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方案

2024-04-09 07:56马俊旺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9期
关键词:羊舍精料圈舍

马俊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畜牧业中,母羊的养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母羊中,母羊繁殖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要保证母羊的健康成长,同时要提高母羊的繁殖能力,这对提高整个羊群的养殖效益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时期内要加强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研究工作,提高母羊的繁殖能力和养殖效益。下面对该时期内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分析。

一、做好配种前母羊的饲养和管理

1、加强饲养管理

母羊在发情期间要减少运动,但要适当增加喂量,这样可以促进母羊发情和排卵。母羊在发情前期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尽量提供充足的牧草、干草、青草等优质牧草,还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并提供充足的饮水。母羊发情期间要尽量避免与公羊接触,以免发生交配行为而导致流产。母羊发情后期可以适当增加饲喂量,同时还应给母羊进行补饲,以促进母羊排卵和增加受胎数量。还应给母羊进行按摩乳房或乳房涂抹剂等措施来刺激其发情。

2、合理使用饲料

配种前的母羊,由于处于发情期间,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所以对营养的需要量也比其他羊要多。配种前的母羊需要粗饲料的比例为40%~50%,精料比例为25%~30%。如果是单只母羊配种,就必须要根据自身的营养需要和膘情来决定饲料比例,一般情况下,在配种前体重不低于100千克即可。如果是育肥羊进行配种,在配种前至少要保证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低于20%、能量不低于50%。如果是进行人工授精的母羊,就必须要保证其在发情期间有足够的营养供应,同时还应保证配种前母羊的膘情良好。另外,还要根据母羊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和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3、定期驅虫

对处于发情后期的母羊,为了提高受胎率,防止因母羊过多发情而引起的配种困难,可进行体外驱虫。体外驱虫可以选用左旋咪唑(又称灭虫灵),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0毫克,也可用阿苯达唑(又称驱虫净),用量为每千克体重5~8毫克,于配种前1~2天开始用药。如果母羊在发情期间有出现“假发情”的现象时,要在配种前对其进行体内驱虫,可选用阿苯达唑,用量为每千克体重0.2~0.4毫克。体外驱虫后还要做好羊舍的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垫草和饲料等,防止寄生虫对母羊的侵袭而影响到正常的配种。

4、保持圈舍卫生

母羊配种前一定要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对母羊的圈舍应保持卫生、通风,防止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以免对母羊造成不良影响。母羊生产后的圈舍要进行彻底地消毒,防止母羊产羔时造成感染。圈舍的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尤其是母羊分娩后的羔羊,要保证地面干燥和卫生,及时清理粪便。母羊产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护理和补饲,尤其是在冬季气候寒冷时,一定要做好保温措施。

二、空怀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1、适时配种

母羊发情配种的适宜年龄是2岁以上,母羊一般在第二年春天发情,春季发情周期为2~3个月,持续时间为20~30天,夏季发情周期为7~8天,持续时间为15~30天。一般母羊发情后要经过几天观察期,如果出现食欲减退、消瘦、呼吸加快、体温升高、阴户充血发红或肿胀等现象时即表明母羊开始发情了。配种最佳季节是春季,此时气温回升,公母羊的体格健壮,配种工作比较容易进行。如果是冬季或气候寒冷时,应把母羊从产羔室内移至运动场进行配种。对在冬季不发情的母羊应在春末夏初配种。母羊配种季节要适时配种,一般应选择在母羊第一次排卵后的第5天配种最好。母羊不能一次配种过多,一般两次就可以。

2、供给充足的营养

怀孕初期母羊要提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饲料,并适当增加精料和矿物质的投喂,以满足母羊胚胎发育对营养的需要。怀孕中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较快,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羊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配种前10天内,应停止精料饲喂。妊娠中期和后期日粮中可加入适量的食盐、骨粉或钙粉等微量元素补充料。怀孕母羊在产前7天和产后3天内应停喂精料。

3、控制母羊膘情

空怀期的母羊,要控制饲喂量,控制膘情。若母羊过肥,将会增加胎儿的负担,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因此,怀孕期间应供给母羊膘情适中的饲料。饲喂过多的精料或粗料,会使母羊过肥而影响其繁殖性能,导致难产、胎衣不下和胎儿发育不良等现象发生。空怀期的母羊,如果膘情过肥,还会影响其发情和排卵。因此,在怀孕后期(或配种前10天)要限制饲喂量,减少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在饲喂时要多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块根类等青饲料。这样可增加母羊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增强体质和提高繁殖性能。

