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控

2024-03-22 01:58吴士杰张国峰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圆环猪只病猪

吴士杰 ,张国峰

丰宁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河北承德 068350

猪圆环病毒是一种危害猪群健康的病毒,它可以造成仔猪的多系统衰竭,从而导致死亡。目前,猪圆环病毒的致病性分别为PCV1和PVC2,其中PCV1的致病性更强,死亡率可达15%~35%,在个别患病严重的养殖场,其死亡率甚至超过40%,这将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为猪圆环病毒是一种能够导致猪免疫力下降的传染病,养殖户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还要采取有效地诊断和预防措施,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确保养殖场的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某养殖场的40头病猪为研究对象,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未对猪群注射猪圆环病毒疫苗,部分猪只出现了持续高热的症状、食欲下降等情况[1]。将患病的40头猪分为三组,第一组14头、第二组13头、第三组13头,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此探究最佳的治疗效果。

1.2 流行病学

圆环病毒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病原体,它可以感染各个年龄、性别、品种的猪,特别是仔猪,在出生早期或胚胎期就容易受到感染,而且断奶后仍然容易发病。病毒的传播主要来自病猪和携带病毒的猪,它们的呼吸道、肺部、脾脏和淋巴结中都有大量的病毒,病毒会随着鼻液、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而健康的猪则可以通过接触、空气传播等方式被感染,从而引起病情的加重。这种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精液或胎盘来传播。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不会受季节影响,但是它会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并且容易引起猪蓝耳病、伪狂犬病和链球菌病的感染。如果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卫生条件较差,又或者通风不良,很容易导致病情加剧,甚至提高患病和死亡的概率[2]。

1.3 临床症状

1.3.1 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15周龄,最常见的是4~9周龄,一般在断奶后的7~14d出现症状,该疾病会导致猪只出现呼吸不畅、皮肤颜色变浅、体重下降、整体虚弱以及眼睛黄色等症状。虽然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不是很常见,但这种疾病的致死率却异常高。在断奶后的仔猪中,死亡的比例可以在15%~35%,而在一些疫情严重的养殖场里,这一数字有可能攀升至40%以上。

1.3.2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

在猪的后期生长期间,它们经常会受到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的困扰。疾病开始时,通常会在猪的皮肤上看到红色小疙瘩,这些疙瘩大小各异,并会渐渐合并形成较大的斑块,主要出现在猪的臀部、腿部和腹部区域,不过也有可能波及到胸部以及肩背部位。轻度感染的情况下,病猪可以自行康复。然而,严重感染会导致病猪出现跛行、水肿、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病猪死亡。

1.3.3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12周龄及以上的中大肥猪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这种疾病的病原体包括猪蓝耳病病毒、PCV2、猪肺炎支原体等3种,其中,猪蓝耳病病毒的感染是引起这种疾病的关键原因,也是导致这种疾病的根源。PCV2在这种疾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能影响到疾病的发展,还可能加剧病情的恶化。此外,猪肺炎支原体在过去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水平,但当受到前2种病毒的侵袭时,其活性就会大大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当前的PRDC病例大多数都出现了呼吸道症状。一些研究显示,多种病毒如伪狂犬病毒、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并非导致这种病例的主要病原。事实上,这种疾病源自呼吸型圆环病毒,它是由于中大型肥猪患病,并且还受到了猪肺炎支原体的影响,导致了一种复杂的病症。当受到一定的诱因时,部分容易患病的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同时伴有剧烈咳嗽。一些猪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而另一些则可能出现流涕现象。尽管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停药后病情可能恶化。这种反复的情况可能导致病猪死亡或发育迟缓,最高死亡率可达28%。

1.3.4 A2型先天性震颤与母猪繁殖障碍

先天性震颤A2型是一种常见的哺乳期疾病,其发病率与PCV血清学阴性的后备母猪感染紧密相关,特别是在怀孕的关键阶段。每窝仔猪的震颤发病率各不相同,但多数情况下均会出现震颤症状。大多数仔猪在出生后不久便患病,由于无法进食而死亡。对于震颤症状较轻且发病较晚的病猪,通过正确的治疗措施可使其存活。震颤通常具有双侧性特征,然而,当患病的猪只躺下或休息时,这种颤抖的症状会停止。而且,外部的刺激有可能会触发或使震颤的情况变得更严重。国外研究显示,PCV2还会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然而,国内尚未发现由PCV2单独引发的疾病报道。经过检测,我们发现流产胎儿和死胎中都存在PCV2,但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是否是由PCV2引发的。

1.4 诊断

1.4.1 病理变化

这种疾病的病理变化包括:猪的体重明显减轻、贫血、皮肤变得苍白、出现黄疸,淋巴结肿大,肺部出现灰褐色炎症和肿胀,质地坚硬如橡皮;肝脏变暗、萎缩,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脾脏略微肿大;胰腺、小肠和结肠也出现肿大和坏死病变。PMWS病毒可以在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中感染,其典型的病理改变表现为淋巴细胞的减少。

1.4.2 临床与病理学诊断

在观察猪只的生长情况后,我们注意到这些猪出现了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毛发凌乱、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同时,部分猪还出现了腹泻的情况。基于这些症状,它们体内的淋巴结尤其是位于腹股沟区域的淋巴结会出现显著的肿大现象。同时,血管扩张和黄疸也是这种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在呼吸系统方面,病猪的肺部会形成明显的肿瘤状结构并伴有肺泡出血的情况;在消化系统方面,大小肠同样会有出血的现象。

