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工程挡土墙施工技术应用探析

2024-04-17 00:10付晓敏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4年2期
关键词:公路路基应用要点质量控制

付晓敏

摘要:挡土墙施工技术是实现路基稳固性提升的重要技术手段,可有效防止路基填充土体形成失稳、形变、滑坡等质量问题。围绕公路路基工程挡土墙施工技术应用展开讨论,结合具体施工案例,分析挡土墙施工技术,论述挡土墙实施技术应用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挡土墙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通过优化挡土墙施工技术应用,以达到提高公路路基稳定性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路基;挡土墙技术;应用要点;质量控制

0   引言

挡土墙施工技术是实现路基稳固性提升的重要技术手段,可有效防止路基填充土体形成失稳、形变、滑坡等质量问题。优化路基挡土墙施工技术,可有效提高路基结构的固结效果,预防地基结构稳定性失衡、土体形变、地基滑坡等地基质量问题,提升公路路基的使用寿命[1]。针对公路路基挡土墙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并规范挡土墙施工技术实际应用实施,对于提升公路路基整体质量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1   挡土墙施工技术概述

通常,公路路基挡土墙用于固结公路坡度土质,避免填充土质及原有土体产生形变。根据构建位置差异,可分为路肩式挡土墙、路堑式挡土墙、山体挡土墙等结构形式[2]。实施公路路基挖掘施工,易引发路基边坡稳定性失衡情况,从而对路基施工构成危害。在坡脚处设置挡土墙构筑物,构建路基边坡的支撑结构,可有效防止路基边坡的塌落,避免路基结构稳固性失衡及塌方等情况发生。为最大化减少河水冲刷对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可在临河位置修建挡土墙,构建抵御路基滑坡的构筑结构,避免公路路基滑塌。此外,利用挡土墻技术还可有效扩充路基施工范围。

2   工程概况

某公路建设工程为双向四车道结构,总长46.3km,路基宽23m,设计通行时速为80km/h。本公路工程的三标段路基施工中涉及沟渠地形区域。由于该公路路基施工阶段为多雨季节,在路基临时选址、施工征地等工序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如处理不当会影响路基整体结构安全。如何依据实际地质条件因素因地制宜,在保证沟渠结构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公路路基的牢固性,是本工程的实施难点。通过对工程实际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选择挡土墙施工技术实施公路路基加固处置。

3   挡土墙实施技术应用要点

3.1   应用前准备工作

3.1.1   挡土墙施工技术准备

公路路基挡土墙施工技术应用前,需完成必要的技术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合理分析工程图纸,知悉工程设计内容及技术实施要点。核验具体设计内容,排查并及时处理设计环节的技术问题。通过勘查路基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验证图纸设计的合理性,严格履行挡土墙施工的技术交底内容,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实施规范。严格检查现场施工材料、施工机械的质量,依据标准实施抽查,保证挡土墙材料的含水量、CRB、液塑限等参数指标满足施工标准,材料、机械质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挡土墙施工作业。

3.1.2   作业场地准备

依据工程作业现场选择合适路基测试路段,协调全部技术实施人员现场就位,做好工程工序间的协调沟通。科学配置施工设备机械,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验证机械性能,确保施工机械使用性能良好。建设临时施工便道,便于施工技术人员、机械、材料的进场施工。

3.2   路基测设放样

依据公路路基施工设计图纸,利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实施路基的测设放样,确保数据的准确真实,并对测设放样数据进行记录保存。

利用白灰划线法保证测设精度,严格标注划线高度,确保测设放样的实施参数满足工程所需[3]。测设放样实施完毕后,将结果报送监理部门实施复检,达到施工标准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3.3   路基基槽挖掘

整平公路路基作业场地,清除现场杂物,通过挖掘机械与人工操作相互配合的模式完成路基基槽的分段挖设。实施挖掘作业前,应精确标定挖设作业的中线及边线点位,依据点位设置标桩。挖出的路基土方需及时装运至规定场地,避免堆放施工现场。