4、增加运动

怀孕后的母羊,由于其体内营养物质和能量的贮备,体力消耗大,体力和精力都有所下降,不能承受过重的劳动。因此,应增加母羊的活动量,每天早晚各运动一次,每次10~20分钟。同时还应增加日粮中的营养含量,以满足母体和胎儿生长需要。配种后3~5天内不要让母羊运动过多,否则会因体力不支而流产。母羊怀孕后,体况正常的情况下不需要饲喂太多精料,否则会造成胎儿过大、母羊过肥等问题。在配种后1~2天内,应喂给优质青干草和适量精料,这样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加营养吸收、促进胎儿的发育。同时还可在精料中添加适量的食盐和小苏打以增强羔羊的适口性。

5、注意保暖

由于怀孕母羊体内贮存大量的热能,加之怀孕后期母体负担加大,体内热能消耗较多,容易导致体温下降。同时,胎儿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热能,加之母体内血液循环增多,以及胎衣和羊水的排出,母羊的体温比平时略高一些。因此,怀孕后期应采取保温措施。具体做法是:在羊舍内铺设干草或柔软舒适的干草或秸秆,保持适宜的温度;注意羊舍、运动场周围的保温工作。对于寒冷地区或没有采取保温措施的羊舍应采用火焰电加热器或红外线灯进行取暖,同时还要注意给羊只饮水、放牧和运动时保暖。为了防止母羊受冻,可在羊舍周围堆草。

三、母羊整个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1、妊娠前期

妊娠前期是指配种前1个月左右,这一时期母羊的饲料主要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不能喂精料,以免影响正常发育。饲喂青绿多汁饲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粗精饲料的合理搭配:怀孕后要适当控制饲喂量,粗饲料应占日粮的60%左右,精料占20%左右,尽量保持蛋白质的含量;(2)饲喂要定时:饲喂时尽量做到定时定量,不能饥饱不均;(3)少喂勤添:要防止饥饿过度,防止引起妊娠母羊消化不良、腹泻等现象;(4)饲料卫生:饲草、垫草和饮水要经常更换;(5)草料要新鲜:夏季要及时清理垫草和饲草,以防霉烂变质。饲喂时还应注意:在羊群密集的地方,不能将草料放在羊圈内过夜;不要饲喂霉变或被污染的草料。

2、妊娠中期

怀孕中期是指妊娠第80~100天。这一阶段对营养的需要量增加,每天约需蛋白质(干物质)100克,能量(干物质)2000克,钙250克,磷100克。(1)饲料营养:{1}精料:玉米65%,豆餅20%,豆粕10%,麦麸8%,食盐1%。为保证母羊营养需要,可再加喂1~1.5公斤干草。{2}青干草:玉米50%、豆饼30%、麸皮5%、食盐1%。(2)饲料种类:精料、青干草和青贮料的比例为1∶2∶6;豆饼10%~15%;玉米17%~20%;麸皮10%~15%;食盐1%。(3)饲喂方法:妊娠中期可适当减少精料的喂量,从而增加青干草和青贮料的喂量。草料的加工调制应尽量保持其新鲜,并避免污染饲草和垫草。

3、妊娠后期

(1)加强饲养管理:怀孕后期是母羊最不容易管理的时期,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所需。此时,羊的膘情一般在30-40%之间,其主要任务是增加胎儿的营养物质和自身营养物质的储备。这一时期对饲料的要求较高,要保证饲料新鲜和充足,尽量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在日粮中应适当添加优质的干草和精饲料,并适当补充食盐和矿物质。(2)做好卫生工作:为了保证胎儿能够正常发育,避免母羊发生流产,在母羊怀孕后期应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在妊娠后期要定期消毒,特别是母羊腹部。每次清扫圈舍时都要将粪便、垫草、垫料清扫干净,并用清水冲洗圈舍。同时要保持圈舍通风干燥,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一旦发现有流产征兆时应及时处理,并及时补喂一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等。(3)防止母羊产羔:这一时期要注意防止母羊分娩难产。要经常检查母羊有无流产、胎衣不下等现象。

四、做好母羊临产前的各项工作

1、羊只流产

羊只流产是指妊娠后15~28天内,羊只出现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的现象。羊只流产的原因很多,但常见的原因有营养不良、胎膜早破、子宫炎症和异物等。预防措施:应加强饲养管理,多喂青绿饲料,适当补钙,补充维生素A和D;保持羊舍清洁、干燥,温度适宜;防止羊只受凉感冒,对怀孕母羊更应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腹部受压。治疗方法:可静脉注射20%葡萄糖酸钙10~20毫升,每天2次;或用生理盐水1000毫升+20%鱼石脂20克+10%葡萄糖注射液1000毫升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因子宫收缩引起流产的,可肌内注射5%硫酸镁或硫酸钠30~50克。此外还可应用催产素或缩宫素等进行治疗。

