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阿凡达”系列电影恋地情结探析

2024-04-25 06:45刘景福
电影评介 2024年2期
关键词:潘多拉阿凡达族群

“阿凡达”系列电影因其别出心裁的设计、震撼视听的奇观而成为时代经典。本文从人本主义地理学关键概念“恋地情结”来对该片进行尝试性解读。“恋地情结”(Topophilia)由美国诗人奥登(W.H.Auden)1948年最早提出,随后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将其用于空间研究[1],再后来美籍华裔学者段义孚(Yi-Fu Tuan)在其专著《恋地情结》里对这一概念做了系统性发展,成为一个被多学科(地理学、建筑学、景观规划、环境心理学等)广泛引用的概念。[2]今天,我们借助这一概念来分析“阿凡达”系列,能给电影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启示。究竟什么是“恋地情结”?“‘恋地情结是为了广泛且有效地定义人类对物质环境的所有情感纽带”;[3]“‘恋地情结是人与地之间的情感纽带”;[4]是“人类对地方的爱”。[5]因此,恋地情结是探讨人与环境之间、人与地方之间的一种爱与依恋的情感关系。[6]要领会“恋地情结”的理论精髓,则需把握“空间”与“地方”的核心要义。

一、潘多拉星球:空间与地方

场景是空间在电影中的具体表现,在《阿凡达》中,因具有奇特的地貌、瑰丽的风景,电影场景所在地——潘多拉星球不仅是故事发生的环境,而且也是决定电影成败、吸引观众心驰神往观影的一个重要因素。毋庸置疑,没有潘多拉星球的成功设计,也就没有“阿凡达”系列电影的票房口碑双丰收。何以如此?因潘多拉星球的设计正好诠释了段义孚对理想环境的判断:“人类追求理想环境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理想的环境究竟什么样,各种不同文化有自己的解读,但从根本上讲它可能会是两种相反的途径:一种是纯净的花园,另一种是宇宙”[7]。作为纯净花园(或曰伊甸园)隐喻的潘多拉星球,是可以给以公主涅提妮(Neytiri)为代表的纳美人(Na'vi)提供哺育与庇护;而作为宇宙的潘多拉星球,则能满足以迈尔斯·夸奇上校为代表的地球人(征服者)自由、冒险、探索与掠夺的欲望;此二者正处于人文地理学家视野中人类经验的两极:空间与地方。

(一)空间

在人本主义地理学中,空间被视为“缺乏意义的领域——是‘生活事实,跟时间一样,构成人类生活的基本坐标”[8]。“空间往往是自由的象征,空间是敞开的,它表明了未来,并欢迎付诸行动”。[9]浩渺的星空、奥妙的宇宙往往象征着充满自由、令人遐想万千的空间。《阿凡达》第一部中开篇镜头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飞鸟穿过迷雾、划过山峦、越过密林,这种穿云夺雾、行云流水般的俯拍长镜头效果给观众带来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感,男主人公杰克的独白也正好印证了这一感受:“那段时间我经常会梦到自己在飞翔,终获自由”。在梦境中,潘多拉星球对杰克而言无疑是一种象征无限自由的空间。接下来,在幽深浩渺的黑色暮空中航行着的巨型星际航天器,象征为征服潘多拉星球的地球人纷至沓来。对这些征服者而言,潘多拉星球无疑是一个可供想象、猎奇和掠夺的空间。

空间象征自由,但也暗含风险。段义孚曾断言,“在消极意义上,空间和自由意味着一种威胁,‘坏的(bad)一词本来的意思就是‘开放的。实现开放和自由意味着不加遮挡和易受伤害”[10]。他指出了空间的辩证性,既代表自由同时又暗示着危险。因为象征自由的空间同时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暗含着“不安”和“凶险”。正如雇佣兵们刚登陆星球时,夸奇上校就警告他们:“如果世上存在地狱的话,在你们完成潘多拉的旅程后,你们绝对想去地狱休个假”,“就在那面围墙外面,任何一种爬行动物,都想把你们的眼睛当做软糖吃掉”。

