产的支撑能力,产量提高非常明显。于2017 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17-2020 年先后通过了江西省、福建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的引种备案,2022 年通过广西省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中、晚稻种植。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嘉禾212A嘉禾212A 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同选育而成的长粒型粳稻三系不育系,2004 年9 月通过浙江省技术鉴定[浙科鉴字(2004)第95 号)]。2000 年利用嘉禾212 与8204A 进行杂交,将B1F1与嘉禾212 进行复交,从杂交后代中定向选择株型好、分蘖力强的优良单株,并从F4起选择优良单株与8204A 进行成对测交,同时对保持败育彻底的株系进行连续回交;2004 年保持系自交至F6,回交后代至B6F1,获得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性稳定、败育彻底的保持品系及相应的不育品系,进行米质、抗性等测定,编号为嘉禾212A,同时筛选、扩繁,与多种形态的恢复系测交配组,2004 年在海南、嘉兴等地试种、鉴优。

1.2 父本P025恢复系P025 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NP177×QQ1142 杂交改良而成。2010年在海南配组;2011 年正季在嘉兴种植F147 株;2011 年冬季在海南种植F2群体1800 株,后经浙江—海南一年两代株选;2013 年正季在嘉兴初步稳定,定名P025,是配合力好、恢复力较强、米质较优的三系水稻恢复系。

1.3 嘉丰优2号的选育2013 年将入选的恢复系P025 与嘉禾212A 等不育系进行测配,同时开展小区品种比较试验、小面积制种,在嘉兴、海南、衢州、金华等地布点试种,观察其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最终组合嘉禾212A/P025 因表现出生育期适中、长势好、产量高、抗性较强等优势而入选,暂定名嘉禾优2125;2015-2016 年参加浙江省偏籼迟熟组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2017 年3 月定名为嘉丰优2 号,4 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70012)。2017-2020 年先后通过了江西省[(赣)引种〔2017〕第001 号]、福建省[(闽)引种〔2018〕第1 号]、安徽省(皖引稻2019024)、湖南省[(湘)引种〔2019〕第1 号]、湖北省(鄂引种2020007)的引种备案。2020-2021 年参加广西“春燕”联合生产试验,2022 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22192 号)。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嘉丰优2 号长势旺,植株较高,穗型大,着粒密。2015-2016 年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44.7d,比对照两优培九长7.0d。亩有效穗数11.5 万穗,株高126.9cm,每穗总粒数273.3 粒,实粒数215.5 粒,结实率78.8%,千粒重25.7g。

2.2 稻米品质2015-2016 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1%,长宽比2.7,垩白粒率9.0%,直链淀粉含量15.1%,米质二等。

2.3 抗病性2015-2016 年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1 级,综合指数2.3;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

3 产量表现

3.1 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2015 年参加浙江省偏籼迟熟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59.4kg,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14.7%;2016 年平均产量687.5kg,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18.7%;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73.5kg,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16.7%。2016 年同步进行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67.8kg,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21.3%。2020 年参加广西“春燕”中稻组联合生产试验,6 个试点每667m2平均产量532.17kg,比对照深两优5814 增产4.24%;2021 年进行同熟组生产试验复试,5 个试点平均产量543.58kg,比对照深两优5814 增产2.29%。

3.2 各地试种表现2019 年11 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受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委托组织专家组按照农办科〔2008〕38 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的通知》,在考察位于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桥里村6.83hm2的水稻新品种嘉丰优2号示范方的基础上,随机抽取3 块田进行实收测产,每667m2折合平均标准产量为881.5kg;同月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对江西省共青城苏家垱乡浆潭联圩一分场嘉丰优2 号百亩示范点进行现场考察和测产,示范区平均产量1022.2kg,刷新了江西水稻单产记录。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作中稻栽培于4 月中旬至5 月下旬播种[2],秧田用种量12~15kg/667m2,大田用种量0.75~1.00kg/667m2。

4.2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秧龄30d 之内,秧苗2叶1 心期和移栽前5~7d,每667m2施尿素5kg 可培育多蘖壮秧,有效穗数13 万~15 万穗则利于高产。

4.3 肥水管理应根据当地的土地肥力水平,合理运筹肥水,实施健身栽培。每667m2施纯氮12.5~15.0kg,氮、磷、钾比例为2∶1∶2,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5∶3∶2;施足基肥,早施并重施分蘖肥,拔节前后施氯化钾10~12kg,拔节后至孕穗期慎用氮肥。水分管理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当苗13株/丛时进行烤田控蘖。孕穗期至终花期保持田间有水层,灌浆后期应干湿交替,以养根保鞘。忌断水过早,做到完全成熟后再收割。

