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数千名家珍藏 传万载文明薪火
——桐乡名人珍档品牌建设综述

2024-03-26 02:30陆亚芬金芳芳桐乡市档案馆史志研究室
浙江档案 2024年2期
关键词:桐乡桐乡市编研

陆亚芬 金芳芳/ 桐乡市档案馆(史志研究室)

2023年11月18日,桐乡市档案馆举行茅盾珍贵手迹档案展开展暨《茅盾珍档集》首发仪式

1 桐乡名人珍档概况

截 至2 0 2 3 年1 2 月,桐乡市档案馆馆藏各类名人手稿、实物等珍贵档案8000余件,已为300余位桐乡籍知名人士建档,其中包括著名作家茅盾、著名漫画艺术大师丰子恺,红色摄影家徐肖冰,党史人物沈泽民、张琴秋、王会悟,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庆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等。近年来,还征集到巴金、冰心、杨绛等享誉国内外的非桐乡籍知名人士的珍贵档案。其中,茅盾珍档手稿达610件,共计14728页,2010年2月,“茅盾珍档——日记、回忆录、部分小说及书信、随笔等手稿”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桐乡的名人档案工作多次获得国家和浙江省领导的高度肯定。2012年,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桐乡调研时指出:“桐乡开展名人档案工作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要从中好好总结经验,真是了不起!”2013年,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赵一德批示肯定桐乡市档案局开展的名人档案建设工作。2023年9月,以茅盾珍档为代表的“桐乡名人珍档”,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浙档精品”品牌。

2 主要做法

2.1 狠抓档案征集

为丰富馆藏,永久保存桐乡籍知名人士的档案资料,20世纪90年代起,结合桐乡档案工作实际,桐乡市档案局(馆)开始向桐乡籍在外知名人士征集档案。20多年来,桐乡市档案馆秉持“主动登门、随时联系”的原则,除了日常电话、微信紧密联络之外,每年辗转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多地,看望桐乡籍知名人士及其后代,共计30余人次。每次登门拜访,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均做到亲自参与。在某些重要节点,由市领导带队看望。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征集工作从初具雏形到渐成“桐乡模式”,已成为桐乡档案工作的重点和亮点。

持续不懈的努力换来丰硕成果。自2007年从茅盾之子韦韬处征集到茅盾档案之后,同年,从丰子恺之女丰一吟处陆续征集到200余件丰子恺档案。此后十几年,名人档案征集工作捷报频传。2016年,著名红军女将领张琴秋的100余件档案征集进馆。2018年,著名红色摄影伉俪徐肖冰、侯波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4000余张照片底片档案征集进馆。2019年,巴金、冰心、杨绛等全国百位文化名人的亲笔签名本、书信档案征集进馆。2023年底,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姚雪垠回忆文章亲笔手稿征集进馆。

2.2 重视抢救保护

名人档案征集进馆后,桐乡市档案馆扎实开展好抢救保护工作。一方面,通过走访请教中央档案馆和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保护专家学习技术,申报档案科研项目开展技术攻关,结合实际制定抢救保护方案。另一方面,在档案保管的硬件提升上也下足功夫,专门定制无酸纸“桐乡籍知名人士”档案袋,利用陈年老樟木特制榫卯结构樟木柜。2019年新落成的桐乡市城市档案中心,专设特藏库,提升珍档保存条件,让桐乡名人对档案的保管条件充满信心。

近年,鉴于名人档案的不可再生性,专攻档案技术保护工作。2022年,馆藏徐肖冰、侯波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底片档案保护项目成功纳入浙江省第一批档案技术保护试点。为此,成立徐肖冰、侯波照片底片归档工作专班,定制特殊尺寸的照片档案盒、底片档案盒,购置照片档案柜等相关设备。通过一年时间探索,对这批珍贵照片、底片,进行科学的整理归档和专业技术保护,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照片底片整理、保管、保护具体流程和管理经验。2023年,桐乡市档案馆又成为全省档案技术保护第二批试点工作单位之一,为积累珍档保护经验,选取与茅盾档案年代相近、纸张接近的部分民国档案和新中国早期档案作为脱酸试点对象,注重“持续跟踪、定期检测”,对脱酸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为今后茅盾档案脱酸保护提供借鉴。

2.3 加强开发利用

一是借助重大时机服务中心。多年来,桐乡市档案馆坚持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名人档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着力在服务中心工作上主动作为、发挥作用。2007年,桐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茅盾、丰子恺档案征集工作,桐乡市档案馆及时举办“茅盾、丰子恺珍贵档案展”。之后数年,先后编研出版了整套《茅盾珍档手迹》系列丛书、《茅盾墨迹》《子恺漫画精选》,获得上级领导和档案业界广泛好评。2023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盛大回归桐乡。桐乡市档案馆以此为契机,举办茅盾珍贵手迹档案展并同步出版《茅盾珍档集》。2023年11月18日,桐乡市档案馆举行茅盾珍贵手迹档案展开展暨《茅盾珍档集》首发仪式。

二是借助重点项目开发精品。在国家档案局、浙江省档案局重点档案抢救保护与开发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桐乡市档案局(馆)树立品牌意识,深挖名人档案资源,围绕“展示成果、做强特色”,着力出精品、成系列,持续做好档案编研出版文章,2007年至2023年,先后出版茅盾、丰子恺等相关名人档案编研作品30余册。其中,2008年,茅盾档案编研被国家档案局列入“中国档案百项编研精品工程项目”。2012年,与浙江省档案局合编出版的《子恺漫画精选》系列,获全省档案部门第十一次优秀编研成果一等奖。《茅盾珍档手迹——游苏日记、古诗文注释》等八个项目入选全省百项档案编研精品项目,并受到省级通报表彰。在2019—2020年度全省优秀档案编研成果评选中,《桐乡珍档》一书喜获全省优秀档案编研成果二等奖,堪称集中展示桐乡档案征集成果的有力代表作。2021年,国家重点项目《茅盾手迹——我走过的道路(1896—1926)》出版。

