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0 的选育

2024-04-26 18:23冯维营邵敏敏王福玉陈贵菊张玉丹杨本洲孙雷明翟红梅
中国种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墒情氮肥籽粒

赵 凯 黄 玲 冯维营 邵敏敏 王福玉 陈贵菊 张玉丹 杨本洲 孙雷明 翟红梅 王 霖

(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宁272031)

黄淮海地区作为我国冬小麦的优势产区,在保障粮食安全与经济稳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小麦的生产和需求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解决粮食供需矛盾成为农业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3]。品种的更替既是品种农艺性状的优化过程,也是小麦生产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趋势,持续培育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5]。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2 年以丰收60为母本、08 鉴75 为父本,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0(审定编号:鲁审麦20220005)具有广适、高产稳产、耐高温、抗逆性强等特点。本文通过对济儒麦20 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促进其示范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母本丰收 60 是在百农 AK58 的选育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系,半冬性,矮秆、多穗型品种,高抗倒伏,抗寒性极强。父本08 鉴75(小偃54/烟辐188)为半冬性小麦品种,冬前分蘖集中,春季两极分化快,株型紧凑,株间透光良好,穗纺锤形,籽粒饱满度高,熟相好,落黄好。

1.2 选育过程2012 年以丰收60 为母本、08鉴75 为父本配杂交组合3 穗,收获杂交种子45 粒,秋播1 行杂交F1;2013 年夏季混收整行,秋季稀播种植F2;2014 年夏季在 F2中选择株型好、中大穗、落黄好的穗系200 穗左右,室内考种淘汰黑胚单穗,同年秋季混种小区;2015 年在F3中选择茎秆弹性强、抗病性好、农艺性状突出的穗系,同时参考室内考种结果,筛选粒大、饱满的籽粒进入F4;2016 年继续选择丰产性好、茎秆粗壮、抗病性好、落黄好、熟期适宜的穗系;2017 年进入小区鉴定试验并进行产量鉴定;2018 年进行品比鉴定;2019-2021 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地组区域试验(代号济农 17287);2021-2022 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地组生产试验。2022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20005。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济儒麦20 属半冬性小麦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抗寒性1 级,分蘖力较强。茎秆蜡质较厚,株型紧凑,旗叶较短小、上举,株行间透光性好。生育期234d 左右,与对照济麦22 相当。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穗粒数40.8 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熟相好,千粒重40.1g,容重815.6g/L。一般大田亩有效穗数43.6 万~45.5 万穗。

2.2 抗病性经2 年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济儒麦20 高抗叶锈病和条锈病,高抗干热风,落黄好,越冬抗寒性好。

2.3 品质2019-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平均值):籽粒蛋白质含量13.4%,湿面筋含量32.5%,面团稳定时间4.7min,吸水量59.4mL/100g,沉淀值32mL,面粉白度73.0。

3 产量表现

2019-2020 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地组第1 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8503.5kg,比济麦22增产4.7%;2020-2021 年度参加同组第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274.5kg,比济麦22 增产6.6%。2021-2022 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地组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9745.5kg,比对照济麦22 增产5.3%。2023 年6 月10 日在曲阜市王庄镇小麦高产示范田种植0.37hm2(5.6 亩),并进行田间实打测产,每667m2平均产量为738.8kg。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宜种植区域济儒麦20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高肥水地区种植。

4.2 播前准备

4.2.1 精细整地玉米进行秸秆还田后,采用大犁翻耕,耕深25cm 以上,打破犁底层,旋耕2 遍,使土层上松下实,畦面平整。

4.2.2 平衡施肥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每667m2施用纯氮肥(N)12~14kg、磷肥(P2O5)6~8kg、钾肥(K2O)5~8kg,磷、钾肥和50%氮肥作为底肥,剩下50%氮肥在起身期或拔节期作追肥;中低产地块可增施有机肥(鸡粪或羊粪)3500~4500kg。

