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困境里的“士兵突击”

2024-04-12 08:14姚远
南风窗 2024年8期
关键词:加缪突击成才

姚远

首播于2006年的《士兵突击》,至今依然是中国军旅剧集的巅峰,地位不容动摇。

只是在我看来,将“军旅剧集”的限定词放置在前,对这部作品来说是一种束缚。

《士兵突击》不该被局限于某个单一垂类题材中,它之所以动人,之所以如此广泛且持久地抵达人心,不仅是因为讲述了一个男孩如何成为兵王的爽文—当然,草根逆袭的励志情结是这部剧集扣人心弦的一部分,但仅仅是一小部分。

真正动人的,是《士兵突击》中一群人对于“意义”的发现之旅。军营只是一个舞台,它恰好足够封闭与纯净,可以屏蔽各种因素的干扰,让这段故事回归它最质朴的样子。

18年过去,《士兵突击》在时间的滚滚洪流中历久弥新。社会以惊人的速度飞驰发展,分工进一步细化,个人被迫成为庞大机器上一颗微不足道的螺絲钉。存在主义危机下,个人价值感与意义感缺失,当下或许是回顾《士兵突击》的最好时机。

这部质朴粗粝却颇富深意的作品,是给予时代性焦虑的一针速效镇静剂。

草原五班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被流放西伯利亚,他在劳改营中发现,世界上最残酷的折磨,莫过于迫使人无休止地做一份没有任何意义的工作。

制作砖块、搬运砂石或者垒砌一座墙体,尽管无趣又辛苦,但这些工作有用途,也有尽头。倘若这个囚犯被迫去做的工作,是把水从一个容器倒进另一个容器中,捣碎原本就是零碎的砂石,或者把一堆土毫无目的性地来回搬运,陀思妥耶夫斯基写道:“那么我确信,只需要几天工夫,这名囚犯就会上吊自杀或者去犯一千种死罪。他宁死也不想忍受这种羞辱和折磨。”

当许三多刚刚结束新兵连训练,被派往红三连二排五班报到时,就面临着这种处境。

五班,4间东倒西歪的小屋,4个千锤百炼的老兵,和一片荒无人烟的广袤草原。去团部5小时车程,补给车3天一趟,主要任务是看守输油管道—脚下5米,深挖,全自动化操作,不用人管。

不苦也不累,五班的日子只有两个字,“枯燥”。指导员拍着许三多肩膀鼓励他,“这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被五班班长老马骂道“光荣个蛋,艰巨个屁”。

这是列兵许三多从军生涯的第一重考验。

其余4名老兵,早就被朔风和时间磨去了士兵的骨头。薛林,热爱在草原上追赶走失的牲畜,给附近老乡送回去,只图跟五班以外的人说上话;老魏执着于给人起外号;老马醉心于桥牌;李梦,决心写一部200万字的小说,进度始终停留在第一页稿纸。

直到某天,混沌但平静的生活中忽然闯进来个许三多。他缺根筋似的保持着新兵连时的作息,出早操、练射击,整理全宿舍的内务。

编剧兰晓龙擅于写人,尤其擅于刻画隐晦微妙的人物心理。《士兵突击》相较于同类型题材剧集的卓越之处正在于此,它摒弃宏大叙事与英雄主义情结,转而从个人视角切入,编织士兵与士兵之间细腻的情感羁绊。

对待许三多的格格不入,兰晓龙如此描写其余四人的反应:他们先是极尽嘲讽、出手阻挠,而后陆续生出些许恨意—“恨”,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四人恨许三多,因为他就像一根刺,扎在他们作为军人的良心上,阵阵作痛。

再往后,恨意变成某种怜悯,一群聪明人对待一个傻子的怜悯。怜悯他忙着看不见任何意义和希望的工作,怜悯他干巴、苦涩,不懂得抓住近在咫尺的快乐。

他执拗得近乎不真实—真实人性中的惰性与惯性,绝对不足以使人屏蔽来自伙伴的排挤与敌视并如此坚持己见,绝对不足以使任何人在显然被抛弃的境遇中依然保有尚未死去的东西。

某种意义上,草原五班是被团部“抛弃”的一群人。同期士兵忙着训练实弹射击、驾驶装甲战车,机会在眼前,希望在前方。与此同时,五班守着荒土,等候被岁月吞噬,在黯然中择期复员。

一群被“抛弃”的士兵,无论如何严格军纪、整顿作风,谁能看见?谁会在乎?有什么意义?

五班的老兵们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们自作聪明地早早放弃,任凭自己终日沉浸在琐碎但即时的快乐中,麻痹感官,以抵御“无意义”带来的痛苦。任何观众都不会对他们苛责过多,人们深知,倘若把自己放在同等的处境中,大多数普通人都会作出与老兵们相似的选择。

而我们在这个故事中看见了许三多的不同。他执拗得近乎不真实—真实人性中的惰性与惯性,绝对不足以使人屏蔽来自伙伴的排挤与敌视并如此坚持己见,绝对不足以使任何人在显然被抛弃的境遇中依然保有尚未死去的东西。

许三多个性中近乎悬浮的执拗,塑造了《士兵突击》整部作品精神的基底,直至今天,依然召唤着人们。

推动巨石

编剧兰晓龙在采访中说,他曾去军队基层体验生活,《士兵突击》中史今、伍六一、连长、成才等角色在普通连队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反而是主角许三多,并没有生活中具体的原型。