毋庸置疑,空间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威望的象征,它能为人们提供财富和权力。人们“对于权力的欲望——尤其对于金钱或者领土的欲望——可能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11]“一个国家的集体自我会使其向弱小的邻国索取更多的生存空间”。[12]在“阿凡达”系列电影里,较地球而言,潘多拉星球的文明程度类似于一种蒙昧未开的前现代阶段,明显处于弱势。对地球人而言,潘多拉星球无疑是一个神奇的宝藏。因为这个星球有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稀有矿物Unobtanium(电影中一千克这样的灰色岩石就值2000万美元),这种矿物能彻底改变人类现有的能源产业。为了攫取矿产,地球人不惜以重型机械破坏星球的生态,推倒纳美人赖以生息繁衍的“生命樹”,强迫纳美人转移迁徙,甚至狂悖无道地屠戮生灵。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场面和故事“几乎就是19世纪30年代那条噩梦般的美国政府强行迁徙印第安人的‘泪水之路(Trail of Tears)的翻版”[13]。“《阿凡达》实际上具有对殖民历史特别是美洲殖民历史与同类题材电影的强烈指涉”。[14]

(二)地方

当人将意义投注于局部空间,然后以某种方式(命名是一种方式)依附其上,空间就成了地方。[15]空间给人带来自由与冒险,而地方给人以安稳与依恋。人类既需要空间,又需要地方。人类的生活其实就是在空间与地方之间的辩证运动。人们往往会因觉得地方狭小、拥挤、缺乏资源或发展机会而寻求更为宽敞、自由、资源丰富或充满挑战的其它空间;同样,人们也可能因觉得空间充满众多的不确定性、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转而寻求更为安稳、可靠且可供依恋的地方。

地方是感知价值中心,可以满足生物对诸如食物、水、休息和繁衍等需要。[16]地方对人的成长、性格塑造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阿凡达”系列电影里,于纳美人而言,潘多拉星球与其说是一个空间,毋宁说是一个地方。丰茂繁盛的植被、桀骜生猛的动物、如梦似幻的山峦、碧波荡漾的湖泊,这些都为纳美人给予了物质哺育与精神庇护,是纳美人的“伊甸园”。参天耸立的“家园树”是他们的栖息之地,他们依树而居,据树而长。作为家园的古树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空间样貌。第一层是树根交叉所形成的地穴,是进行日常事务处理的公共空间;第二层为由巨大树干构成的用于饮食、聚会、交友等的生活空间;第三层以上则是用于睡眠和休息(睡在藤蔓构成的“吊床”上,地位越高、身份越显著者其吊床所处的位置也越高)的私密空间。丛林里的动植物是纳美人生命能量的源泉,他们虽围猎动物但也会为猎物祈祷。他们在星球上穿行,除了步行还依赖于潘多拉烈马和蝠魟兽。“灵魂树”能给予纳美人精神慰藉,以“灵魂树”为核心的场地相当于宗教祭司的坛场,在祭祀活动举行时,他们围绕“灵魂树”席地而坐,然后在精神领袖的领导和组织下进行各种崇拜、祈祷的仪式。

于地球人而言,异域的潘多拉星球充满着众多的凶险和不确定性,他们基本不敢徒步潘多拉星球,所以他们能活动的地方极其有限,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基地或各类飞行器的内舱,或休眠、或工作、或打高尔夫。各种太空舱所营造的地方是一种科技建构的产物。与纳美人所处的雨林世界呈现的生态文明气息不同,各种太空舱处处呈现出的则是工业文明的气息。提姆·克瑞斯威尔(Tim Cresswell)认为,地方无论呈现怎样的外观,它跟空间和时间一样,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地方并非自然天成,而且如果人类力量塑造了地方,那么同等重要的就是人类力量也可以毁灭地方”。[17]因此在影片中可以看到,人类为了迫使纳美人远离矿藏所在的区域,用枪炮弹药轰炸甚至摧毁了纳美人的“伊甸园”,还诸彼身的最终结果就是代表人类工业文明先进成果的各种飞行器逐一被击落。

二、恋地情结:依恋与认同

段义孚认为,与空间相比,地方是一个使已确立的价值观沉淀下来的中心。[18]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指出,地方是“通过个人依附、社会关系和地形学的特殊性而限制和标志的对人有意义的空间”[19]。蒂姆·科瑞斯威尔(Tim Cresswell)主张,“地方是内在的,是主体性本身建立的依据——地方不是建立在主体性之上,而是主体性据以建立的基础”[20]。上述观点均说明,地方是人与空间进行互动的结果,且融入了主体深厚的情感,甚至是主体性塑造的基础。人在地方生长中所产生与地方的情感连结(即恋地情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特殊情感体验。在《阿凡达》里,杰克带着地球人的使命来到潘多拉星球,通过化身频繁地深入纳美族群,在与纳美人的交往中,从有冲突到共患难,他对潘多拉星球以及纳美族群逐渐建立起了一种特殊情感。这种人地连结的特殊情感始之于生理,渐至于心理。杰克从一个“天外来客”的身份逐渐自我等同于纳美人的一份子,对纳美族群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依附,对潘多拉星球产生了地方依恋与认同。

