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2024-03-31 17:06谭相冠
高教学刊 2024年37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激励机制现状

谭相冠

摘  要:当代研究生科研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推动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前研究生科研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缺乏科研动力、科研能力不足等。该文旨在分析当代研究生科研的现状,并从激励机制的角度对其进行浅析。研究发现,当前研究生科研现状呈现出一些积极的趋势,如科研产出量的增加和国际合作的加强。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科研能力培养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些激励策略和建议,包括改善导师指导质量、提供更多的研究機会和资源、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研究生科研的质量和效果,促进科研创新和学术进步。

关键词:当代研究生科研;现状;激励机制;激励策略;问题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S1-0001-04

Abstract: Contemporary graduate research holds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erving as a catalyst for academic advancement and societal progress. However, it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 including insufficient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inadequate research capabilitie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of graduate research,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incentive mechanisms. Research reveals both positive trends and existing problemsin graduate research. On the positive side,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research output and enhance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However, challenges remain, such as the need to enhance research skills and refine incentive mechanisms. To address these concerns, this paper proposes incentive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These include enhancing mentorship quality, providing greater research opportunities and resources, and fostering academic exchanges and collaborations. By implementing these measures, the quality and efficacy of graduate research can be enhanced, driving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fostering academic advancement..

Keywords: contemporary graduat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s; incentive strategies; issues and challenges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研究生阶段被视为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们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和科研训练,以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然而,当前研究生科研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研究导向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激励不明显等[2-8]。这些问题妨碍了研究生科研的发展,限制了他们在科研领域的表现和成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改进当前的培养模式和科研环境出发,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增添力量,最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目标。

一  当代研究生科研现状分析

在当代的研究生科研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研究导向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激励不明显及不能处理好恋爱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制约了研究生科研的发展,限制了他们在科研领域的表现和成就。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描写,并分析其原因。

(一)  研究导向单一

研究导向单一是当代研究生科研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当前科研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研究生往往过于关注论文发表和学位论文写作,而忽视了科研的深度和广度。他们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追求短期成果而忽略了长期发展。这种研究导向单一的现象导致了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这种单一导向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对于学术评价体系的过度关注。在当前的评价机制下,学术界往往将论文发表数量作为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成就的重要指标[9]。这种偏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价标准,导致了研究生偏向于追求大量发表,而忽略了对于科学问题的深入探究和解决。此外,导师的指导方式也对研究导向单一产生了影响。一些导师过于强调短期目标和结果导向,注重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项目和发表论文,而缺乏对于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导师的指导方式容易使研究生陷入功利主义的思维模式,只注重眼前的成果,而忽视了科研的过程和思考。

(二)  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能力不足是当代研究生科研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由于教育体制和科研环境的限制,很多研究生在科研中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们往往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科研任务,而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教育体制过于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研究生在科研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传统的教育体制更偏向于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缺乏对创新能力的系统培养[10]。在这种体制下,研究生常常被视为实验室的助手或者技术实施者,他们很少有机会独立思考和探索新的研究方向。此外,科研环境的竞争压力也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追求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的压力下,研究生倾向于选择已经被证实有效的研究方法和领域,而不愿冒险尝试新的理论和方法。这种保守的研究态度限制了其创新能力发挥。

(三)  科研激励不明显

科研激励不明显也是当代研究生科研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科研激励机制并不明显。很多学校和导师对于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给予的关注和肯定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这使得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动力。这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评价体系偏重量化指标而忽视质量评估,以及学校和导师对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不足。在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往往更加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例如,发表的论文数量、获得的专利数量等,而对于科研成果的质量评估相对较少。这也导致了一些研究生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了质量,过于注重发表论文而忽视了科研的创新和深度。此外,学校和导师对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不足也是一个问题。即使研究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如果這些成果无法被广泛传播和认可,研究生很难得到应有的激励和肯定。

(四)  不能处理好恋爱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恋爱是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同一把双刃剑,对研究生的科研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恋爱可以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兴奋、满足感,这些情感体验能够促使研究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高度的工作动力。恋爱中的甜蜜和温馨可以缓解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压力和困惑,为他们提供一种情感支持和动力,使他们更加专注和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但是,恋爱可能会使研究生的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在感情起伏较大或与恋人分隔两地等情况下。这些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生的注意力、集中力、工作效率。一方面,研究生可能会因为恋爱的牵挂而分散注意力,导致科研工作的延误或不够专注。另一方面,恋爱中可能会出现分离和思念的情绪,这可能会对研究生的情绪和工作状态产生消极影响,影响其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效果。此外,恋爱还可能对研究生的时间管理和工作安排产生一定的影响。恋爱需要研究生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包括约会、交流、相互支持。如果研究生无法合理地管理好工作和恋爱之间的平衡,可能会导致时间分配不当,影响到科研工作的开展和进展。因此,研究生需要学会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将工作和恋爱充分结合起来,以保持科研和情感生活的平衡。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恋爱对研究生的影响是个体差异很大的。有些研究生可以很好地平衡工作和恋爱,他们能够在恋爱的激励和支持下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科研能力。而对于另一些研究生来说,恋爱可能会成为他们科研过程中的一种干扰因素,需要更加自律和专注地管理自己的情感和工作。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对学术评价体系的过度关注、教育体制的限制及学校和导师对科研成果的认可不足等原因所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学校和导师方面需要努力帮助研究生处理这些问题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生自身需要在这些问题和科研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合理管理时间和情感,以保持良好的科研状态和表现。

二  如何激发研究生科研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自身教育经验,提出以下激励措施。

