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2024-04-22 17:47段仁辉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4年2期
关键词:防渗堤防水利工程

段仁辉

摘 要: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基建工程,不同的水利项目具有防洪、节水灌溉或发电等功能。如果工程中存在渗透问题,会对工程质量造成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给周边居民人身财产造成威胁。基于此,对水利堤防工程的渗水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按照测定位置及深度、选择钻机以及施工过程的控制等方式对施工流程进行了阐述,详细讨论了主要的防渗施工技术,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者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4)02-0103-03

0引言

堤防作为水库、河流和其他水体的挡水建筑体,其稳定性和防渗功能对于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与有效利用至关重要。防渗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水通过堤防渗漏的现象,防止堤体失稳避免水土流失,从而确保堤防的安全与使用寿命。

传统的防渗方法如土壤混凝土、粘土层等仍在使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加高效和环保的材料和方法,如HDPE土工膜、土工布、注浆材料等,越来越多地被采纳。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材料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工程成本,还显著提高了堤防的防渗能力和使用寿命,对水利工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障了水库、河流和其他水体的水资源安全,大大降低了因堤防渗漏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相关的环境问题。通过提高堤防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大大减少了维护和修复的频率和成本,使得水利工程更加經济高效。

1 水利堤防工程渗水的原因

1.1 设计问题

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规划时,目前设计中的不足包括选材不当、结构瑕疵和施工技术使用不合理等问题。例如,当设计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土壤性质和地下水位时,使用的材料可能不能有效阻止水分透过。某些材料在长时间的浸泡下可能失去其阻水性,但在设计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设计中未能考虑到水流的压力变化,会让堤防结构中出现裂缝或空隙,这些裂缝在高水位或洪水期间会变得更加明显。如果设计未能指导正确的施工方法,施工人员还会采用不当的方法,或忽略重要的施工细节,进一步增大堤防渗水的风险。

1.2 原料品质缺陷

水利堤防工程的渗水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原料品质缺陷有关。堤防建设施工时,如果原材料的品质没有到严格把关,则会在结构中带入砂粒过大或者过细的材料,让堤身的均匀性不足,那么水利设施投入使用后在某些区域会形成微小的裂缝。这些裂缝在水流冲击下会逐渐扩大,成为渗水的通道。如果材料的抗渗性未达到标准要求,也会使水分逐渐渗透在堤体中,时间久了这种局部的微渗会导致堤防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引发堤防垮塌的风险[1]。

1.3 施工问题

施工阶段如果操作不当或管理疏忽,容易在堤防结构中留下隐患。例如,施工中的接缝处理不当,则接口处就会有缝隙,成为水分入侵的薄弱环节。不规范的施工流程,比如在不适合的气候条件下施工,也会对堤防的抗渗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严格施工操作,是确保堤防工程稳定、避免渗水的关键所在。

1.4 时间结构变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水利堤防工程的使用性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其防渗漏和牢固等各种性能都会逐渐减弱,长时间的自然环境影响,如风化、冻融和雨水冲刷,都可能导致堤防结构出现变形或裂缝现象。堤防内部的材料,在经过多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后,也会出现老化、腐蚀或其他性质的改变,使其抗渗能力下降。这些由于时间推移引起的结构性变化,都会产生渗水问题,对堤防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产生威胁。

2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操作要点

2.1 测定位置及深度

利用全站仪来设定防渗帷幕的中心线和关键参考点,每个标定点都要与设计图纸上的参数相符,误差要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采用水准仪来测量并标定当前的高度,确保其基准面要与设计方案相吻合。针对每个预定的灌浆孔或防渗结构,都要用卷尺来确定其具体的位置,防止偏离预定的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用水准仪测量每个孔的开口实际高度,并使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其深度[2]。

2.2 钻机选型

常见的钻机有回转式、回转冲击式和冲击式3大类,这些钻机各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工程条件和需求,比如回转式钻机因其稳定性和高效率在许多项目中得到应用。选择正确的钻机不仅能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还能减少由于设备不匹配导致的潜在问题。尤其在堤防防渗施工中,钻机的性能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防渗效果和工程安全。