(一)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指人与特定地方之间建立起的情感联系,以表达人们倾向于留在这个地方,并感到舒适和安全的心理状态。[21]地方依恋也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心理机制,主要体现于对环境的依恋、对人的依恋和对物的依恋等。杰克对潘多拉星球的依恋主要就体现于对涅提妮公主的依恋、对纳美族群的依恋、对独具风格生态环境的依恋以及对潘多拉星球上各类事物的依恋。地方依恋可分为两个等级,初级阶段为物质依赖,主要是满足生理或安全的需要,高级阶段为精神依恋,主要是满足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杰克对潘多拉星球的依恋无疑也遵循此种规律。

杰克第二次深入潘多拉星球腹地,进入茂密的森林,他环视这个罕见的世界,鸟鸣虫唱萦绕耳畔,一切是那么的新鲜。但神奇植物消遁之后突然出现的猛兽令他惊奇错愕,接下来在与猛兽们的较量中,他逐渐处于下风,正当命悬一线之际,纳美公主涅提妮伸出援手奋勇相救。在漆黑的夜晚中,危机四伏,杰克对涅提妮产生了依赖,不断地对她说“或许你该教我怎么长大”“教我如何领会”“拜托,我们就不能聊聊吗”“我需要你的帮助”“带上我吧”,这一切均是出于安全的需要。在“神树种子(圣洁精灵)”的预兆下,涅提妮把杰克带回了自己的族群。母亲(氏族精神领袖)授命涅提妮传授杰克纳美族语言和行为方式,这为杰克对涅提妮所产生的物质依赖转为精神依恋提供了契机。此后,杰克与涅提妮在星球上出双入对,一起骑行、奔跑、射箭、纵跃、游泳、狩猎、翱翔……在如影随形中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涅提妮对杰克说,“我们在一起了,我们要终生相伴”。在后续动员纳美族群迁离“家园树”时,杰克也向涅提妮袒露胸襟,“刚开始,我只是听从命令,可后来,一切都改变了,我爱上了这里,爱上了这个森林,我热爱你们每一个人,我爱上了你”。

杰克的地方依恋除了表现在对涅提妮公主的依恋外,还表现于他对于纳美族群所居住环境的一种认知和感情上的联系,表现于他在情感上融入该环境的一种感觉,在空间上,则是希望与这个情感所依的环境保持临近的距离。杰克初来,对这个迥异于地球的潘多拉星球充满了好奇。手一触摸就自行收缩且矮小化类似于芭蕉科的绿色植物、犹如小岛漂浮于空中的悬浮山、飞珠溅玉一泻千里的瀑布、皎洁柔美蓝光盈盈的植被……这种峰峦叠嶂如诗如梦的生态星球对杰克而言无异于一种世外桃源。生存在如此仙境中,毋庸置疑是一种幸福。从杰克乐不可支的表情、欢腾跳跃的动作可以判断,他对这个类似伊甸园的地方充满了热爱和眷恋。决战前夜,杰克对万物之神的艾娃宣誓:“你选中我必有原因,我会坚持战斗!”杰克保护这片热土的誓言和行动,已将地方依恋提高到了另一个层次,即地方认同。

(二)地方认同

威廉姆斯(D.R.Williams)等人认为,地方认同是个人或群体以地方为媒介实现对自身的定义,并在情感上认为自己是属于地方的一份子。[22]杰克对纳美族群的地方认同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其个人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潘多拉星球的独特风貌、与纳美族群不断互动以及自我心理因素发展出来的,是经由地方依恋升华而来的。杰克对纳美族群的地方认同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潘多拉星球為杰克所带来的情感满足以及促使其产生情感偏好;杰克对潘多拉星球的熟悉感以及作为“局内人”的感知;纳美族群成为杰克的一种符号和一种象征;地方认同促使杰克最终作出了保卫家园和潘多拉星球的行动。