(一)  拓宽研究导向

要解决研究生的研究导向单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提供多样化的研究主题选择。学校和导师可以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的研究主题选择,涵盖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这可以通过广泛的研究项目和合作机会,以及与企业、行业机构的合作来实现。给予研究生充分的选择权,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兴趣和潜力选择适合的研究方向。然后,引导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研究。鼓励研究生在研究中跨学科进行合作和交流。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融合,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思考能力。导师可以组织学术研讨会、讲座、跨学科研究团队,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其次,提供创新研究方法和工具培训。为研究生提供创新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多种研究方法,开拓研究思路。这可以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工具、模型建立等方面的培训。提供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探索和解决复杂问题。最后,导师指导与引导: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师应引导研究生进行研究方向的选择,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导师还应提供定期的反馈和指导,帮助研究生不断完善和改进研究方向,促进研究导向的多样化。

(二)  培养创新能力

除了拓宽研究导向,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和导师应该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可以通过开设创新课程、组织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开设创新课程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些课程可以包括方法论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内容,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研究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学会应用创新方法和工具进行科研工作。此外,组织创新实践活动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学校和导师可以组织科研竞赛、创新项目、科技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为研究生提供锻炼和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通过实践,研究生可以从实际问题中获取启发,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另外,学校和导师应该引导研究生关注实际问题和社会需求,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开展科研工作。研究生的科研应该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组织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方式,拓宽研究生的科研视野,提高他们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学校和导师可以组织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等活动,让研究生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这样的交流可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融合与创新,培养研究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合作精神。同时,学校和导师还可以鼓励研究生参与跨学科的合作研究项目,提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

该方法是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学校和导师应该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奖励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如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申请专利等。这不仅可以激励研究生积极投入科研工作,还可以提升科研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

首先,学校和导师可以通过奖学金和科研经费的分配,给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生一定的经济支持。这可以激励他们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探索,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奖学金可以根据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和贡献程度进行评定,对表现突出的研究生给予更多的奖励,以鼓励他们在科研领域取得卓越成绩。此外,适当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提供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支持,能够为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和资源,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学校和导师应该加强对研究生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可以通过学术交流会议、学术期刊、科研展示等渠道,广泛宣传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提高他们的科研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学校可以建立科研成果展示平台,让研究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研究生和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导师可以在学术界积极推广研究生的成果,邀请其他专家评审和合作,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这不仅可以激励研究生积极投稿和参加学术会议,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学校和导师还可以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管理。给予他们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导师可以积极引导研究生与企业、行业机构合作,开展应用型研究和技术转化,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综上所述,完善研究生的科研激励机制需要学校和导师共同努力。通过奖励和经济支持、加强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及提供科研项目和合作机会,可以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潜能,为他们的科研成长和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机会。

(四)  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和恋爱观

首先,学校和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注重科研伦理和学术道德的教育。研究生应明确科研的目的和意义,理解科研的规范和要求。学校和导师可以通过开展科研伦理和学术道德的培训和讨论,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注重诚信和质量。其次,在培养研究生正确的恋爱观方面,学校和导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管理的指导帮助研究生建立健康的恋爱观。教育研究生如何平衡恋爱和学业,如何处理恋爱中的情感波动和挑战,避免恋爱对科研工作的负面影响。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研究生解决情感问题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此外,学校和导师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活动的组织塑造积极的恋爱观。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恋爱与性别平等的宣传活动,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学校可以组织关于恋爱观、情感管理、人际关系的讲座和讨论,引导研究生形成成熟、健康的恋爱观。

综上所述,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培养创新能力和多元化研究导向是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措施。学校和导师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为研究生提供充分的支持和机会,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潜能,为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做出贡献。另外,培养研究生正确的科研观和恋爱观需要学校和导师的共同努力。通过科研伦理和学术道德的教育,提供科研机会和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管理的指导,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的组织,可以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和恋爱观,实现科研与恋爱的健康平衡。

三  总结与展望

面对百年变局和后疫情时代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独具慧眼地提出了“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涵盖了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三个重要方面。教育优先发展是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基础。夯实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基础,意味着要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这需要加强教育體制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要加大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确保国家人力资源的充分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坚持独立自主地开拓创新,意味着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加强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具备前沿科技知识和研发能力的人才,推动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创新。人才引领驱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意味着要加强人才引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同时,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引进政策的改革,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环境。我们需要统筹谋划,协同前行,主动适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方面的作用。通过加强教育的质量与广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吸引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知识创新贡献。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高水平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研究生科研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通过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拓宽研究导向和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和恋爱观,可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科研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学校、导师、研究生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研究生科研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展望未来,研究生科研应该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着眼于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领域。学校和导师应该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研究生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己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竞争力。总之,通过学校、导师、研究生的共同努力,可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科研的质量和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同时,通过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我们才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知识创新贡献。通过统筹谋划、协同前行,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作用,才能推动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獻: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2-12-06].https://www.cs.com.cn/zt/202220d/wz/202210/t20221025_6304149.html.

[2] SMITH J D, JOHNSON K L.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Rhetoric, rhetoric, rhetoric[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18, 89(4):459-482.

[3] 齐继阳,唐文献,苏世杰.基于激励机制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8(2):78-80.

[4] 洪流.树立一流目标 强化内涵建设 推动江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5):1-6.

[5] GARDNER S K. Graduate students as apprentices: Exploring expectations fo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n the research advising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9,90(4):515-538.

[6] 刘自团,汪雅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江苏高校的多案例分析[J].高教探索,2020(10):35-41.

[7] 石东升,张鹏,韩平.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讨论[J].高教学刊,2022,8(5):177-180.

[8] 张泽慧,章娴,隋艺,等.研究生眼中的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4):7-12.

[9] 王雪.我国大学学术评价体系的进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5):13-15,20.

[10] 梁艺,刘春妍.对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7):4-6.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激励机制现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