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二分段的实训教学质量改革

2024-04-22 14:12钟玉灵
时代汽车 2024年4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改革

钟玉灵

摘 要: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上其关注度却低于理论教学。为此,笔者针对高职院校三二分段学生课程存在的评价方法单一、企业参与度不足、实训师资队伍结构单薄问题。从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面提出改革:通过培养目标、评价体系多元化--课岗证赛融合、混合式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保证职业教育学校实训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技术性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三二分段 实训教学 改革

自2019年5月,国务院通过《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1],各个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降低高职入学门槛,其中三二分段生源是高职扩招生源的重要来源[2]。而三二分段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较薄弱,实训能力需系统训练才能更上一层次,是高职院校亟需进行改革的教学质量方向之一。也就是说,高职院校需“宽进严出”、进行质量型扩招,用优质资源、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来保证高职扩招质量。而针对三二分段学生的教学质量保证是职业教育学校质量体系改革的重大机遇,从而保证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技术性的人才。

目前实训教学虽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大研究对此关注度低于理论教学,也较少关注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国外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主体,强调通过评价体系来改进学校质量,强调通过评价促进学校更有特色的规划。而国内的实训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较少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实训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对职业的导向也较少。同时,各实训教学忽略质量评价反馈作用。因此,笔者通过分析各类研究对实训教学范围界定,借鉴国内外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对学校现有三二分段的学生实训教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出改进,探讨高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培养学生实训教学能力,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促进高职实训教学高质量发展。

1 存在的问题

1.1 评价方法单一

三二分段的学生已在原中职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学历证书,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中级以上(含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实训能力较强,进入高职院校的学习目标是掌握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取得相应专业的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获得专科毕业证书[3]。而现有的教学评价未针对三二分段学生实训能力较强,理论知识较缺乏方面进行改革;未针对学生获取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上锻炼学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

1.2 企业参与度不足

专业实训教学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最接近企业生产一线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最佳手段[4]。三二分段的学生应更贴近企业一线生产,但由于缺乏有效设计,企业在此环节上的参与度较少。而教师在实际生产岗位时间较短或已脱离生产岗位时间长,故其在岗位技能上的实训会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企业生产要求。

1.3 实训师资队伍结构单薄

实训课强度较大,难度较高,且三二分段学生实训能力在中职学习时已得以认可,需在更高层次进行训练,而大部分高职教师的企业工作时间较短或已脱离生产岗位一定时间,其实训教学能力较难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实训要求。此外,外聘企业专家教师又受限于本职工作时间或教学工作场地,及现有的疫情防控要求,难于到校进行常态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故实训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亟需协同建设。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培养目标的改革

以汽车维修行业为例,现有的企业如小鹏、理想、蔚来等新势力汽车企业对维修工的要求不同以往的单一维修,还需兼顾接待、售后、客户回访等。因此,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是未来企业的需求。如国家实行“1+X”证书正是迎合了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为此,笔者认为,学生可根据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训内容,充分利用“1+N”模式的教学,提高自己生产实践能力,积累多专业知识,考取不同方向的职业技能证书,培养自己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

2.2 评价体系多元化--课岗证赛融合

(1)基于1+X考证评价方式,构建针对三二分段学生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机制。以《高低压电器结构》课程为例,采用1+X考证的评价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考核结果,也考核其过程性操作是否正确、规范。特别是对于关键的安全操作部分,引入国家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中级的标准,以验证学生的学习情况。

(2)对标高等院校职业技能竞赛,采用竞赛的短时间、强度大的考核方式,让三二分段学生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量。这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又有利于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知识。

(3)基于行业标准,细化实训教学考核。用企业的高级工考核标准来带动三二分段学生实训考核标准,改进和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培养学生操作生产技能,强化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品质,让学生有着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有更长久的职业发展能力。此外,还要求企业专家跟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细节给予综合评价,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最终的评价结果是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结合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5]。通过企业专家介入及查阅过程性考核视频,将对整个实训教学过程实行有效管理和全面监控,真正意义上提升产教协同育人质量。

2.3 混合式的教学改革

2.3.1 混合式教材

所谓混合式的教材是指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开发的实训课程,提供优质的企业一线操作教学资源。采用企业真实案例的视频教学教材,及活页式工作页,给予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开发上升的空间,锻炼学生实际生产性的实操能力。

2.3.2 混合式学习方式

学生参与企业基础培训课程及基础生产实习,及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培训,让企业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和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提前了解企業的工作情况。

2.3.3 1+N混合模式教学

以《高低压电器结构》为例,1位主讲教师进行授课,N位有企业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或教师或学长作为辅讲教师,采用一个考核项目1位有企业经验的进行全方位教学,及时的将行业新案例、新动态、新技术、新标准融入实训教学,同时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反馈给学校,以做好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进。

3 结语

3.1 评价体系多元化

考核评价方式一是对标高等院校职业技能竞赛,采用竞赛的短时间、强度大的考核方式;二是基于1+X考证评价方式,构建针对三二分段学生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机制;三是基于行业标准,细化实训教学考核。

3.2 混合式的教学改革

以《高低压电器结构》课程为例,一是混合式教材,采用企业和学校合编教材;二是混合式学习方式,学生参与企业的基础培训,企业员工对学生操作进行指导;三是1+N混合模式教学,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培训学生。

3.3 培养目标的改革

依据新势力企业的人才要求,提出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不仅掌握本专业技能,还应掌握其他专业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实际生产实践能力,积累多专业知识。在校期间,通过考取不同方向的职业技能证书,培养学生的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

基金项目:2023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类项目:2023-JKJ-10。

参考文献:

[1]教职成〔2019〕12号.六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教育部网站.2019.5.

[2]陈慧欣.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

[3]余素萍等.中高职衔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探索与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4]王元英.基于信息技术民航高职实训课程组织和评价改进研究[J].民航学报,2022(6).

[5]李新娜.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D]北京:北京石油学院,2013.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环境监测实训教学模式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