2.3 施工过程控制

灌浆孔孔底与射浆管的间隔必须严格控制在50 cm以内,并始终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操作。遇到复杂地质条件时,完成灌浆操作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凝固等待。钻孔时也要按照从顶部到底部的顺序分段进行。

为确保工程质量,利用先导孔的透水特性来绘制渗透剖面图,从而进行帷幕底部设计的复核。在确认灌浆管口与孔底的距离不超过规定的50 cm的前提下,将灌浆管插入灌浆段的最底部。

整个工程施工应按照清晰的步骤进行,包括先钻孔、然后清洗、接着注水、最后进行灌浆。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每一步骤都必须准确无误,避免出现任何可能导致工程安全和质量受损的失误[3]。

2.4 开展灌浆压水试验

在灌浆开始前先对灌浆孔裂缝采用单孔冲洗法进行压水冲洗,设定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当回水清澈即可停止冲洗。然后,按从上至下的顺序,对先导孔进行分段压水实验。这个实验的压力是最大灌浆压力的80%,并持续约20 min,期间每隔5 min就需要记录一次流量数据。开展压水实验不仅可以评估基岩的透水性,还有助于为后续灌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5 控制浆液配比

需要对灌浆液进行试验,以此为基础来明确合适的浆液比例,浓度的调整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从较低浓度逐渐提高到所需的浓度。具体的配比要根据工程实际的透水情况来确定,当工程在灌浆前的透水率低于5 Lu时,通常选择的水灰比为5。如果透水率高于5 Lu,为了确保更好的灌浆效果,会选择水灰比为3,这是一个较浓的比例。在实际的施工中,根据现场透水率的变化,还可能需要对这个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灌浆液的性质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达到最佳的防渗效果。

2.6 控制灌浆流程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自上而下进行每个段落的灌浆,要严格按照预定的最大压力标准执行。为确保浆液在每个阶段均匀分布,浆液注入量控制在1 L/min以下,当浆液连续注入达到60 min并且满足各项工艺要求,可以认为该段的灌浆工作已经完成。

3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3.1 帷幕灌浆技术

该技术主要针对工程中的土层或岩体结构,通过精确注入的施工方式,将浆液充分填充到土壤或岩石的孔隙或裂缝中。灌浆后的土壤或岩石将具有更强的阻水性,从而达到优良的防渗效果[4]。这不仅可以减少渗漏的风险,还能确保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此外,将帷幕灌浆技术与其他工程结构,如内部排水系统相结合,还能进一步增强其防渗性能。

3.2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高压泵对浆液进行高压喷射,使浆液在裂缝或孔隙中扩散,达到封堵和加固的效果。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需要先对堤防的裂缝、孔隙进行详细的勘查,确定灌浆的深度和范围,选择适当的浆液配方。根据实际的工程条件和需求,可以选择水泥浆、化学浆或其他特殊浆液。

在灌浆过程中要确保浆液均匀分布在裂缝或孔隙中,要设置合理的喷射压力,避免浆液的浪费或堆积。完成灌浆后,需要对灌浆效果进行检测,确保其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堤防的渗透问题,还能提高堤防的整体稳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技术操作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施工团队和设备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3 劈裂灌浆技术

劈裂灌浆技术是在预先设定的压力下,使浆液进入土体的微小裂隙中,通过浆液的扩散和凝固,达到封堵裂隙和加强土体的双重目的。

施工前需对堤防裂隙和土体的性质进行深入了解,只有充分了解土体的特性,才能更好地确定灌浆的压力、深度和浆液的配方。在灌浆过程中,控制灌浆压力至关重要,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新的裂隙产生,压力过小则达不到预期的灌浆效果。

随着浆液在土体中的扩散,原有的裂隙会逐渐被浆液填充,土体的整体强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劈裂灌浆技术还可以根据土体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施工参数,如浆液的流量、灌浆时间等,确保灌浆效果的最大化。完成灌浆后,需进行效果检测,确保裂隙已被完全封堵,达到预期的防渗和加固效果。