路基基槽应做防水处置,根据工程项目的现场需求设置排水沟或集水坑,避免路基基槽受水侵蚀[4]。完成路基基槽挖设施工后,应实施必要的基底平整和压实操作,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基槽的载荷承载参数、标高参数等进行检验,保证基槽载荷承载力应高于200MPa。

3.4   拼装挡土墙模板

根据本工程实际,选取钢制模板材料,钢制模板结构主要包括横档、立挡、侧板、斜撑等部位。拼装前应检测,确保模板的外观形态、刚度、强度等参数符合工程设计要求。验证挡土墙模板合格后,实施模板拼装施工[5]。

斜撑部位拼装前应进行垫板装设,并利用木桩加固处理,保证斜撑同模板间为45?夹角。实际装设过程中,应严格依据设计装配工序,秉承先完成一侧拼装、再实施另外侧拼装的装设原则。为确保挡土墙墙厚达标,应在模板之间设置内支撑结构,并保证模板间的距离在合理范围。拼装过程中,应在表层匀称刷涂粘结剂,以为模板拆除作业工序提供便利。

3.5   挡土墙基础作业

本工程挡土墙以C15型片石混凝土锚杆为墙基,通过基岩配合锚杆的模式形成基础连接。参照前期路基勘察实际情况,合理选取锚杆杆长,确保基岩中的锚杆插深达到工程设计标准。控制锚杆装设间距为1m距离,锚杆直径为0.5m,填注材料选取水泥砂浆拌合料。

锚孔、钻孔操作完成后,利用高压水枪或高压风机实施锚孔清洁处理,保证孔洞内无岩土等杂物。待干燥后在锚孔中灌注水泥砂浆拌和料。压浆过程中应确保压浆管伸入到锚孔内孔底,并按边压浆边提升的方式实施拌合料压浆操作,确保锚孔内拌合料灌注密实。参照施工设计标准,通过基础贯通的方式完成沉降缝处理,将沥青麻絮填充至沉降缝中。

3.6   挡土墙墙体处理

严格控制挡土墙墙体的标高、轴线等参数,并清洁墙体模板内部。选取模板恰当点位设置标高线,并以0.1m为间距实施钢筋绑扎,控制钢筋头外露长度在3cm以内。参照工程实际路基基础深度实施混凝土灌注,以分层配合分段的模式完成灌注,控制单层墙体墙厚为0.3m,确保灌注混凝土过程的连续性。

如在灌注过程中发现质量缺陷,应立即停止灌注操作,并应由专业人员查明问题成因,处理完成后方可继续灌注。同时保证停工时长不得超出混凝土初凝时长,如超出初凝时长,应通过专业措施处理好混凝土接缝。灌注过程中,应配合必要的振捣操作,以确保灌注混凝土材料气泡清排及密实度达标。

控制振捣棒间距低于操作半径的1.5倍,以实现混凝土充分、匀称振捣。振捣过程中应实时观测混凝土变化,如有振捣不均匀、不充分的情况,应及时处置。避免振捣棒同模板、预埋件的碰撞接触,以防止损坏模板,对挡土墙墙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3.7   填充挡土墙墙背作业

在保证墙体结构强度级别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方可进行后续挡土墙墙后填充工序。本工程墙背填筑材料主要选取摩擦角大于35°的沙子、碎石材料,以达到工程要求的透水效果。填充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的密实度、匀称性及平整度等符合工程设计标准。

采用分层填充方式,每层填筑完成实施机械压实作业,并应安排专人验证填充密实效果,待检验合格方可实施下一层墙背填充。如遇不便使用机械压实作业的路段,可使用人工压实代替机械压实的方式,以防对墙体形成破坏。

3.8   挡土墙护栏施工

本工程路基选取座椅型护栏类型,将护栏基础安设在挡土墙顶端以下30cm位置。待挡土墙整体强度超过工程设计的80%以上,即可实施护栏基础施工。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钢筋绑扎质量,在基础适当位置安装砂浆垫块,确保钢筋的防护符合要求。

