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原则

2024-04-17 08:10邬时民
金秋 2024年2期
关键词:服药药品原则

◎文/邬时民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因此,选药更要谨慎,应掌握几项原则。

简单、个体化原则。老年人用药应尽可能简单,种类不宜过多,剂量不宜过大。服药应严格遵医嘱或在药师的指导下进行。高龄老人服药,最好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随时注意疗效及副作用。个体化用药,就是药物治疗因人而异,在充分考虑患者个体生理、病理特征以及正在服用的其它药物等综合情况,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明确指征的原则。对已经诊断明确的疾病,就需要及时治疗,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对症用药。不要轻信保健品广告宣传,更不要轻信江湖医生的祖传秘方随意用药。

不超过五种药物的原则。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使用2种药物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为6%,5种药物为50%,8种药物增至100%。虽然并非所有药物相互作用都能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但多种用药的潜在危险性是不能排除的。用药不能超过五种的原则就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提出的。当用药超过5种时,患者就应考虑是否都是必要用药以及依从性和药品不良反应等问题。

经济实惠的原则。在自行选购药物时,如果把治疗同一疾病的同类药物的构成成分、作用机制、适应症等作比较,不难发现有些药品之间成分、作用基本相同,但由于包装、品牌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大。服药是为了治病,选择疗效好的是目的。买相对更便宜的药,既能省钱又能达到同样的疗效,何乐而不为。

监测用药的原则。慢性病病程一般较长,有些老年人就会“久病成良医”,喜欢自行用药,报个药名给医生开处方,有些医生也会满足患者的需要。其实,用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气候因素等变化,依靠原有用药会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如气候转冷,血压一般呈上升状态,这时候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药物剂量或者增加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所以,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最好能够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后主观感受和基本的体征变化,以便随时监测用药安全和不良反应。在复诊以及出现特殊情况时,医师可以根据这些用药信息给出最佳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服药药品原则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服药禁忌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