3.4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混凝土防渗墙是一种垂直于土体的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截断渗流通道降低渗透系数。施工前需对土层结构、渗透特性进行充分勘查,为防渗墙的深度、厚度、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在确定了防渗墙的设计参数后,采用特制的挖掘设备,如长臂挖掘机或钻孔设备,进行沟槽的挖掘。挖掘到预定深度后,采用预混合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进行灌注,确保混凝土充分充填沟槽,与原土体形成紧密结合。一旦混凝土防渗墙建成,将形成一个有效的屏障,大大降低堤防的渗流量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对于那些地下水位高、土体渗透系数大的地区,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3.5 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卵砾石层由于其较大的空隙和不规则的结构,容易导致水分子的渗透,对此应用灌浆技术成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具体施工中,先对卵砾石层进行详细的勘测,获取其厚度、分布和物理特性。科学选择灌浆材料,通常包括黏土、泥浆以及其他添加剂。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充填卵砾石层的空隙,还可以与其形成牢固的结合。

注浆的深度、密度和顺序都需要精确计算,以确保注浆效果的最佳化。在灌浆过程中通过专用的注浆机设备,将灌浆材料均匀、连续地注入卵砾石层中,直到达到预定的灌浆厚度和范围。灌浆后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固化,以确保灌浆材料与卵砾石层之间的紧密结合[5]。在注浆过程中要严格规定孔的数量和排列,通常设置为3排或更多,让灌浆液能均匀分布充分填满孔隙,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

3.6 复合土工膜施工技术

复合土工膜因其轻便、强度高和优越的防渗效果被广泛采用,这种材料不仅成本低、伸缩性好,还具备强大的应变能力。施工前要对待铺设区域进行勘测,确保地基平整没有尖锐物体。在正式铺设复合土工膜前,工作人员需进行预铺,检查有无瑕疵或损伤。

选择宽幅复合土工膜可以有效降低接缝的数量,从而提高防渗性能。根据施工标准裁剪后,需要按照堤坝需求进行拼接,确保技术达标。拼接时考虑加入钢管以进一步增强其防渗功能。实际铺设时工作人员需对膜的铺设方向、拉伸度等因素进行精确控制,确保其与基层完美贴合减少后期对其造成影响。特别要注意,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以避免对复合土工膜造成损伤。

3.7 土工布防渗技术

土工布由合成聚合物材料制成,在堤防防渗应用中,可以有效地隔绝渗水途径,从而达到控制地下水位、降低渗流量的效果。施工时土工布应按设计要求平铺在预定位置,其上下应有一定厚度的土层,以确保土工布与土体紧密结合,防止因受力不均或物理破损导致的防渗失效。应确保接头部位无渗漏,且接头的稳定性要与土工布主体相当。

此外,土工布的施工也要考虑与其他如排水系统等工程部分的配合,让整体的防渗效果都符合施工要求。长期运营中,还应定期检查土工布的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的破损或老化问题

3.8 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

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采用深层搅拌机械,将特定的水泥浆料与原土深度搅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低渗透性的土水泥体。这种土水泥体既保持了土的固结性能,又具备了水泥的抗渗特点,从而为堤防提供了坚固的防渗屏障。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搅拌深度和范围,然后使用搅拌机具在预定位置进行深层搅拌,搅拌过程中将特制的水泥浆料注入,确保与原土充分混合。搅拌完成后土水泥体需要一段时间来固化和成熟,其间应保持其湿润状态,防止裂纹的产生。随着固化过程的进行,水泥体的强度和防渗性能会逐渐增强,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深层搅拌防渗墙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防渗效果,因此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搅拌的均匀性、浆料的配比和质量、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关键参数,确保土水泥体的质量稳定。对于施工后的土水泥体,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问题,保证其长期的防渗性能。

4 结束语

堤防的防渗能力对于确保水资源安全和避免洪水灾害尤为关键。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防渗施工技术如HDPE土工膜、土工布等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极大地增强了堤防的防渗效果。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更多创新的方法和材料将应用于水利工程,为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徐丽娟.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与应用研究[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5(10):124-126.

[2] 赵烨.水利堤防加固工程中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2,49(24):89-91.

[3] 曾艳.试论水利水电堤防工程防渗施工与质量管理[J].建筑與装饰,2022(21):64-66.

[4] 张有义.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堤防工程中的具体应用[J].环球市场,2020(9):346.

[5] 何建红.关于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堤防工程中的具体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9):282-283.

猜你喜欢
防渗堤防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立交工程桥体防渗施工
高压旋喷桩防渗技术在卵石混砂土层中的应用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