4.2.3 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做以下处理:做发芽试验 播种前测种子发芽率,根据发芽率来确定合适的播种量。提前晒种 小麦播种前进行晾种,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种子包衣 为有效预防早期根茎部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发生,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4.2.4 适期适量播种适播期以冬前0℃以上积温570~650℃,即气温16~18℃为宜。鲁南、鲁西南地区适宜播期为10 月15-22 日,适宜基本苗为12 万~18 万/667m2。尽量做到适期播种,若播种时间晚,则要适当增大播量,做到播期播量相吻合。

4.2.5 播后镇压播种后用镇压机或石碾进行镇压。对于秸秆还田质量较差的地块,建议在小麦播种后镇压1~2 遍,以提高镇压效果和种子出苗率,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

4.3 冬前管理移苗补苗 小麦出苗后检查出苗情况,对于缺苗断垅严重的地方及时进行补种。化学除草 冬前进行化学除草效果比较好,一是杂草苗龄小,耐药性差,二是冬前小麦苗龄小,喷药后小麦不容易发生药害。喷药时间一般选择在11 月中旬气温10℃以上无风或风小的晴朗天气。每667m2可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17~22mL 防治节节麦;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9~13g 防治看麦娘。浇越冬水 根据苗情、墒情及气温适时浇越冬水。麦田越冬水最晚要在气温5℃左右时选择晴天上午浇灌,以保护小麦安全过冬。

4.4 春季管理控旺防冻 春季旺长麦田返青期进行镇压,预防倒春寒。氮肥后移 小麦中高产田中将追施氮肥的时间适当向后推迟,一般移至拔节期,追肥比例增加到整个生育时期氮肥用量的50%,作底肥的氮肥比例减少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可减至30%~50%,追肥比例为50%~70%。

4.5 后期管理水分管理 一般在挑旗期进行。灌浆水可以根据墒情来定,如果墒情不好,需要在抽穗前及时浇灌;墒情较好,可推迟至抽穗期微喷带浇水;从挑旗期到抽穗期墒情均较好,推迟到灌浆初期浇水。

防治病虫害 挑旗期及孕穗期每667m2用43%戊唑醇悬浮剂20mL,或10%乙唑醇悬浮剂50mL,或12.5%氟环唑45mL,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g 加水25kg 喷雾防治锈病和白粉病;小麦抽穗前后如遇阴雨天气,可在小麦齐穗期和扬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 或25%氰烯菌酯悬乳剂100mL 兑水25kg 喷雾防治赤霉病。小麦扬花关键期要适时进行“一喷三防”,主要防治锈病和吸浆虫,鲁西南地区叶锈病和赤霉病相对较轻。

4.6 适时收获小麦收割时不可过于成熟,否则易导致籽粒脱落而减产,鲁西南地区一般在6 月上中旬小麦基本成熟时收割,如果小麦收获后籽粒含水量高于13%,应及时晾晒[6]。

5 讨论

品种抗寒性是重要的抗性之一。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极端低温天气频繁发生,导致小麦多次发生大面积的低温冻害。2013 年、2015 年、2018 年及2020 年黄淮麦区发生的倒春寒导致了严重的小穗冻死和缺粒现象。2022 年11 月山东鲁西南地区气温断崖式下降,小麦冬季冻害较常年偏重,多数小麦品系冻害达到3 级,个别品系达到4 级,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由于济儒麦20 的父本08 鉴75 来源于具有丰产、优质、抗病、抗旱、抗寒等特点的小偃54,2022 年济儒麦20 的抗寒等级达到1 级。同时济儒麦20 具有春季起身晚的特点,完美避开了倒春寒的影响。

亲本组配重视优势互补,选用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高产品种作亲本,根据性状动态互补[7]选择多个目标性状进行组合,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品种改良。丰收60 和08 鉴75 属于不同生态区,丰收60为多穗型、矮秆、高抗倒伏品种,08 鉴75 株型紧凑,株间透光良好,因而选育出的济儒麦20 兼具高产、抗逆、灌浆期长等优良特性。

猜你喜欢
墒情氮肥籽粒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