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不惧鬼神

2024-04-12 08:14何承波
南风窗 2024年8期
关键词:狄仁杰探案神探

何承波

经受住时间锤炼的,才是经典。

这句话,放在2004年《神探狄仁杰》和2006年《神探狄仁杰2》两部作品中,是个鲜活而生动的概括。两部作品以粗陋的面目,诞生于技术过剩的21世纪。长期以来,它因制作不够精良,土里土气,没有明星光环,而备受冷落。即便2012年碰巧撞上了一个捏造出来的热梗(元芳体),它依然没有赢得所谓的流量红利。

如此又过十年,无剧可看的年轻人,开始了集体性的考古仪式。有关《神探狄仁杰》的讨论,重新走进了各大网络社区。在B站、知乎、豆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这部制作粗糙的古早推理探案剧,造梗、玩梗等社群仪式也随之兴盛。

在新的观影语境中,重新审视本剧的经典性,似乎有了必要。

与历史正剧不同,古装推理探案剧,是高度类型化的,具有商业属性,要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但如何超越这个框架的禁锢,开辟一个启示性的审美空间?《神探狄仁杰》或许可以提供答案。

穷酸的杰作

作为国民神剧,《神探狄仁杰》迈向经典的历程,其实存在诸多公共记忆层面的偏误。

那句人人皆知的网络语,“元芳,你怎么看?”其实并不是剧中台词,而是凭空捏造。导演钱雁秋曾找来四位场记,查找了180多集剧本,并没有找到这句话。它留给观众一种负面印象:雷人且重复的台词套路。除此外,“大人真乃神人也”“我有一种隐隐的感觉”“于是,一个推论就产生了”等,也多被当时的网友调侃。

的确,2004年播出即成为收视冠军之后,这个系列并没有“长青”。第三部收视率下滑,随后主创分道扬镳,至此一蹶不振。就算是质量最高的前两部,在十多年前,豆瓣评分也仅为8分上下,然而如今该剧涨到了9.1分—是时间的淘洗,让它荣登神作的殿堂。

《神探狄仁杰》在制作上,的确穷酸,甚至业余。作为古装剧,穿帮镜头随处可见,比如显著的电线杆、消防栓、转动的巨大摩天轮等。业余则体现在群演身上,紧张严肃的场合,有笑场的,也有抽烟的,甚至还有露出手表的。

许是资金匮乏,本剧外景场景也反复利用,滥竽充数。演员更是如此,一个龙套演员,可能出现数十次。比如剧中张环、何竟,他们的面孔和身份,变幻万千,数都数不过来,一会儿是无名官员,一会儿是士兵,转头马上就当起了吃瓜群众。网友玩梗,借剧中反派组织的称号“X灵”,送其外号“套灵”(龙套之灵)。观众乐此不疲地寻找张环,戏称为“侦环传”。而那些被揪出来的电线、消防栓,也被亲切称作“大周科技”。

放到今天的流行语境,本剧可以说是土里土气,没有偶像明星,主角大腹便便,老态龙钟,看上去毫无荧幕魅力可言,不见作为探案剧标配的俊男靓女。

饰演狄仁杰的是梁冠华。1998年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他以张大民一角为观众所知,因在话剧《蔡文姬》中饰演性格复杂多变的曹操,被导演钱雁秋看中,请来演狄仁杰。

但他年龄太大,体格肥胖,遭到制作方否决;后者更想借鉴《少年包青天》,打造一个青春偶像版的狄仁杰。

拍过离经叛道的《西游记后传》的导演钱雁秋,这次依然想叛逆一回,他要呈现不一样的狄仁杰,坚持自己所选。

“你长得像鹰似的,人家一看就知道你就是逮耗子来的,你自身像一个挺笨的耗子,他就不会防备你。”“扮猪吃老虎”,是梁冠华自诩的优势。

第一部拍摄时,恰逢非典疫情,刚开拍,众人就遭到了隔离,剧组难以正常运行,加上钱雁秋极致压缩成本,本剧最终呈现了一种粗糙的质感。

不知道是不是因祸得福,隔离期间,导演和主演们被迫锁在酒店里,专研大唐历史,做足了剧本上的准备。加上钱雁秋本就高超的剧本写作,一部“粗糙的杰作”,就这样诞生了—与众不同的狄仁杰,与众不同的推理探案。

在形式和思想两个层面,它比国内大多数同类题材都多走了一步,至今无人超越。

探案剧集大成者

中西方推理小说和影视剧,有着显著的差异。

一部“粗糙的杰作”,就这样诞生了—与众不同的狄仁杰,与众不同的推理探案。

无论柯南·道尔还是雷蒙德·钱德勒,其笔下人物,多是以侦探作為职业,游离于社会主流治理体系之外,在灰色地带活动。因此,这些职业侦探的性格底色相当复杂,或孤僻,或阴戾,或狡黠,甚至可能具备犯罪或反社会的人格。

