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研究

2024-04-21 19:06赵爽爽
旅游纵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目的地景区旅游

赵爽爽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 250358)

引言

随着我国生产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使人们对悠闲惬意的农村充满了向往。尤其是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以来,生命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国形成一种由城市旅游向乡村旅游的过渡。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提出,为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该产业将会迎来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分析研究大量的数据和文献,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并不成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资源开发不足、同质化等问题。另外,目前对于该产业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某区域的案例研究,针对全国范围内的现状研究存在空缺。为了深入地了解目前我国整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态势,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期望能够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促进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完善,进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

二、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分析

(一)消费者获悉途径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消费者中,其获悉途径还是比较丰富的。其中,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由周围亲朋好友推荐的方式比重最大,其次是抖音、朋友圈等热门社交媒体平台,而报纸杂志、楼宇地铁广告等传统媒介在宣传乡村旅游过程中贡献较小。

(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从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2011—2020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数据来看,人数在不断增长(除了2020 年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以外),可见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朝着向上的趋势发展。但就其增长速度来看,近两年其增速有所下降。其中因素有许多,最主要是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2023 年以后,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迎来一个新的小高峰,接下来预计还会朝向更好的态势发展。

(三)消费者产品喜好分析

目前,通过数据调查发现,在该产业消费者选择旅游产品的类别中,乡村体验型的产品类型最受消费者青睐,这类产品大多位于近郊区,价格水平更易于接受。另外,生态观光型产品也是消费者亲近自然、释放身心压力的一个不错选择。而健康养生型产品主要针对较高水平消费群体,其顾客群体相对于其他两种类型产品数量较少。

(四)消费者评价分析

相关平台消费者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描述的评分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自然风景的评分是比较高的,这也符合乡村风光好的特点。乡村氛围、土特产、民俗文化、餐饮特色这四项的评分也都达到3.85 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在乡村氛围、风土人情等方面开发得比较充分,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低是乡村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此类景区大多数位置偏僻,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

(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分析

表1 2023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分布

当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全国的分布并不均衡。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一些西部地区的资源更为丰富。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受限、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其资源开发程度并不高。另外,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数目并不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

三、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总结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商业化严重,缺乏特色

目前国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区已有很多,但其存在着同质化、过于商业化的问题,缺乏目的地本身的地域特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以及消费者重游率,导致该类产业市场中具有特色、区别度高的高质量景区数量较少[1]。

(二)现有资源开发不够充分、开发方式不合理

当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供需并不相匹配,市场需求较高,而产品开发并不成熟[2]。目前我国存在很多良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尤其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但由于经济水平受限等原因,并没有得到良好地开发和充分地挖掘。同时,目前部分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造成了景区的生态破坏。

(三)缺乏专业性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持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遭到巨大的冲击,从而导致了大批旅游专业人才流转流失。另一方面,由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多位于郊区或偏远地区,难以吸引相关专业人才,从而出现资源得不到专业人才开发、已经开发的景区缺乏专业高素质人才管理的状况。同时,该类地区的产业往往缺乏相关科学技术的支持,以至于偏远地区优质旅游资源流失、部分景区经营不善倒闭、景区质量难以提升等问题的出现[3]。

(四)市场缺少制度规范,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缺乏规范的制度体系来考核衡量。因此,其质量等级难以评定,相关问题也难以规范,导致许多景区层次质量不高。同时,乡村旅游目的地多处于乡村偏远地区,并且比较分散,此类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五)发展模式不合理,产业结构待优化

我国许多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模式并不合理,多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且产品多为自产自销模式,没有规范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景区未能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未形成成熟稳定的产业链条和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亟待优化。

四、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建议

(一)充分挖掘特色乡土文化,科学开发资源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资源已经颇为丰富,但要打造高品质的旅游目的地,就必须打造出其独有的特色,充分挖掘其独有的乡土文化和资源,从而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重游率[4]。同时,要注重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开发,注意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保护,科学合理地开发。

(二)加强资金、科技投入与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资源多位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若要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就少不了政府资金政策的支持。同时,当地政府还应加强科技支持,助力旅游目的地产业提高景区质量。另一方面,配套基础设施对于产业资源开发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应当着力加强旅游目的地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旅游目的地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鼓励专业性人才加入,提高目的地农民综合素质

专业性全面发展人才是产业目的地发展建设的活的动力,应增强人才引入鼓励政策,吸引更多专业型人才加入到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中来。旅游目的地的农民是该产业发展的主体部分。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农民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对于推进当地农村产业发展以及旅游目的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制度规范引领,提高旅游产品品质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应当符合规范和标准。相关部门应当建立一定的产业发展规范标准和产业评价体系。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督导,强调安全卫生规范与标准,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做好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创新发展模式

做好定位与规划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应当协助旅游目的地自身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分别做好产业整体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与目标。同时,要加强产业发展规范,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体系转型升级[5]。

五、结语

今后,我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将会迎来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只有政府和景区自身共同努力,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政府应当发挥好其引领与支持作用,在加大资金、人才支持的同时,做好对景区的辅助宣传,加强制度规范引领和监管。景区开发者与经营者应当充分发掘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努力打造自身品牌,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高质发展。

猜你喜欢
目的地景区旅游
向目的地进发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迷宫弯弯绕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动物可笑堂
旅游
目的地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