4.4 种子处理和病虫害防治播种前需用浸宝等农药对种子进行消毒,在始穗前3~5d 用拿敌稳20g/667m2喷雾重点防治稻曲病。水稻抽穗前后慎用咪唑类杀菌剂,用量过大或在扬花期使用会抑制节间拔长,包茎、抽穗困难,影响水稻灌浆,使结实率下降,影响产量[3]。重点防治稻瘟病,并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5 高产制种技术

5.1 合理安排播插期花期相遇良好是杂交稻制种获得高产的前提。播种期需根据嘉禾212A 和P025 的生育期来制定播种差期,在浙江金华制种,父本分两期,分别于5 月31 日、6 月8 日播种,母本于6 月3 日播种,父母本差3d 左右。

5.2 培育期壮秧父母本种子用浸种灵等抗菌剂浸种24~36h。秧田父母本播种量每667m210~20kg,父本要求稀播,以培育分蘖壮秧,播前一周秧板需施过磷酸钙、尿素、氯化钾等作基肥,播后及时塌谷可以防麻雀和鼠害。早施断奶肥(2叶1心)和起身肥(移栽前),秧板上水前要求秧沟有水、秧板湿润,上水后保持一定水位;秧龄20~25d 带分蘖移栽。

5.3 合理种植,做好花期预测父母本种植比为2∶12 较为理想,父本按行距33.3cm,株距23.3cm,单本或双本插。母本株行距为16.7cm×16.7cm,父母本间距20cm。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父母本平衡生长并及时搁田,及时观察父母本幼穗分化进程,对生长较快的适当增施氮肥,对生长较慢的适当增施钾肥,使父母本花期处于最佳相遇状态。薄水分蘖、浅水扬花、活水养稻。

5.4 肥水管理施氮、磷、钾肥比例为1.6∶2∶1,底肥主要以氮、磷肥为主,适施保花肥,每667m2施纯氮2.5~3.0kg 以促大穗,从而提高制种产量。

5.5 授粉授粉以人工辅助授粉方式进行,从而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中午开花后每天赶粉2~3 次,旺花期要求赶3~4 次,如遇阴雨天需抢晴赶粉。

5.6 防治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上宜采取化学与生物综合防治的方法,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重点做好稻瘟病、稻飞虱、纹枯病的预防。除采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外,还可以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等方式捕杀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飞蛾,具体病虫害的预测及防治时间以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和防治意见为准。

5.7 严把质量关为保证制种纯度,需严把亲本质量关和亲本繁殖田隔离关,繁种田四周要保持150~200m 间隔,最好选择天然隔离田块进行繁种,防止互相串花。把好亲本种田间去杂关,父母本移栽后应经常进行田间去杂工作,特别是喷施“九二〇”前要加大去杂力度,彻底去除异型株及同型可育株。收割时严防机械和人为混杂,父本授粉结束后及时割去,以防混进杂交种,同时机器要清理干净。种子收割后进行田间纯度鉴定,有杂质的应及时进行加工精选,种子保存期间应经常测定含水量、发芽率,以保证大田用种质量。

6 示范推广效果

嘉丰优2 号自2017 年推广以来,凭借其优质、高产、广适、多抗、稳产的品种优势,荣获了首届全国优质稻(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2019 年在国家(临安)农作物品种区试站每667m2平均产量757.6kg,比对照甬优1540 增产9.5%;温州苍南示范点平均产量689.5kg,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23.1%;金华浦江示范点平均产量792.2kg,比当地平均产量增产21.9%;衢州常山示范点平均产量815.9kg,比当地平均产量增产36.0%。2022 年在安徽铜陵市枞阳县实割测产,每667m2平均产量815.9kg。2023 年在江西九江彭泽县实割测产,每667m2平均产量982.0kg。2020 年度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十大优质超级稻品种;2018-2023 年(连续6 年)被列入浙江省种植业主导品种;在国家改革开放40 年成果展被选为国内自主选育的有重大突破的优良品种,种子和稻米样品入驻国家博物馆。

猜你喜欢
嘉禾制种浙江省
夜猫子的舞台
《初心》
一只白蝴蝶
一只白蝴蝶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