起初,杰克是被动地来到潘多拉星球的,他对潘多拉星球毫无依恋可言。兄长汤米的意外身亡以及自己伤残的双腿让杰克心灰意冷情绪低落。但因他与汤米拥有相同DNA,从而被利益集团找到,让他作为替身完成阿凡达项目。坐在航天器中的杰克自言自语道:“我只是去完成他未完成的事”,这是主体性缺失的一种表现。然而,潘多拉星球的浮山、飞瀑、猛禽、巨树、善良的纳美人、美丽的公主……这一切又燃起了杰克的希望之光,重新找到了生而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因为潘多拉星球,也因为阿凡达项目,杰克用意念可以重新控制新的双腿在地面上自由地奔跑,初次在异域成功行走就让杰克体会到了那种失而复得的幸福,让杰克深深领略到重获身体自由的美丽。可以说,潘多拉星球让杰克再次得到了情感满足,从而对这个星球产生了情感偏好。

杰克对潘多拉星球拥有了良好情感满足之后,不料命运给予了他当头一棒,当他欣喜地深入丛林,却惨遭群兽围攻,差点命赴黄泉。在千钧一发之际,纳美公主的拔刀相助,让他成功突围。自此之后,在纳美公主的带领下,他在潘多拉星球骑行、射箭、狩猎、纵跳、飞翔、祈祷……对这个星球逐渐熟悉起来,恍惚间似乎自己成了纳美族群的“局内人”。连他自己录制视频时都说:“现在,所有都颠倒了,好像在那里(纳美族群)才是真实的世界,这里(地球人群)反而像梦境了”。杰克不忍看到纳美族群生灵涂炭,他央求夸奇让他继续留下。“我必须要完成任务,还有一件事,只要完成仪式,那是,成为正式成员的最后一步,如果完成了,我就是他们的一员了”。仪式上,纳美族群的首领也对杰克赞赏道,“你现在是奥姆塔卡亚的子民了,是我们的一份子了”。首领的一席话是对杰克前期付出的嘉奖也是对其作为纳美族群“局内人”的佐证,这对杰克而言,无疑是为守护这片疆土充满了信心和注入了蓬勃力量。

杰克在视频日志中提及,“纳美人说,每个人都有两次新生”,在新生仪式上,涅提妮公主用油彩和涂料在杰克身上涂抹出纳美族的图腾和标识。全身涂满纳美族图腾的杰克在仰拍的移动摄影镜头中昂首挺立,踌躇满志,毅然是一个纳美族斗志昂扬的勇士。此时纳美族首领将双手轻轻地搭在杰克的肩上,表达了纳美族最诚挚的接纳和祈福,接着涅提妮公主、公主母亲、苏泰等纷纷将双手搭在杰克身上,其他族人则以杰克为中心逐一将这份祈愿互相传递。纳美族图腾虽只画在了杰克的身体上,但对族群的认同,对潘多拉星球的认同已开始在杰克心中萌芽且潜滋暗长。这种地方认同,也终究促使杰克后续做出保卫纳美族群行动,致使他通过重生的方式将潘多拉星球这个生态家园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三、生态家园:感知与价值观

段义孚主张“地方是感知的价值中心”[23],可见,地方与感知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密不可分。电影中,杰克将自我价值及其意义投注于纳美族群,然后以纳美公主情人的身份依附其上,于是作为星外空间的潘多拉星球旋即成为了地方。在与纳美族群不断互动中,他对潘多拉星球的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质朴民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进而对之产生了地方依恋,并最终发展成为了一种地方认同,其灵与肉最终均皈依于这片生态家园。这种认同和皈依并非是一种无来由的情愫,而是来源于杰克对潘多拉星球的深刻感知以及对纳美族群价值观的最终选择。

(一)感知

感知是生物体对内外界信息进行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的系列过程,分为感觉和知觉两部分。感觉又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等,知觉包含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在“空间与地方”研究中,什么样的感觉和经验能够使人类拥有对空间和空间质量的强烈感受?段义孚的答案是动觉、视觉和触觉。[24]