装设护栏模板过程中,既要控制安装点位的精确性,也要确保模板装设的密封、牢固效果。待护栏模板装设质量检测合格,方可进行后续的混凝土浇筑作业。

浇筑时应秉承由一侧至另一侧的浇筑原则。为提高浇筑质量,选择拌合站集中搅拌的方式,通过专业运输罐车运至施工场地灌注入模,并通过振捣棒插入方式实施振捣密实。为避免初期混凝土出现裂缝病害,应严格落实混凝土振捣管控,杜绝发生漏振、过振等操作,直至混凝土外观没有气泡、下沉等现象,方可停止振捣操作[6]。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振捣棒与钢筋形成磕碰,如若出现钢筋位移情况,应暂停振捣马上处置,以免影响护栏基础施工效果。

完成振捣作业后,应避免振捣棒在混凝土中停留,及时沿竖直方向缓慢将其拔出,以防止拔出过程中混凝土内部形成空洞。严格依据设计时限完成混凝土保养,如施工场地温度较高,应定时实施喷水。如施工场地温度低于5℃,应实施必要的保温防护,以避免混凝土外观出现温度裂缝。

4   挡土墙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4.1   基坑底部加固施工

为确保挡土墙墙背填筑施工质量,应预先在基坑底部铺装一层0.2m厚的细颗粒土层。待基础底部形成稳定结构后,选取碎石材料实施墙背填充,每填充一层需实施必要的压实处理,以保证墙背填充结构稳定性。

4.2   挡土墙排水施工

挡土墙排水施工是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可有效防止结构周围形成积水,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结构构成破坏。排水孔设置数量和位置应参照本工程实际情况,保证排水的畅通效果。如遇挡土墙高度较大情况,应合理增加排水孔设计数量。保证排水孔材料质量符合工程标准,将排水孔孔径可控制在10cm,并在孔口加装反滤装置,以防因排水孔堵塞而影响排水效果。挡土墙排水孔示意图1所示。

4.3   伸缩缝结构设计

为合理调节施工场地温度对公路路基挡土墙建设效果的负面影响,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墙体裂缝等病害,应充分结合本工程实际,参考挡土墙地基、墙高等状况,合理设计伸缩缝结构。具体设计规格、数量应依据工程需求和施工场地状况,一般将伸缩缝缝宽设置为2cm即可。

完成挡土墙墙体浇筑后,及时进行伸缩缝清洁,并用混凝土将定型后的挡土墙墙体同伸缩装置填筑紧密。对于伸缩装置与混凝土间衔接位置的裂缝,应实施必要的填充处置。

5   结束语

公路路基挡土墙施工技术是为固结公路坡度土质,防止原有土体或填充土质形成形变的一种公路路基构筑结构加固技术。对路基挡土墙施工技术进行改良优化,可有效提升路基结构的固结效果,避免出现类似地基结构稳定性失衡、土体形变、地基滑坡等地基质量问题,有效提升公路路基的使用周期。

本文结合实际施工案例对公路路基工程挡土墙施工技术展开探讨,在优化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提炼挡土墙实施技术应用要点,建立挡土墙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以实现公路路基稳定性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顾文华.公路工程施工中加筋挡土墙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

2017,24(16):32-33.

[2] 蔡亮.膨胀土与冻胀土地区石笼网柔性挡土墙施工技术探

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6(3):54-55.

[3] 杨继文,谢杨,龚成.L型混凝土预制挡土墙在道路工程中

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6(4):90-92.

[4] 唐楊,任荣,何宏彬,等.公路浆砌片石挡土墙的质量控制

与病害处理综述[J].青海交通科技,2021,33(2):119-123.

[5] 马伟.公路路基工程挡土墙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42(10):37-38.

[6] 赵福义.某山区公路斜路堤挡土墙地基填土稳定性分析及

处置方法[J].地基处理,2021,3(2):131-136.

猜你喜欢
公路路基应用要点质量控制
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
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维修探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公路路基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
粉煤灰路基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