相反,中国古典推理探案三巨头,从狄仁杰到包青天,再到宋慈,无一例外,他们都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其人格轮廓分明,理念确凿无疑,是正义、公平的绝对化身。

但狄仁杰有些特殊。一个绝对的清官形象,在民间流传数百年后,经由来自荷兰的汉学家高佩罗一番改造,一跃成为一名西式侦探。

从“判官”到“侦探”,推演事实、琢磨细节,狄仁杰形象的推理性,得到了补足。钱雁秋版狄仁杰,故事虽为原创,但角色的谱系脉络有所延续。不像一众推理创作者那样,他抛开了港台影视的公案传统,也不打算拾日式推理之牙慧,而是在高佩罗的思路上,加入了本格推理、社会推理,再融入中式传统的权谋斗争、武功侠义,并编入关于中国历史政治的宏大叙事,野史、正史,虚虚实实,信手拈来。

这种大乱炖,并没有显得违和。高超的剧本写作,辅以娴熟的现代悬疑的影像语言,钱雁秋成功营造出阴森而诡谲的大周政治社会生活画卷。放在今天看,《神探狄仁杰》系列,也是中国推理探案剧的集大成者,其复杂恢弘的气象与格局,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神探狄仁杰》第一部第一集,便以这种奇崛的方式展开。大漠中,一场谋杀后,镜头流转,街头巷尾,百姓交头接耳,皇宫内,武则天与议和使团的晚宴正进行着,一派歌舞升平。但不安的气息,已经隐隐浮现。引而不发的叙事,快速勾勒了大周与突厥之间的战争危机,盘根错节的势力,正在暗处涌动。

一番渲染,狄仁杰才出场,他被贬在外,在公堂上断一起不痛不痒的小案子。殊不知,诡异黑影,已悄然而至。

尽管各个案子切入角度不同,通常由一些不起眼或者不相关的命案引发,但无不牵连出惊天巨案,且每一桩都扣准了武周与李唐的隐秘斗争。那些遭到武则天血腥清洗和迫害的李唐后人,蛰伏在阴暗角落,暗中勾结不同势力,密谋反击夺权。

裹挟其中的,不仅是天下苍生,也包括狄仁杰自身。不同于那些激进的反武力量,狄仁杰是温和李唐派。他骨子里同情李唐的遭遇,但又将其无能和平庸看在眼里,反而觉得武则天的治理才能,或许更利于社稷苍生。然而,他與武则天的关系,却极为复杂,七分君臣,两分知己,还有一分警惕和防备。狄仁杰深知,这种不信任的裂痕,稍不留神,就可能万劫不复。

因此,鬼魅与惊恐,不仅表现为叙事氛围、情节冲突,更渗透到了人心深处。

整个系列最阴森的故事,莫过于第一部的第三案,《滴血雄鹰》。故事中,武则天噩梦连连,坚信有恶鬼纠缠,另一边,全国各地无头凶案频发,那些没有户籍的流人,纷纷被斩下头颅和手臂,现场留下一只鲜血滴出的雄鹰。

随着狄仁杰的调查推进,一个原本应该死去几十年的人,重现于世。最终,这位无头将军,踏着前朝才有的汗血宝马,在他和李元芳的面前,在其惊魂未定的目视中,砍下了自己要保护的证人的头颅。

昔日之罪孽,衍变成今日之鬼魂。种种故事,无一例外,都指向了那些被遮盖、被操控的惨重历史。如果只以厚黑学视角看狄仁杰的左右逢源和老谋深算,那可能会忽略这个角色真正的底色。

正是这一点,让这个通俗的大众文化产品,具备了超越性的审美空间。

真相之上

推理小说盛行的英国,曾流传这样一句谚语:真相是时间的女儿。

这句话的意涵比较复杂。一来,“时间会证明一切”,真相可以是时间的必然产物;其次,作为时间的女儿,真相也可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1951年,英国女作家约瑟芬·铁伊,出版了历史推理小说《时间的女儿》。小说主角,是一个卧病在床的探长,百无聊赖中,他看到了理查三世的画像。因生来对他人面部表情格外敏感,这位探长展开了对理查三世的推理。理查三世是教科书上臭名远扬的篡权者,谋害了自己的两个侄子,其中一个还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昔日之罪孽,衍变成今日之鬼魂。种种故事,无一例外,都指向了那些被遮盖、被操控的惨重历史。如果只以厚黑学视角看狄仁杰的左右逢源和老谋深算,那可能会忽略这个角色真正的底色。