许三多这个人物,“综合了中国士兵身上很多的弱点甚至是缺陷”,兰晓龙说。有些不自信,有些懦弱,与此同时,他的个性也集中了中国士兵最独特的优点:踏实、吃苦、耐劳、坚韧、服从,几近神经质的专注,永无止境的劲头。

兰晓龙把这么一份理想化中国士兵的人格样本放进故事,让他与其他角色争执、对立,然后试图从中得出一份答案,一份关于“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的回答。

许三多有一句基准台词,在关键情节处被几次重复。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对他的叮嘱:“要好好活。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这是一句“废话文学”。许三多的迟钝只足以让他分辨,打扑克牌和酗酒没有意义:“我二哥就是玩牌玩得不大回家了,虽说我倒不觉得像我爸说的那样,他变坏了。”一句话把班长老马叹的气,生生噎了回去。而究竟什么是有意义的,他自己也说不清。

编剧兰晓龙相信加缪的存在主义。由他执笔的、于2009年播出的电视剧集《我的团长我的团》,其中灵魂角色团长龙文章,“就是照着加缪《西西弗神话》的精神写的”。而作为同一编剧时隔不久的前作《士兵突击》,其中植有一脉相承的哲学思索。

兰晓龙给许三多的成长设有三次重大转折,几乎次次都关乎个人的价值危机。进入草原上的五班、驻守钢七连营房、在执行任务时亲手掐死毒贩,无一不在向“意义”发起质询。

许三多反复念叨的车轱辘话,“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空洞的循环论证似乎恰如加缪所相信的:“正因为生命很可能没有意义,它才值得更好地活过。”

而在这本影响了编剧兰晓龙创作观念的《西西弗神话》中,加缪重写了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触犯众神的传说。诸神判罚西西弗将岩石推上山巅,巨石因为自身的重量,到达山巅就会滚落。西西弗将永生永世困在这无休止的劳作中,诸神觉得,再也没有比徒劳而没有希望的劳动更加可怕的惩罚了。

世界被荒诞笼罩着,任何人都无法从这个世界逃离。加缪对此的解法是,反抗。人应该在荒诞的时空中创造出一个独属于他自己的新世界,在无意义中用人类的双手创造意义,义无反顾地生活下去。在反抗中,荒诞开始败退,人性宣告胜利。

反抗,这也是许三多在草原上所做的。他决心修筑一条五米宽、可供坦克驶过的路。四处捡来石头,砸碎,依据不同大小和颜色分门别类地摆放。深夜,老兵们跳上石堆,把它们踢得七零八落,第二天一早,许三多总会把它们捡拾回来,重新开始他的浩荡工程。

枝枝蔓蔓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许三多,“执拗”或许不是最恰当的。

特种大队队长袁朗看中许三多的品质,邀请他参与特种兵选拔时称赞他说:“很安心的一个兵,不焦虑,我们很多人无时无刻不在焦虑,怕没得到,唯恐丢失。我喜欢不焦虑的人。”

剧中,这组对话发生时,许三多正在经历士兵生涯中第二次考验。依然是与“枯燥”对抗,不过,这次他只身一人。

许三多所属的钢七连被改编,曾经钢铁般的连队在引擎声中烟消云散;战友在军车驶动的烟尘中,四散向整个师的各个角落。许三多被留了下来,或者说,他被忘记了。整整半年的时间,他看守房屋,打扫、维护设备,从前的侦察兵尖子,现在是安静的杂务兵。

他每做好一件小事,就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后来忽然有一天,人們会发现,他抱着的,是一棵让人仰望的参天大树。

“不焦虑”,是袁朗抵达空旷干净的七连营地后,对这个杂务兵的最高评价。

与之对应,剧中最“焦虑”的兵,是成才。许三多与成才是同年的同乡兵,他们在故事中经常被视作一组精致的对照。过往的观众习惯评价成才“精明”“投机”,但“焦虑”二字似乎能更准确地指向他行为背后的动机。

如今看来,成才的焦虑在当下的社会中具有某种普遍性。他是一个被彻底工具理性化的人,眼睛只瞄准目标。从进入军营的第一刻起,他就决心在这轰轰烈烈中“出人头地”,紧紧抓住任何一个实现目标的机会,无论它使人付出怎样的代价。

成才担忧自己继续留在竞争激烈的七连无法转成士官,于是他放弃了狙击手的梦想,甚至背叛钢七连的誓言,成为钢七连有史以来第一个“逃兵”,转去其他更有机会的连队。

他像一根电线杆,一直紧张不安、一向计算得失,把自己的枝枝蔓蔓全部砍光。然后在某一天,瞄向虚空中的准心落空后,他陷进巨大的迷失,就如特种大队最终选拔时袁朗的质问:“你的努力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一个结果虚耗人生?”

因焦虑而冒进的人,是成才;因焦虑而迷失的人们,则会变成草原五班混日子的老兵。

从特种兵选拔落选后,成才去了红三连五班,在草原上看守输油管道,这是许三多的来处。《士兵突击》的故事走向终究是温暖的,后来,成才在这片与虚无对抗的草原上,找回了自己的重心。

加缪说,世界或许是荒诞的,活着或许没有确切的目的。但在看似无意义地推动巨石的过程中,这巨石上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恰如许三多。他每做好一件小事,就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后来忽然有一天,人们会发现,他抱着的,是一棵让人仰望的参天大树。

《士兵突击》告诉我们,要好好活,就是像大树一样生长,没有归宿,至死方休。

猜你喜欢
加缪突击成才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抗疫当中,国企这样“多线突击”
蛟龙突击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空降突击兵
坦克兵突击
秋是第二个春
加缪的眼神、西装和香烟
漫画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