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思政融合研究与实践

2024-04-23 13:33刘生寿魏英赵中梅张万存
时代汽车 2024年7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思政职业院校

刘生寿 魏英 赵中梅 张万存

摘 要:新时代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职业院校《机械制图》是一门培养学生制图绘图技能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时较为紧张,课程思政融入不够;教师知识受限,课程思政意识不强;教师交流缺乏,课程思政协同不足。通过科学制订课程育人目标、精准设计课程思政方式、线上线下强化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纳入考核评价等策略,在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中深入挖掘所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融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塑造,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 机械制图 职业院校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开课学生基数较大,主要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刚从初中、高中进入到职业院校,对外部环境变化、所学专业认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等都或多或少存在迷茫甚至抵触情绪;而这一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如何在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中深入挖掘所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融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塑造,提升育人效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1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职业院校《机械制图》是一门培养学生制图绘图技能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基本上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绘图、读图技能并具备相应的空间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1 课时较为紧张,课程思政融入不够

虽然职业院校会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齐开足课程,但是客观上由于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接受新知识较慢,往往导致课程进度滞后,难免为了追赶进度而“忽视”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更难以充分融入思政元素,从而大大降低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1.2 教师知识受限,课程思政意识不强

专业课教师往往对本专业内容较为熟知,对思想政治相关理论不太擅长,因此,客观上导致與思想政治课教师相比,多数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相关理论和教学要求等的把握有待提高,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另一方面,已有调查研究显示:当专业课教师被问及“您觉得在非思想政治课中开展课程思想政治是否有必要?”这一问题时,54.22%的受访者表示“没必要”。反映出专业课教师缺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教学内容的意识。

1.3 教师交流缺乏,课程思政协同不足

由于相关教研活动开展不足,讲授同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之间、同一专业的不同专业课教师之间、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不畅,导致课程思政没有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比如,同一教学周内,同一班级的不同课程教师传递的思政元素大量重复叠加,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更有甚者,不同课程之间存在观点抵牾、效果抵消的现象。这些都是没有形成育人合力的表现。

2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融合策略

2.1 科学制订课程育人目标

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对教材、学情进行全面分析,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将思政教育纳入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大局意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职业道德、文化自信、团队精神、责任担当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助力学生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精准设计课程思政方式

在全面分析教材、学情,科学合理制订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教学团队要集思广益,最好能够征求企业技术人员、思政教师的意见建议,针对每一章节,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筛选出学生喜闻乐见或者感兴趣的案例,通过短视频、动画等青年学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予以传递。如讲授零件图这一章节时,通过播放电视剧《爷们儿》中和本章节内容相关的一小段视频,融入思政元素。视频中由于女技术员画的图纸错误,导致车床师傅加工的零件不能使用,让学生意识到在学习和工作中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重要性;女技术员态度高傲,所以老师傅没有提醒她图纸存在错误,引导学生今后虚心学习,不耻下问;老师傅没有指出女技术员图纸中的错误,将错就错导致零件错误,引导学生要注意团结协作,互相配合;视频中有几个画面显示车床师傅在操作时戴着手套,这是不符合车削加工操作规范的,因此,提醒学生规范操作,安全第一。此外,通过讲解零件图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和步骤,举例说明尺寸标注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及应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制图习惯,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表1为《机械制图》课程部分典型章节思政设计举例,通过精准设计,保证课程实现价值塑造的目标,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勇担重任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2.3 线上线下强化课程思政

时代在进步,教育技术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也日趋多元。智慧职教、MOOC、学习通等各类线上平台广受学习者欢迎。课程教学团队应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既要牢牢守住线下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更要利用好线上这个新渠道、新阵地。图1为笔者教学团队建设的《机械制图》在线课程,本课程运用信息技术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上进行合理地创新探索,实现线上思政育人目标。

(1)课程体系方面,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首先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从而使得课程内容更加实用,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职教特色更加鲜明,为学好后续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的整合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根據专业特点,将换面法、轴测图、公差与配合等部分的内容适当精简,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引导他们自学提高Auto CAD。课程内容各章节衔接合理,知识连贯,思政案例融入自然,内容丰富。

(3)教学方法方面,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实物投影、教学软件等,生动形象地将立体空间概念强的、抽象的、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知识点传递给学生,增加课堂容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三观”。

该在线课程已面向全网开设2期,累计页面浏览量76万多,累计选课人数2587人,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上做了有益尝试。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能力为主线,建设模块化教学体系,根据岗位能力需要设置课程体系,使学生熟练掌握读图、画图的理论以及方法,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奠定良好基础。该课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绘图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相关专业学生的工程识图能力和职业素养普遍提高。2023年该课程被甘肃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在线精品课程。

2.4 课程思政纳入考核评价

为了保证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适度、合理地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课程考核之中。使评价有机地融人教学过程,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过程性考核观的引导下,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表现、图纸成果、小组协作、考试情况、职业素养,其考核内容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学员或小组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进行赋分,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计分办法:个人网上平台学习情况(30%),线下教学过程考核(40%),终结性考核为期末考试(30%)。学员考核总分 60 分以下为不合格,60-79分则视为合格,80分以上为优秀等次。依据因材施教原则,采取分层考核。试卷针对机类、近机类2种不同类型学习者,设计题量不同、难度不同、思政元素侧重点不同的试题。

3 结论

新时代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中,通过科学制订课程育人目标、精准设计课程思政方式、线上线下强化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纳入考核评价等策略,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将思政教育纳入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有机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助力学生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基金项目: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BY[2021]G351号);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校级科研课题(Byky202309)。

参考文献:

[1]欧阳慧敏.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2]刘静,汪日光,何平等.“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探索[J].现代农机,2024,(01):124-126.

[3]郭慧,李峻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J].职教论坛,2020(7):163-167.

[4]张禹石,孙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现存问题及三维突破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16):30-34.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职业院校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