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2024-03-21 04:34温长路
养生月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面色容颜入门

◎温长路

文题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要判断某户人家的家境状况好坏,不必仔细打听,只要看看主人的面部表情就知道得八九不离十了。生活中,常用于强调察言观色的重要意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载:“自古道:‘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老身异样蹊跷作怪的事,都猜得着。”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48回云:“国师转来,不瞅不睬。元帅看见,反吃了一惊,心里想道:‘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今日国师的嘴脸,像个输了阵来的。’”

【医学意义】

面部表情是人心的一面镜子,的确如是。中医学把对面色的观察作为判断人体健康状况、诊视疾病的重要方法,正是这一道理的延伸,临床上把它称之为“望诊”。由于人种和个体上的差异,人的正常面色存在偏白、偏黄、偏黑的不同,但任何颜色的人种都会表现出其本色中隐含的红色来,这一点是共同的。白与红、黄与红、黑与红融为一体,互为映衬,呈现出光明、润泽、含蓄的光彩来,塑造了人体美的主体,是人体胃气与神气的外现。

面色异于常态而发青的,主病范围包括寒证、痛证、惊风、瘀血诸疾,多与肝经病变有关;面色发红的,主病范围为热证,赤红为实热,浅红为虚热,多与心经病变有关;面色发黄的,主病范围虽有虚与湿之分,但无论正黄、萎黄、黄胖、黄疸,均与脾胃功能失常有直接关系;面色发白的,主病范围包括虚、寒、失血、夺气之候,多与肺经的病变有关;面色发黑的,主病范围包含寒、痛、水饮、瘀血、肾虚之类,与肾经的关系尤为密切。

西医则直接把面色的异常变化与一些实质性脏器和疾病的症状联系在一起:面色发青、发紫的,从机体缺血、缺氧考虑,与先天性心脏病、哮喘、肺气肿,或一些化学物质(如亚硝酸盐、氰化物、杀虫脒之类)中毒有关;面色发红的,从颜面充血考虑,与高血压病、发热、肺结核病等相关;面色发黄的,与肝细胞坏死或胆管阻塞造成的组织瘀血有关,与肝炎、胆囊炎、胰腺炎,或一些寄生虫病有关联;面色发白的,多有失血过多或贫血的情况,也与营养不良有关;面色发黑的,常被视为内分泌失调的外象,多见于肾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一般说来,只要不是刻意化妆,从面色映射出的人的健康状况是真实的、准确的,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链接】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论语·颜渊》)孔夫子把察言观色作为观察事物的手段,观色之外,还要察言,这也是中医诊病的手段之一。人的正常声音由于性别、年龄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尽相同的特点,如男子的粗犷、女性的高尖、儿童的清脆、老人的浑厚等,但均具有自然清晰、和谐流畅、刚柔相济、抑扬有序的共同点。即使在感情变化时会表现出因喜而笑、因乐而歌、因悲而哭、因怒而吼的特点,亦属于正常情志变化的表现,与疾病无关。

若超出上述范围而表现出异腔怪调,就是疾病的表现了,这正是医生诊断疾病所需要的依据。如声音高亢的患者,所患疾病多属实证、热证;声音低微的患者,所患疾病多属虚证、寒证;声音重浊的患者,常因感受风、寒、湿邪而发病;声音惊乍的患者,多为受惊、惊风后的表现;声音嘶哑的患者,多属肺气不宣;呻吟不止的患者,一般身有痛楚等。一句话,声音的异常变化是身体某些组织器官发生病变的一种信号和征象,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面色容颜入门
故乡的容颜
注重细节,表现均衡的4K入门之选 Acer(宏碁)HE-4K15
战“疫”中的最美容颜
学习和自己的相处之道 独木舟的入门 CANOE
510例五脏系疾病患者中医面色特征分析
几何入门,四个“重视”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liver Twist
感动
拒子入门
谁的青衫负了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