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打造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4-04-22 09:12耿家宏
云南教育·视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宣威市研学基地

耿家宏

孩子们在田间地块跟随老师翻地、播种、育苗、除草、浇水、施肥,仔细查看蔬菜的长势和变化,眼里充满了兴奋和好奇……这是宣威市教育体育局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里一幕幕生动的场景。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方式,是学生研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2023年,宣威市教育体育局根据《曲靖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及组织开展第一批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全市各基地向所属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市教育体育局申报材料基础上,由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德育股、安全办、民办股评议审核,基地实地勘验及综合评定,公示无异议后,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命名宣威市霖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宣威市瑞禾园农业有限公司、宣威市太坤调味品厂、宣威市板桥街道第一中学、宣威市博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宣威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对5个教育基地举行揭牌仪式,让中小学生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研学中成长,丰富课堂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提高实践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规范申报 良性运行

为切实发挥市级研学基地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等方面素养的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有关规定,结合各地各行业现有的,适合中小学生前往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优质资源单位,主要分为红色教育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科学教育基地4种类型。红色教育基地包括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红色旅游景区等单位;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包括自然景区、城镇公园、美丽乡村、动植物园、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文化遗产地等单位;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包括职业院校、工厂、农场、企业等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的单位;科学教育基地包括科技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等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的单位。申报单位具备法人资质,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已开发不同学段(小学、初中、高中)、与学校教育内容衔接的研学实践课程。同时应满足法人资质,申报单位具备法人资质;运行情况对公众正式开放,运营情况良好;活动专区设置有面向中小学生研学活动专区,且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开放;课程设置开设适合中小学生研学的课程,至少有一个活动主题;讲解服务配备有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的专业讲解、辅导人员等9个条件。同时建立健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评审、认定、复评、退出机制,探索动态管理运行。

围绕目标 研学有道

各中小学紧扣通过加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开展典型评定、示范引领,带动各地各校在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开发、资源整合、师资建设、场所拓展、成效评价等方面开展探索,形成一批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推动宣威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全面深入开展的主要目标,依托中小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各中小学坚持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则,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因地制宜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把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实践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灵活安排教育教学计划研学时间,精心设计研学实践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把研学实践活动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工作规程,规范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健全经费筹措机制,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体系,确保研学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有所思 学有所获

“我们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工作,发挥好综合实践育人功能作用,让学生走进自然与社会,激发兴趣、亲身体验、自我感悟。”宣威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尹慧芳说,“各中小学校立足研学资源条件和优势,结合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在寓教于乐中丰富和拓展红色文化、劳动实践、科技体验、安全健康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在实践中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在5个教育基地中,宣威市板橋街道第一中学是红色教育基地,其余4个是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宣威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抓住重点,突出亮点,让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研有所思、学有所获。

宣威市板桥街道第一中学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31年,先后转移到宣威的中共党员陈昌郁、徐文烈、周子安、何正坤等人在板桥建立党支部;1935年,红九军团长征途经宣威,军团部进驻板桥小学(现板桥一中),通过宣传政策、发动群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70余人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2015年,在学校建立板桥人民革命纪念碑,学校把它当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秉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理念,上好、讲好思政课,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融入课堂、校园文化建设和各类主题活动中。如将每单周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设为红色教育课程,配有红色文化专业讲解、辅导人员,提供有针对性、互动性、趣味性和引导性的讲解服务,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和滋养,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2023年,宣威市太坤调味品厂为复兴二小提供占地6亩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完善供水系统,硬化田间小径,划分成面积大致相等的六个地块分配给相应的责任班级,为学校完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提供了一个校外实践场所。部分技术人员担任顾问和辅导员,学校全面落实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程总要求,在劳动实践中融入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等教学活动,实现每班每周有具体的劳动基地实践课程,每月有劳动实践主题活动,把劳动教育实践课开在田间地头,按照知识学习、实践体验、过程观察、分享感悟四个环节进行,孩子们种植大豆、西红柿、白菜、青笋等蔬菜,从翻地到播种,从播种到育苗,从育苗到秋收,劳动的成果在四季中孕育,劳动的意义在体验中升华。同时组织师生采摘辣椒、毛豆、青菜等劳动果实并开展义卖活动,义卖活动获得资金全部存入“复兴二小助学基金会”,用于资助学校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

宣威市瑞禾园农业有限公司为学生提供食品生产加工、大棚蔬菜种植研学实践及参观活动,宣威市霖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场地,宣威市博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设青少年劳动实践和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增长见识,获取知识。

猜你喜欢
宣威市研学基地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宣威市扎实做好四类学生认定工作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1990~2016年云南省宣威市肺癌死亡流行特征分析
2014-2016年云南省宣威市6个乡镇吸烟所致肺癌死亡风险估算
研学之旅
我的基地我的连
宣威市百名优秀骨干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