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托孤

2024-04-23 19:23张品成
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 2024年2期
关键词:苏维埃代表大会红军

张品成

李美群,时任共青团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兼兴国县委妇女部部长。这一天她生了个女儿。那天,也是中华苏维埃定的“列李卢”纪念周的第一天。“列李卢”是无产阶级著名领袖列宁、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三个人的名字的缩写。纪念周的最后一天,也是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日。

李美群想了想,给女儿取名為“钟全列”。“钟”是女儿父亲的姓;“全”是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列”是女儿在“列李卢”纪念周第一天出生。

李美群做的是妇女和青年团的工作,她是模范,被推选为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得去参加代表大会。早在前年,为抵御反动派的“围剿”,苏区中央局做出关于扩大红军的决议,提出并强调“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来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队作战”。就是征兵,那时候叫“扩红”。那些日子,“扩红”对于苏区来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李美群他们这些同志当然不能缺席。何况李美群还是“扩红”的模范,李美群荣获过省委“送夫当红军光荣”银质五角星奖章。

李美群这枚奖章来之不易。红军来赣南已经好几年了,打了几次反“围剿”战役,与敌人大大小小的交火更是不计其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补充前线有生力量,是首长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兴国是支前模范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男性参军,很多牺牲在了前线。李美群的前夫钟延章不久前也牺牲了。但李美群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她积极投身其间。李美群做“扩红”工作,当然知道工作难做,李美群做家人的工作,首先为自己的丈夫报了名,然后想动员弟弟李启焕参加红军。

李启焕是个独子,李美群的母亲一连生了九个女儿,她排行老四。客家人观念传统,讲究生儿续香火,父母盼子心切,第十胎瓜熟蒂落,是个儿子,一家人欢天喜地,当然将他视作掌上明珠。李美群想动员弟弟当红军,她觉得如果弟弟李启焕入了队伍,那将带动许多青壮年参加红军。但李美群一提出想法,父母眉头就打了个结,族人也议论纷纷,就是李美群身边的同志也觉得这不可能。

李美群不气馁,从容淡定地做家人的工作。她把学来的道理耐心细致地讲给父母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父母终于同意了,弟弟李启焕戴上了大红花,站在了红军队伍中。李启焕入伍后被编入红三军团第六师十六团特务连,表现很好,多次受到表扬。他入伍的事在“扩红”运动中影响很大。

李美群动员家人参加红军的事一时传为佳话,在兴国县掀起了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热潮。在这次“扩红”运动中,兴国全县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都当了红军,先后八万人参军参战,兴国被评为“扩红”模范县。李美群也因“扩红”工作成绩突出,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第二届执行委员和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并当选为中央候补执委。

李美群要去参加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把诞生三天的女儿交给婆婆。会开完后,她以为能好好陪陪女儿,自己也调养一番,但没能如愿。前线吃紧,白军大兵压境,直逼广昌。那是中央苏区北大门,一旦被攻破,后果不堪设想。李美群坐不住了,她回到宁都七里,那是江西省委和省苏维埃的驻地,大家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支前工作事关重大,前方不可一日无粮,要确保前方各类物资的供应,还有从前方抬下来的伤员得转送安置……

李美群他们并不知道,前方红军的抵抗虽然很顽强,但这一次反“围剿”与前几次有别,高层选择了错误的战略方针,犯了“军事冒险主义”,与蒋介石军队打阵地战。红军当然还是那支红军,只不过前几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不与强敌硬碰硬,打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那么打,红军打得很顺手,回回取胜。这一次,与白军打阵地战。对方数倍于己,且武装到了牙齿,天上飞机,地上坦克、大炮。红军十万将士最终难挡白军的强势攻击,广昌失守,中央苏区岌岌可危。