作为潘多拉星球的外来者,杰克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感知系统来领略星球之美以及与在地球上迥异的体验。作为地球上双腿致残的退伍军人,他身陷轮椅之中,无法站立更无法直立行走,动觉体验非常差。借助于阿凡达,他能在潘多拉星球上重新站立、快速奔跑。当第一次与阿凡达配对成功,杰克为自己重新拥有健康的双腿兴奋不已,开始迫不及待地尝试用自己的意识来控制阿凡达躯体,摇摇晃晃不顾一切地冲到室外,在草地上迈开双腿,通过意念控制腿部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通过奔跑,感受自己的身体姿势和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通过站立,感受身处潘多拉星球上的空间位置。停下来之后,他猛吸一口气,呼吸着新鲜空气,闻着周围花草的清香,耳畔此时也传来莺啼燕语,潘多拉星球就像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他还特意用脚掌翻动地上的泥土,通过触觉真真切切地感知泥砂的粗粝感以及对脚掌的摩擦体验。此时,格蕾丝给他抛来一个水果,他眼疾手快地把它接住,证明了他的意识已经与阿凡达合二为一了,能够迅速灵巧地控制阿凡达身体。连格蕾丝也赞美道:“反射神经看来不错”。然后他又咬了一口水果,果汁乱溅,甜蜜的味道让他再次通过味觉感知这颗星球如伊甸园般的美好。

此后,通过多次深入纳美族群,在涅提妮公主的陪伴和训练下,杰克也能和土著纳美人一样在悬崖间身手矫健地翻身上马,在崇山峻岭间攀援跳跃,在巨树枝干上健步如飞在空中驾驭桀骜难驯的飞禽,在云雾中随心所欲地自由飞翔……杰克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等来体验潘多拉星球上的空间感和时间感,通过纳美公主的关爱以及自我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来体认这个生态家园。《阿凡达》第一部最后一幕的场景,纳美族人将杰克的阿凡达躯体和地球人身体头顶头地并置于灵魂树下,向艾娃祈福。在壮观神圣的宗教仪式下,灵魂树的藤蔓将两个身体团团包裹,在神树种子的隐喻下,艾娃最终把杰克的灵魂从地球身体转移到他的阿凡达躯体中。这种包裹感犹如婴儿处于母亲的襁褓之中,而藤蔓则犹如母亲温暖的双手轻轻地抚摸婴儿的身体,这种触觉是杰克融入潘多拉星球、融入纳美族群的最佳体验。此番情景,段义孚的论述可谓是杰克融入生态家园的最好诠释,“家意味着‘呵护。我们对‘呵护记忆最深刻的时间段,一是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依赖的童年,二是任何生病期间。所有的动物都会照顾自己的后代,物种的生存正是依赖于这样的照顾”。[25]杰克虽有健硕的身躯,但在这场灵与肉合二为一的仪式中,其依然犹如一个气若游丝的病人,需要经过一场大型医疗“手术”来脱胎换骨。在“手术”现场,族人们给予杰克体贴入微的照顾,塔希克(纳美族的精神领袖)为其主持“手术”,纳美公主亲吻着他的脸庞,族人们则盘坐于灵魂树下为他祈福。“手术”成功后的杰克再也無需借助任何科技设备就可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纳美人,真正履行纳美族群信奉的价值观了。

(二)价值观

在潘多拉星球上,杰克深受纳美人的熏陶,逐步摒弃诸如夸奇上校等所持有的“人类中心主义”,取而代之的是纳美人所信奉的“生态整体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学说,该学说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自然是满足人类一切需要的工具。电影中,帕克、夸奇少校等人因害怕受到纳美人以及野兽的攻击,一直待在具有厚实玻璃的机舱内,不敢涉足潘多拉星球半步。他们透过观察窗,将纳美人和潘多拉星球作为观察的对象、研究的对象和开采的对象。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将潘多拉星球视作“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等待挖掘的宝藏。纳美人因祖居于此,不肯搬迁,誓死守护自己的家园,捍卫自己的利益,从而阻碍了他们攫取家园树下的矿产。以夸奇上校为首的军队,无视生命尊严,通过瓦斯弹、燃烧弹、导弹等先进武器猛烈攻击他们,且得意洋洋带着蔑视的口气声称“赶蟑螂要像这样才对”。在枪林弹雨下,家园树、纳美人惨遭血腥屠戮,家园树瞬间倒塌,美丽家园被摧毁。

