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东北振兴

2024-04-25 11:06
中国新闻周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压舱双循环东北地区

2023年9月19日,辽宁沈阳市,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停满待发运车辆的停车场与周边的农田景色。图/新华 

爆火的冰雪旅游热,对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有何启示,东北如何再出发?这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

东北有中国最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是尽人皆知的“共和国长子”。长春与沈阳,分别是新中国第一辆汽车与第一台机器人的诞生地,但直到2022年11月,东北地区才实现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

東北也是中国的粮仓,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2022年,东北三省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6%以上。过去的十多年里,东北地区粮食增产最多,占全国粮食增产总量的37%。

东北还是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中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东北海陆大通道”就是其中一个构想,辽宁代表团持续三年在全国两会呼吁,希望将此上升为国家战略,他们期待能借此改善产业结构、营商环境,重新汇聚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关键要素。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了多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等。

制造业、农业、对外开放,这是重新理解东北绕不开的话题。我们试图通过这几个切面来回答:东北振兴何以破局?

猜你喜欢
压舱双循环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疫情之下 农业压舱石作用显著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全球首家 通过USCG DNV.GL认证 独立压舱水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