2、羔羊死亡

羔羊出生后,应及时用温湿毛巾擦干全身,以保持干燥温暖。饲养人员发现羔羊死亡后,应立即将其头朝下、胸腹部朝上放在干燥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同时,可用消毒好的纱布将羔羊颈部擦干,以免有血液、羊水流出。如在腹部发现有黏液流出时,应立即用手指探入肛门内清除黏液。如发现羔羊无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并将其腹部平放在木板上,让其头部向上抬起,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如发现有窒息死亡的羔羊,应立即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或将其放到干燥、温暖、保温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母羊会自动哺乳羔羊。但在母羊怀孕后期或母羊分娩时由于胎儿过大而引起母羊宫缩乏力时也会导致羔羊窒息死亡。此时,母羊可表现出明显的痛苦和不安、身体扭动等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使羔羊窒息死亡。

3、母羊难产

母羊难产是指在临产过程中,胎儿还未产出,而子宫已经完全破裂,胎位不正。如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母羊产死胎或产弱羔,甚至感染子宫内膜炎、败血症等。因此,母羊难产是影响母羊正常繁殖的主要问题之一。母羊难产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胎位不正:主要是由于胎儿头部过大或过小、子宫口狭窄、产道狭窄或过度肥胖等造成的。(2)胎体异常:主要是由于胎儿太大或太小,胎体僵硬或水肿,产道狭窄等造成的。(3)胎儿畸形:主要是由于胎儿畸形或发育不全造成的。(4)产道异常:主要是由于胎位不正、产道狭窄、产道过大或子宫内膜炎等造成的。(5)其他因素:如胎衣不下、胎粪污染、胎儿过大等因素造成的。

五、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1、加强产后护理

在母羊分娩后,要加强对母羊的护理,保证母羊身体健康。首先要保证母羊的圈舍环境卫生、干燥、保暖、通风良好,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其次要让母羊吃到新鲜干净的草料,避免出现便秘现象。最后要保证母羊饮用清洁、充足的饮水,这样能有效避免母羊产后出现拉稀现象。在产后一周内应让母羊多吃精料,同时注意补充营养。同时要给母羊做好接产工作,防止因接产方法不当而导致羔羊死亡。另外要注意预防母羊体弱、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2、做好卫生工作

在产后2~3天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并经常更换垫草,以保证母羊的健康和正常的泌乳。同时,也要注意对乳房、蹄部、乳头及周围的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每天用10%~15%的烧碱水清洗乳头1次,每天1次。母羊在产后1~2天内要及时给母羊喂药保健,以防止母羊出现乳腺炎。在产羔后应注意对羊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母羊产羔后对羊舍、运动场及周围环境用0.5%~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1%的来苏尔溶液消毒,并保持羊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每天用1%~2%的漂白粉水或0.5%~1%的来苏尔溶液清洗乳房1次,以预防乳房炎。

3、加强运动

母羊在产前应多运动,一方面可以增强体质,增加营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同时还可以提高羔羊的成活率。一般产后母羊体重下降10%~20%为宜,体重越低,羔羊成活率越高。当饲养人员发现母羊出现便秘或食欲不佳时应减少运动时间或停止运动。运动的时间过长可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出现产后出血甚至不孕;运动的时间过短则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产后1周左右母羊应开始进行补饲,一般补喂优质青干草、牧草、精料及盐类。但要注意补饲的数量不要过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

4、加强疾病防治

母羊在哺乳期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因此,必须做好母羊的疾病防治工作。首先,要对母羊进行定期的疫苗注射。疫苗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疫情及羊群实际情况,一般以当地流行的传染病为主,同时应注意预防羊流行性腹泻及羊痘病等疾病。其次,要做好消毒工作。在母羊产前和产后应定期消毒,并在产褥期对羊舍、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扫、清洗和消毒,保证环境的清洁卫生。预防注射可以有效地预防母羊疾病的发生,如果母羊得了羊痘病或其他传染病,应及时对羊只进行隔离治疗,然后再对羊圈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同时还可以注射免疫球蛋白来增强母羊体免疫力。

综上所述,母羊的饲养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羊产业的发展,必须引起养羊户的高度重视。因此,养羊户必须加强对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根据母羊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以保证母羊正常的排卵、维持正常的发情周期、提高受胎率和产羔率。同时,在配种前要进行正确配种,提高受胎率;在配种中要进行合理配种,保证妊娠分娩顺利进行;在配种后要保证母羊正常泌乳,促进羔羊生长发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01170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羊舍精料圈舍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阿尔梅勒羊舍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清水县不同羊舍环境质量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