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钱应该投资哪里?

2024-04-09 17:58郭施亮
理财·市场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政策底股票市场港股

郭施亮

2023年正式告一段落,我们迎来了2024年。在新的一年中,我们的钱应该怎样投资,哪些投资雷区需要我们回避呢?

2023年投资市场回顾

回顾2023年的投资市场环境,并不是特别乐观。

例如,在股票市场中,2023年A股与港股出现了全年调整的走势。截至2023年12月29日,上证指数收跌3.70%、深证成指收跌13.54%。港股市场方面,恒生指数收跌13.82%,国企指数全年收跌13.97%。由此可见,在过去一年中,A股与港股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并不乐观。

再以存款类产品为例,随着2023年最后一次降息的到来,包括1年至5年的存款挂牌利率,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调。其中,国有大行3年期的存款挂牌利率已经跌破了2%,对热衷于存银行的储户来说,将面临着利息收入下降的风险。

除此以外,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调。其中,截至2024年1月5日,从多只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了解到,最高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幅度高达150个基点。

对投资者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不仅面临股票与基金市场的下跌压力,而且还面临其余投资渠道的投资回报预期降低的风险。因此,对投资者来说,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好好规划一下2024年的投资计划了。

2024年股票投资会不会有所改观?

从总体上分析,2024年的投资机会应该会大于投資风险,特别是股票、基金品种。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过前两年的深度调整之后,目前A股与港股市场的平均估值大幅下降。对股票市场来说,估值越低,意味着投资回报预期可能会明显提升。前两年市场挤掉了不少估值泡沫,给2024年的股票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二是股市已经先后经历了政策底与估值底,接下来只剩下市场底了。根据往年的投资经验,当股票市场出现政策底、估值底之后,股市距离市场底也不远了,意味着股市出现拐点的时间越来越近。

三是目前国内居民储蓄率高企,且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回报不及预期,可能引发部分资金流向其他投资渠道。随着股票市场政策底与估值底的形成,2024年可能会成为部分资金的主要流入场所。

因此,站在提升全年投资回报率的角度考虑,2024年投资者可以适度提升股票或基金的配置比例,趁低位采取定投的策略,既可以降低自身的持股成本,也可以起到分散投资的效果,提升投资的性价比。

2024年钱应该投资哪里?

股票投资可能存在一定的高风险性,更可能适合风险偏好比较高的投资者参与。但是对稳健型投资者来说,未必适合投资股票。那么从稳健增值的角度出发,对稳健型投资者来说,可以重点关注可转债投资。

与股票投资相比,可转债本身兼顾股性与债性。对可转债投资,最主要是看发行可转债企业的自身信用评级以及企业的质地水平。

一般来说,该可转债的信用评级越高,意味着它的兑付能力越强。在实际操作中,在可转债信用评级高的背景下,只要该可转债出现跌破可转债发行面值的情况,投资者在面值价格下方参与投资,基本上是属于无风险套利的行为。

对投资者来说,当他们选择持有到期的策略,一般会获得该可转债的到期赎回价格收益、每一年的利息收益等收入。

我们举一个例子,如果该可转债的面值为100元,当前的可转债价格为90元,且还有两年到期。假设该可转债的到期赎回价格是110元,意味着该投资者持有该可转债到期时,可以获得每张20元的投资收益以及未来两年的利息收入,折合年化投资收益率或超过10%。

除此以外,对投资者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资产多元化配置。

以稳健型投资者为例,在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之后,可以把资产分为三份,也就是“二四四”的理财策略。

具体来说,一份占比20%,主要投资激进型的投资品种,例如股票等,目的是提升资产的潜在收益率水平。另一份占比40%左右,主要投资稳健型的投资品种,例如银行理财、可转债、REITs、纯债基金等,目的是满足资产稳健增值的效果。最后一份配置40%左右,主要投资保本型的投资品种,例如大额存单、货币基金、定期存款、万能险等。

对投资者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二四四”的理财策略,也可以选择“三四三”的理财策略。无论是哪一种理财策略,最终目的是实现资产增值,提升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政策底股票市场港股
“政策底”已至楼市小阳春正在酝酿中
维稳行情将继续但难言“政策底”港股超跌反弹机会更大
资本市场夯实“政策底”
港股通一周成交情况
中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进入下半场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今年又是一个单底结构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