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速公路自由流服务型收费站建设方案
——以郑州南收费站为例

2024-04-18 09:32包瑞格范雪青随辰旭
运输经理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司乘场区收费站

包瑞格,范雪青,随辰旭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0 引言

当前,科技发展迅速,交通领域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对ETC 不停车收费、移动支付、自助发卡、车牌识别等技术的升级,同时结合5G 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高速公路收费站不断进行升级改造,由传统的人工收费模式逐步转变为不停车交易的自由流收费模式,且该模式已成为未来高速公路收费的一大趋势[1-3]。

收费模式改革不仅可以大幅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城市主要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数量、增强出行的畅通性,同时可以带动收费站管理运营模式的变化、功能需求的转变、人力资源的释放等。

目前,河南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场区为封闭式布局,以办公管理功能为主,不适应收费模式转变后的使用需求。基于此,以郑州南收费站为例,通过梳理收费站现状及需求,提出新型收费模式下的项目定位及建设方案,以期为河南省其他新建或改建自由流服务型收费站项目提供建设思路。

1 郑州南收费站现状

1.1 收费站区位

郑州南收费站建成于2012 年12 月,坐落在机场高速中段K8+774 处。机场高速北接郑州市区,南达航空港区、新郑机场,全长26.532km,双向八车道,由北向南连接航海路、南三环、南四环、绕城高速等多条主要城市干线,是往返港区、机场的主干道。

郑州南收费站位于南四环与绕城高速之间,距离郑州市中心约20km,驾车约30min;距离机场约20km,驾车约15min;距离港区约26km,驾车约22min,是进出省会郑州的南大门。

1.2 收费站机电设施现状

郑州南收费站于2022 年开展治堵改造工程,通过拆除、缩减收费岛宽度增加收费车道,目前共有收费车道25 条,入口车道11 条(包含4 条郑港ETC 车道+4条ETC车道+3条MTC车道),出口车道14条(包含4条郑港ETC车道+5条ETC车道+5条MTC车道)。其中,郑港ETC 车道是为了满足郑港一体化需求而设置,无杆无岛,车道之间采用跑马灯+软隔离进行区分,往返郑港间的郑州籍ETC 小型客车可直接通行。

为提高车道交易成功率,ETC 收费车道设置特情车辆诱导系统和ETC 自由流收费系统,同时搭建车辆动态跟踪、牌识优化、郑港车辆筛查、车道设施监测等系统。

改造工程完成后,郑州南收费站通行效率提升约30%,道路服务水平由C 级提升至B 级,通行收费站时间由7s 减少至3s。

1.3 收费站场区及建筑现状

郑州南收费站现有用地(A 地块)约17 亩,长约230m,宽约50m,场区以办公管理功能为主。收费站西北侧紧邻绿化带地块(B 地块)占地约4.5 亩,长约200m,宽约15m,零散分布交警用房、ETC 办理用房、审车出入口等。

收费站场区总建筑面积约5000m2,主要有两栋建筑物,一栋办公楼,共三层,建筑面积约2400m2,包含办公室、会议室、票款票据室、接待室、模型推演室等,办公空间相对宽裕;另一栋为宿舍楼,共两层,建筑面积约2200m2,使用空间相对紧张。郑州南收费站俯瞰图如图1 所示。

图1 郑州南收费站俯瞰图

1.4 收费站流量现状

机场高速是往返港区、机场的主干道,交通量较大,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机场高速日均通行流量超9.5 万辆,郑州南收费站是机场高速主线收费站,日均通行流量超9.7 万辆,五一期间日均通行流量超16.4万辆。

根据郑州南收费站进、出站交通起讫点期望线图,进、出郑州南收费站的车辆八成以上为郑州籍车辆,且其目的地、起点多在郑州市内。

综上,郑州南收费站通行能力强、智慧化程度高,具备释放人力资源、场地资源、建筑资源的客观条件,同时收费站交通量大,且机场高速沿线无服务区、停车区,商业设施较少,可通过挖掘沿线高速司乘需求设置相关功能,将其打造为服务型收费站。

2 郑州南收费站建设思路

结合郑州南收费站现状特点,希望将其打造为自由流服务型收费站,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完成改建工程,就改建工程的项目定位、功能设置、场区布局分别提出“由运营转为经营”“由管理转为服务”“由封闭转为开放”的建设思路。

2.1 由运营转为经营

目前,高速公路运营有着较高的社会公益性,收费站作为沿线房建设施的一种,主要作用是处理通行费收取等办公管理类工作,相较于其前期巨大的建设投资以及后期持续消耗的运营资金,这种单纯的运营思维容易导致短期严重亏损、投资回收期较长,不利于长期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因此,需要由运营转为经营,即转变思想、积极求变,主动面向客户、面向市场、面向服务、面向效益,在实现管理目标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经营思维有助于发挥运营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非路收入”新盈利点,提高收费站自身造血功能。

