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把握“人才”这一关键词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4-24 06:16张娟通讯员齐雨
现代苏州 2024年7期
关键词:新质姑苏博士后

记者 张娟 通讯员 齐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江苏,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姑苏区正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中心+”“文化+”“数字+”,围绕“1+2”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人才。姑苏区积极搭建创新创业赛事平台,建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点,完善技能人才培育机制,招引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以赛为媒,锚定科技前沿招引领军人才

罗马思阳是苏州广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苏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22年,他带领项目团队参加“智汇姑苏”创新创业大赛,正式落户姑苏。随后,他带领团队凭借已完成端到端全自研软硬件技术框架搭建的坚实基础,提高无人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自主化能力,拓展在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智慧安防、厂区物流等各个行业内的多场景应用落地,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生态系统。

创新创业大赛是姑苏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先进项目的重要抓手。大赛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协同效应,深化“双招双引”服务创新创业“四联机制”,目前已举办10届,累计吸引1670个人才项目报名参赛,399个项目参加路演,122个项目落户。今年,大赛拟举办“双招双引”赛、城市邀请赛和海外线上赛,落户扶持最高50万元,着力引进高成长性科技项目和新模式领域文创人才。

以研促创,围绕创新驱动选育专技人才

杨雅慧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毕业后,便加入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从事核电数字化重建关键技术相关科研工作。目前正针对核电厂存在的数据量庞大、数据查询难这一业务痛点,进行关键设备设计及手册中构型数据自动识别及提取模型的研发,相关成果已申请专利1项,并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

苏州热工研究院是姑苏区重点“大院大所”央企和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建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招收博士后23名,完成博士后培养并出站20名,其中15名博士后出站后继续留在公司工作,有力推进了关键技术难题破解和科研成果转化。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企业引才、育才的重要平台。姑苏区鼓励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定期上门解读各类博士后政策,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帮助企业建立与学科建设和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目前,全区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家,累计招收博士后30名,出站留苏15人。

以工代训,聚焦产业升级培养技能人才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防水材料专业技术研究的科研型机构,也是行业唯一国家级检测中心的依托单位,持续为行业输送着防水专家。余奕帆便是依托此平台成长起来的一位高技能人才。他曾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建立了我国首个室内典型防水材料VOCs特征数据库,并完成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2项。去年,余奕帆入选全市标准化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姑苏区高技能重点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的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区获评区级企业首席技师48人、高技能重点人才104人,拥有市级及以上公共实训基地12家、市级及以上各类工作室57家。今年,姑苏区将大力发展培训经济,通过持续开发优质项目、推动各类技能竞赛落地、有序推进职业技能培训等途径,发挥工作室、实训基地等资源作用,加强技能人才培育。

猜你喜欢
新质姑苏博士后
寻找新质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姑苏好时光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姑苏城外寄乡愁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