与夸奇上校等所持价值观截然相反的是纳美人所尊崇的“生态整体主义”。在初遇涅提妮公主时,杰克就被这种“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所震惊。为搭救杰克而杀死野狼,涅提妮公主对此感到愧疚。对习惯了地球人所遵从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杰克而言,此番话是无比的新鲜和稀奇。在纳美人眼里,他们向大自然索求的能量,其实是暂借的,最终是要偿还给大自然的。整个星球就是一个能量的网络,能量通过这个网络流向所有的生物。星球上一切植物的根部正如人类的神经网络般联结在一起形成信息网络,某种化学电在植物根部互相传递信息,纳美人可以通过辫子里的感受器接入该网络上传和下载数据(知识和记忆)。潘多拉星球万物相连,这里的植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甚至人与动物之间均可联结在一起。他们善待自然、敬畏神灵、珍惜生命、强调平等、弘扬正义。于是,潘多拉星球上一切生命皆有灵气,他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都是维持星球生态平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在纳美族群中的浸染,杰克深谙其价值观的真谛,例如在捕猎时,他也会向猎物感恩并为之祈祷,“我尊敬你,兄弟,还有谢谢你”,“愿你的灵魂回到艾娃女神那里,而你的肉体将与这里的生命同在”。艾娃是潘多拉星球创造万物的神明,是类似于盖娅学说中的盖娅。盖娅学说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E.Lovelock)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地球是一个能进行自我调节的巨大生命有机体,这个生命体类似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盖娅(Gaia)。[26]卡梅隆巧借这一理念,“潘多拉的盖娅被改称为艾娃(Eywa)”。[27]艾娃是公正无私的,她的最大职责在于维持整个星球的生态平衡。正如决战前夜,杰克来到灵魂树下乞求得到艾娃的帮助,涅提妮公主提示说,“我们伟大母亲是不会挑选阵营的,她只维护万物的均衡”。因此,潘多拉星球呈现的是一种自然和谐、万物共生的生态文明形态。

结语

恋地情结探讨的是人类对地方之爱。人与地通过纽带强烈地联结在一起,这被卡梅隆巧妙地移植到潘多拉星球。杰克通过阿凡达辫子(纽带)紧紧地与潘多拉烈马和蝠魟兽的神经纤维联结在一起,从而实现人与兽的心性相通;通过辫子(纽带)与灵魂树联结在一起,从而实现人与神的灵魂共鸣;通过立体全方位的感知(纽带)实现对潘多拉星球的生态体认。纳美族群所信奉的众生平等、和谐共荣的“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非常契合曾是陆战队成员的杰克讲正义、有责任、敢担当的心性与气质。生机勃勃的星球、还淳返朴的纳美族群令他心安神定。因此影片结尾杰克双眼瞬间睁开代表了其灵与肉一并皈依于这片生态家园。在全球变暖、环境污染、核恐怖、物种灭绝、地球生态惨遭破坏之际,导演卡梅隆利用科幻巨制、巧借盖娅理论、付诸于杰克的感知与行动表达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法]加斯東·巴什拉.空间的诗学[M].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7.

[2][3][6]刘苏.段义孚《恋地情结》理念论思想探析[ J ].人文地理,2017(03):44-52.

[4][5][7][美]段义孚.恋地情结[M].志丞,刘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5,5,373.

[8][15][17][20][英]Tim Cresswell.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M].徐苔玲,王志弘,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19,19,51,54.

[9][10][11][12][16][18][23][24][美]段义孚.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M].王志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3,44,47,47,3,44,3,9.

[13][14]范若恩,戴剑娥.反思还是反讽?——后殖民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阿凡达》主题变奏[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3):29-33.

[19]Lawrence Buell.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M].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ing,2005:145.

[21]HIDALGO M C,HERNANDEZ B.Place attachment: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 J ].Journal of En- 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1(21):273-281.

[22]WILLIAMS D R,PATTERSON M E,ROGGENBUCK J W.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 J ].Leisure Studies,1992(14):29-46.

[25][美]段义孚.地方感:人的意义何在[ J ].宋秀葵,陈金凤,译.鄱阳湖学刊,2017(04):38-44.

[26]James,L.Gaia: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0.

[27]高媛,田松.作为盖娅的潘多拉——电影《阿凡达》的自然观研究[ 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11):37-43.

【作者简介】  刘景福,男,江西吉安人,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艺术与科技融合视野下的屏幕形态与生态研究”(编号:FJ2016B22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潘多拉阿凡达族群
重返阿凡达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上海夜色714定制影院 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新兴族群的自白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科技的“潘多拉”
潘多拉手袋
《阿凡达》PS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