三是借助重要合作扩大影响。基于自身资源优势,桐乡市档案馆积极与省外知名主流媒体、收藏单位和学术机构合作,持续扩大茅盾档案影响力。2016年,桐乡市档案馆与解放日报社在上海联合举办“贴近大地的灵魂——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图片文献展”。其中由桐乡市档案馆提供的茅盾回忆录、评论笔记手稿、茅盾印谱等30余件手稿资料,首次对公众尤其是浙江省外公众展出。2021年,联合北京现代文学馆、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先后在浙江、江苏和北京隆重举办纪念茅盾诞辰125周年茅盾手迹巡回展。2023年,由桐乡市档案馆与杭州国家版本馆联合主办的“我走过的道路——茅盾手迹档案版本展”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开展。这是桐乡市档案馆首次在国家版本馆办展。通过多地合作、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了“桐乡名人珍档”品牌知名度。

3 经验体会

3.1 用真心换真情

桐乡市档案馆与桐乡名人从最初的建立联系,到定期的走访看望,日常的嘘寒问暖,逢年过节的真诚祝福,双方信任与日俱增。与桐乡名人的接触中,市档案馆注重及时汇报桐乡档案工作近况,宣传馆藏名人档案资源建设情况。通过寄送编研成果和感谢信、及时交流家乡发展情况,加强对桐乡各项建设的宣传,让在外的桐乡名人了解家乡的今天与明天,充分感受到家乡日益重视在外名人的浓厚氛围,激发其桑梓之情,从而用实际行动支持家乡的档案事业。

3.2 以坚持赢支持

在征集工作中,不仅投入情感,更是以持续的努力赢得征集对象的支持,尤其是以踏实的行动、切实的成果,持之以恒来体现桐乡档案人的征集诚意。征集到原件后,用提供复制件、数字化成果等方式,解决名人捐赠档案的后顾之忧。在征集方式上,创造性地运用“寄存”式捐赠,寄存时双方签订协议,充分尊重寄存者的意愿和要求,尤其是寄存档案的开放利用权限。徐肖冰、侯波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拍摄的大量珍贵照片、底片,最初便是以这样的方式征集的。

3.3 靠成果获认可

2007年至今,桐乡市档案馆累计出版名人档案编研成果33种,累计举办名人档案展览11个。茅盾、丰子恺档案是桐乡市档案馆的两张“金名片”,该批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深度挖掘,发挥了实实在在的“广告”宣传效果,深得捐赠者充分肯定。茅盾之子韦韬先生就曾动员身边不少名人捐赠档案给桐乡,比如原上海图书馆助理馆员萧斌如女士就是在他的牵线下,向桐乡市档案馆捐赠了全国百位文化名人的亲笔签名本、书信等珍贵资料。丰子恺之女丰一吟女士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东西放在桐乡档案馆我放心”。

4 工作构想

4.1“桐乡名人珍档”征集突出“多元化”

扩大名人档案征集的覆盖面,畅通征集渠道,在保持高效抓好文化艺术界桐乡名人档案征集这一良好工作态势的情况下,不断摸索理顺科技界桐乡名人档案征集工作;构筑“老中青”三代相衔接的桐乡名人档案亲情联络网,不断吸纳更多“新鲜血液”,切实加强与中青年名人及其后代的联系,确保征集工作不脱节、不断档,征集到的档案能充分体现不同时段不同领域的鲜明特征。

4.2“桐乡名人珍档”编研突出“辨识度”

桐乡名人档案征集进馆并不是就此束之高阁,而是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任务。我馆将充分利用馆藏名人档案,积极推出“文化名片型”创作成果,挖掘编研出茅盾、丰子恺、王会悟、张琴秋、沈泽民等桐乡名人更多的系列编研成果,同时,加大与市内外桐乡名人馆的合作交流,提升“桐乡名人珍档”品牌知名度。

4.3“桐乡名人珍档”展览突出“接地气”

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推出适合社会大众观展的各类名人主题展,让更多群众感受桐乡名人档案的魅力。同时在本馆启动“桐乡名人馆”建设,占地面积超800平方米,将成为今后集中展示桐乡名人成就的重要宣传阵地,该展计划设置多处互动体验环节,观众能以更新颖的方式沉浸式体验档案文化。为打破观展时空限制,还将同步启动“桐乡名人展”网上展厅建设。

4.4“桐乡名人珍档”文创突出“特色性”

强化与专业机构、高等院校合作,从“桐乡名人珍档”品牌宣传推广入手,打造一个又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化IP,推出一批又一批极具特色、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备的文创产品,持续增强桐乡档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丰富“桐乡名人珍档”的品牌文化内涵 。

猜你喜欢
桐乡桐乡市编研
裤子穿反的一天
《山东档案》
都是『神医』惹的祸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影像记忆 建设美丽的新桐乡
桐乡翔云小学:用第三方评测激励学生阅读
档案编研在地铁文化中的应用
房地产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及其完善建议
桐乡东池蚕种生产新模式试行小结
桐乡市蚕桑生产与缫丝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