其时,李美群刚刚接到第二任丈夫倪志善在前线牺牲的消息,她利用支前参战的间隙,回了一趟老家,看看还未满周岁的女儿。那时,红军长征刚刚出发。

深秋的一天,两匹快马跑成一条线,腾起的烟尘由远而近。来人是江西省委的通信员,他带来了命令,也带来了一匹马。省委的命令是要李美群紧急归队,参加游击战争。

李美群多陪女儿几天的打算成了奢望,她把未满周岁的女儿包好,含着眼泪交给曾经的婆婆,请她代为抚养。老人家颤颤巍巍地接过孩子,一脸为难。老人家为红军献出了两个儿子,她想着今后的日子得依赖面前这个自小带大的养女,可没想到李美群不仅要走,还把怀中的婴儿托付给她。

“女呀,我自己的老命都不晓得早晚,怎么养得大你的女儿?”老人家说的是真话。

李美群哽咽着说:“妈,您老人家带不了就替我送人,但要把她送给好的人家。”

马前托孤,一个母亲一定是撕心裂肺的。儿女是娘身上掉下的肉,怎么能割舍?

但李美群以组织的决定为重,她毅然决然翻身上马,马鞭一挥,绝尘而去。

李美群离开竹坝村的第二天,兴国沦陷,白军进入每个村子进行搜捕。那时候敌人施行的是白色恐怖,对苏区人民进行残酷报复,疯狂地叫嚣:“人要换种,石头要过刀。”还乡团很快就探听到李美群留下了一个女儿,窜到村里搜查,欲找出来“斩草除根”。钟家老婆婆抱着钟全列东躲西藏。老人家担惊受怕,又受了风寒,生病了。她实在没办法,将钟全列送到一户可靠的人家。

李美群归队后,随着同志们一起,转移到宁都县北部的大山深处,与敌人展开游击战争。她相信红军很快会回来,她会重新见到自己的女儿,到时好好陪陪女儿。但她没想到的是,敌人探知到那座叫小布的大山里有共产党省委和省苏维埃的要员,派出一整个师的兵力加上地方保安团进山“围剿”。一九三五年的一月,江西遇到百年难遇的寒冬,大雪封山,游击队弹尽粮绝,饥寒交迫。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李美群和战友们一起与十倍的强敌激战,他们想突围出去,保住革命火种。

敌强我弱,加上几天没东西果腹,突围没能成功,很多同志牺牲了,李美群也受伤被俘。

李美群是共产党要犯,她被押解去了省城,和她关在一起的有很多红军女干部。方志敏的夫人缪敏就和李美群同一间牢房。

敌人把李美群当作一件至宝,期望从她嘴里探知红军的许多情报。先来软的,许以高官厚禄,但李美群不为所动。然后来硬的,上刑。但李美群坚贞不屈,敌人没有从她嘴里掏出半点有价值的东西,恼羞成怒,判处李美群十二年有期徒刑。

身处禁锢之中的李美群,女儿和信仰是她的支撑。她想好好地活下来,和女儿重逢,看到她追求的理想在中华大地得以实现。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共提出释放所有的政治犯,缪敏等人走出监狱,重获自由。但李美群没那么幸运,她没有活着从那扇牢门里走出来。几个月前,由于敌人严刑拷打,加上狱中环境恶劣,李美群不幸染上了肺病,逝于狱中。

那年,李美群仅二十五岁。

那个叫钟全列的女婴被人抱去逃难,躲至泰和县马市镇的深山,一直下落不明。直到四十多年后的一九七八年,钟全列的二叔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烈士遗孤钟全列。

原来,由于当时的白色恐怖,钟全列的养父一家人为了保护这个红军烈士的遗孤,带着她躲进了深山老林,后几经辗转,流落到了江西省泰和县彭家岭的马市一带,隐姓埋名,以种田为生。

那一年的七月,兴国县的将军广场上,数万名群众噙着热泪观看完心连心艺术团表演的舞蹈《马前托孤》。主持人搀扶着一位白发老太太走上舞台,向观众们介绍说:“这就是刚才节目里李美群烈士的遗孤钟全列!”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猜你喜欢
苏维埃代表大会红军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怀柔区工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
我校社科联第二届代表大会圆满举行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献给中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外一首)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