于是,这位探长便试图找出历史叙事的谎言与不合理。

《神探狄仁杰》所面对的武则天,同样是篡位者,也留下了杀害亲生孩子的民间野史传说。但与解构历史权威叙事的铁伊不同,《神探狄仁杰》要面对的,是直面真相与权力本身的冲突。

《神探狄仁杰》的故事,大多始于狄仁杰重返朝堂,最终又以远离权力中心而终。他知晓真相最多,深知历史之黑暗,也知人心之不可直视,更清楚一点:权力与真相的博弈,终将导致他的覆灭。逃离,是唯一的自我保全手段。

在诸多公案小说和探案影视作品中,真相是对不公者的补偿。探案者,往往是这种补救机制的意志代行者,他们刚正不阿、为民除害、不畏强权,是正义之理念的化身,是国家正义的象征。

公案小说中的判官狄公,正是如此。高佩罗将其改写成追求纯粹真相的“侦探”。而到了钱雁秋这里,他再次翻转,施予狄仁杰更现代的追问:不可抗衡的权力之下,如果真相可能带来更大的灾难,导致更大的不公,他将如何抉择?

在野史中打转的钱雁秋导演,显然没有打算追赶《大明王朝1566》等正剧的史诗气魄。相反,他更多是钻进故纸堆,走向历史的阴影。如果说,推理是走向真相的一种冒险,那在钱雁秋这里,这个过程必然意味着权力、人性、欲望的博弈与拼杀。所以,这个推理冒险,并不完全是走向一种纯粹的正义,至少,那不是真正的真相。

在回答真相何处寻之前,不妨先解答一下,这场推理的冒险,究竟抵达了哪里。

整个《神探狄仁杰》系列是单元剧结构,然而,故事之间看似无关,实则环环相扣,尤其是每一部的最后一案,都存在一个隐含的主题。第一部结尾处,狄仁杰并未向武则天揭晓真正的凶手,只留下一句“陛下难道真的想不出吗?”

镜头下,武则天满脸凄凉阴森的表情,故事至此完结。

整个《滴血雄鹰》的故事,都笼罩在阴森恐怖的氛围里,厉鬼具现,更接近一种表现主义手段,是心神的外化。在这里,武则天终于失去了以往的威严。她的一生,都在政治漩涡中挣扎,儿子女儿、兄弟姐妹、过去的朋友,都成了她的敌人。死亡、背叛和杀戮,伴随她一生。

在这里,真相的意义,再次被消解。对于武则天来说,是谁已经不重要,或者她本就知道,只是拒绝承认。重要的是,真相只揭示了一点,她已被权力吞噬,陷入可悲而孤独的境地。

那句英国谚语“真相是时间的女儿”还有后半句,“真相不是权威的女儿”。

到了第二部最后一案《血色江州》,真相则更具讽刺性。辞官的狄仁杰,来到江州五平县,在欢乐的钓鱼时光中,卷入了当地恶霸的纷争。接着当地官员豪绅相继被锤杀,连环杀人案背后,一桩涉及皇权黑暗面的陈年往事,浮现在狄仁杰的脑海中。随着谜底揭晓,狄仁杰最终发现,所谓真相,不过是武则天操控下的一种结果,而他只是用来消灭真相知情者的棋子。

然而,向武则天奏报案情时,他照例隐瞒了一些事,以保全一些虽然作恶但本质良善之人—在奏折中编造谎言,并不是第一次;第一部第一案末尾,他就拒绝告知那份密谋造反者的名单。对他来说,对抗强权,悲悯弱者,真相才具有意义。

那句英国谚语“真相是时间的女儿”还有后半句,“真相不是权威的女儿”。

其实武则天对此心知肚明,狄仁杰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能做的,就是一次次地远离权力中心。

狄仁杰似乎总是如此神通,到了“多智而近妖”的地步。

但他并非总是如此,第一部的最后一案,“无头阴兵”面前,智力卓绝、不信鬼神的他,还有武力超群、佛挡杀佛的李元芳,无不被恐惧震慑,呆立原地,眼睁睁看着自己所保护的老人,被残忍砍杀。

这是他们生命中最惨重的一场教训,此后,他们学会了一个东西,它叫勇气。

有勇气,不信鬼神之人,也将不惧人心的“鬼神”。

猜你喜欢
狄仁杰探案神探
家有“神探”
神探大作战
喷嚏神探
深海探案
神探虎斑猫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人小鬼大狄仁杰
人小鬼大
人小鬼大狄仁杰
张子枫,她才是《唐人街探案》的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