1.4.3 实验室诊断

血清学检测方法中的酶联免疫吸附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PCV2抗体。这种方法的原理依赖于抗体与抗原间的反应,它具备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和反应迅速的优点,因此在临床诊断中被广泛采用。研究发现,PCV2全病毒和杆状病毒表达可以构成2种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而且它们都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灵敏性和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检测方法,它可以快速诊断PCV感染。这种方法通常分为竞争性、间接性和抗原捕获三种类型。它在大规模猪群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评估PCV感染的程度,从而有助于确认病毒的存活率,以及确认猪源细胞的感染状态。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不断开发出多种高灵敏度的PCV抗体检测试剂盒,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尽管本方法具有成本低、快捷、准确的优势,但由于其操作繁琐,使得它并不能满足临床的快速诊断需求。相比之下,通过酶细胞化学的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检测出具有特定抗原和抗体的细胞。使用显微镜,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并且它们的颜色很稳定。

在兽医临床诊断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凭借其快速、简便和特异性高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可以迅速检测病毒核酸。除了常规的PCR方法,还有诸如多重、套式和荧光定量PCR等多种高级变种技术。原位杂交则采用基于核酸链之间互补碱基序列的原理,通过形成稳定的非共价键结合的双链结构,能够精确地标定出病毒DNA在细胞内的具体位置,从而有效地监测猪圆环病毒的感染率。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1.5 治疗方法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我们采取了实地考察的方法,详细了解了猪舍的布局、用药方式、动物的品种、饲养管理、患病率、免疫力水平等。我们还按照惯例,对患病动物的排泄物、饮水、呼吸和体温进行了检测,并根据病理学分析,对患病动物的肠道、肺部、淋巴结和肾脏等器官进行了观察。本研究选择了40头患病的猪,体重在9~16kg之间。对于第一批感染的猪群实施了包含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自体疫苗和黄芪多糖注射液在内的治疗方案。上午对它们进行了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和自体疫苗的注射;下午又给它们注射了黄芪多糖注射液。而针对第二批出现病症的猪群,我们采取了更为综合的治疗措施,这包括了乳酸环丙沙星、抗猪多种病原体免疫球蛋白、黄芪多糖以及硫酸卡那霉素的注射治疗。我们在上午给这些猪注射了前三种药物,下午再给它们注射硫酸卡那霉素。至于第三组病猪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药物注射治疗。

1.6 试验指标

经过一系列试验,我们记录了每组病猪的精神状态、腹泻情况以及死亡和治愈的数量。结果显示,仔猪的腹泻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精神状态和食欲也恢复正常,而且在短时间内没有再次发作,这表明治疗效果良好,可以认定为治愈。

2 结果

在治疗患有猪圆环病毒病的病猪时,使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与自家苗进行治疗的效果最佳,而且治愈率达到92.86%,要比第二组(治愈率:77.0%)和第三组(治愈率:15.4%)高得多。这表明使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与自家苗可以有效地改善病猪的健康状况,也可达到治疗猪圆环病毒病的目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猪圆环病毒病的各组治疗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猪圆环病毒病2型已被认为是最小的DNA病毒之一,它可以感染各个年龄段的猪[3]。这种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其典型症状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这种综合征会引起免疫抑制,使猪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呼吸问题和皮肤苍白等症状。因此,养殖者需要对这个问题保持高度警觉,并实施有效地管理策略来减轻疾病的影响。首先,做好疫苗免疫。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传播、减少病例数量和降低患病率的重要手段。几十年来,全球各地不断出现多种疫苗,为抵御猪圆环病毒病提供了有力地支持。其中,PCV-2全病毒油佐剂灭活疫苗尤其受到重视,它能够诱导母猪产生高水平的PCV-2抗体,有效地阻断病毒的传播,从而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通过改善母猪的健康状况,养殖户可以降低病猪的死亡率。不仅如此,猪圆环病毒病的预防和减少病死率还需要母猪产生高滴度的PCV-2抗体。活载体疫苗是通过重组伪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来实现的,它能够激活仔猪的免疫系统,有效降低仔猪的感染风险。

另外,精心的饲养管理同样至关重要。为了有效预防猪只感染病毒,必须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工作,以消除可能导致病毒传播的微生物。同时,还需要关注饲料的品质,仔细挑选和配比饲料原料,紧密监控猪只的生长状况,增强它们的免疫能力,从而提高它们抵御疾病的能力并改善生活质量,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最后,合理管控混合感染。为了保护猪的健康,养殖户必须采取措施来预防圆环病毒病的蔓延。一旦发现有猪患病,需要立即将它们隔离开来,并为它们提供特殊的治疗方案。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还需要尽快消除这些病毒携带者。

总之,我国作为猪肉制品的消费大国,合理管控各种疾病不仅能带动养殖业的发展,还能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由于猪圆环病毒病的快速传播和难以控制的特性,猪养殖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日常养殖工作中不仅要注重猪只的疫苗接种,还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严格管控混合感染,这可形成一套系统、全面的综合性预防体系,再结合养殖场情况不断优化、改进预防体系及系统,猪圆环病毒病可以有效杜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能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圆环猪只病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