2.2 由管理转为服务

由运营到经营思维转变的具体落实主要体现在收费站功能配置的变化上。目前,收费站的核心功能是收取过往车辆通行费,并围绕收费业务开展站务管理、收费稽查等基层站点运营工作,对应的功能配置主要包括办公、住宿、餐饮等。

此外,作为高速公路网的“神经末梢”,收费站还是地域间的连接纽带,高速公路的对外服务窗口,人流、车流的汇聚地,可聚焦司乘出行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城市宣传展示需求,利用收费站区位优势,充分盘活场区及建筑等可再利用资源,引入充电、购物、休闲、展销、宣传等功能,提升出行服务能力、地方服务能力、宣传窗口能力[4]。

2.3 由封闭转为开放

功能配置的转变需借助设计手段来实现,通过对原本封闭的收费站区进行开放化处理,打破场区与高速公路主线的界限,改善站区的可进入性,促进场地内公共活动的发生,提高司乘参与度。在场区布局上,通过建筑功能调整、置换,增加公共服务功能、合理规划功能分区,满足办公管理及公共服务需求[5]。

3 郑州南收费站建设定位

3.1 服务高速——高效通行、业务办理

收费站作为高速公路基层站点,高效、优质完成收费及其相关业务是其基本职责,“少人化”收费模式下,郑州南站传统人工收费亭的业务发生转移,收费、稽核、特情处理等业务可集中设置、高效处理,以满足机场高速快速通行需求。

3.2 服务司乘——充电停车、就餐休息

“少人化”“智慧化”收费模式下,郑州南收费站区的办公管理需求逐步弱化,释放一定的建筑资源,考虑到收费站日均交通量较大,存在一定比例司乘具备出行保障需求,可通过植入充电停车、就餐休息等功能,满足司乘出行多样化需求。

3.3 服务机场——短时休息、购买礼品

调查显示,新郑机场接机、送机需求量巨大,机场附近经常出现车辆扎堆停靠等现象,不仅影响正常通行,也不利于交通安全,考虑到郑州南收费站距离机场车程较近,可将之作为接机车辆临时停靠点。同时,机场高速沿线无服务区、停车区,商业设施较少,可将之作为旅客采购礼品、特产的站点。

4 郑州南收费站建设方案

4.1 场区设计

对A 地块重新规划并进行开放化处理,拆除围墙、重新规划、增加共享功能区域,按功能划分为办公管理区和公共服务区,办公管理区主要具备办公、住宿、展厅、休闲等功能,公共服务区内包含充电驿站、品牌快餐、商品超市等,以满足司乘长时间停留需求。

重新规划利用B 地块的绿化用地,临近收费广场位置设置综合服务文化厅,提供特情处理、ETC 充值办理、快速审车、应急救援等功能,满足通行车辆业务办理及短暂停留需求。

同时,增加接机服务站点、汽车餐厅、特产商店、司机之家等功能,满足接机、送机车辆采购、短暂休息等需求。郑州南收费站场区功能规划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郑州南收费站场区功能规划图

4.2 建筑设计

对A 地块内建筑进行外立面改造,综合楼增加连廊,将其与宿舍楼串联,突出门厅位置、增加灰空间,满足司乘人员休憩需求。外立面采用土黄色真石漆,彰显郑州商城文化标志。郑州南收费站场区综合楼效果图如图3 所示。

图3 郑州南收费站场区综合楼效果图

B 地块内增加新型综合服务文化亭,实现便民服务集中化设置,建筑采用新型装配式,轻便易施工安装,建筑外立面采用与收费天棚一致的文化元素,打造新型的综合服务智慧厅。郑州南收费站综合服务文化亭效果图、平面图如图4、图5 所示。

图4 郑州南收费站综合服务文化亭效果图

图5 郑州南收费站综合服务文化亭平面图

5 结语

交通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及民众出行需求的多样化,为服务型收费站提供了发展契机,以机场高速郑州南收费站为例,从项目定位、功能设置、场区布局方面分别提出由运营转为经营、由管理转为服务、由封闭转为开放等建设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项目特点、确定建设定位,以期利用设计手段提高场区开放度,满足办公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为河南省其他新建或改造项目提供建设思路。

猜你喜欢
司乘场区收费站
江苏20个高速收费站实施“准自由流”改造
浙江首个“云收费站”投用
优化司乘测酒装置过滤性能的探讨
地铁司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用分析
昌九的“心路”历程
——“昌九心路”品牌建设纪实
基于Spark的高速收费站大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严寒地区某部场区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
化解司乘冲突,多谈规则少谈素质
一种收费站排队模型的模拟实现
GSM-R网络弱场区网内干扰分析与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