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玉华 穿过阴霾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

2024-03-18 05:01广东省广州市关工委
中国火炬 2024年3期
关键词:化区热线女士

广东省广州市关工委

孩子不怕

你所经历的阴霾

我也曾与它对峙过、较量过

衰弱、绝望、痛苦、迷茫

我走过来了

你也一定可以

孩子不哭

我愿聆听你的倾诉、给予你支持

真诚、科学、陪伴、引导

你定会迎来阳光

让我帮你穿过阴霾

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

“你要相信,孩子总有一天会‘叮’一声走出来的。”这是冼玉华常常面带微笑说出来安慰向她求助的家长的话。无论求助者是在电话那边还是就在面前,冼玉华都会认真地倾听,真诚地帮助。她是广州市从化区首条公益性、常态化服务心理辅导热线——从化区关工委青少年爱心阳光热线的发起人和执行队长。

在很多求助者眼中充满正能量、温暖又开朗的“热线冼老师”,也是一位与心理健康问题正面交锋过的女战士。饱受焦虑症折磨的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科学的治疗和周围人的支持,终于穿越心中阴霾,成为一名如暖阳般的心理健康教育者。

回首一切的起始,那段在香港当义工的经历,让她在“助人自助”中得到启发,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以助人为桨 渡过焦虑灰色的海

“当时我连续6 年带高三毕业班,压力真的超负荷太多,我自己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心理已经出了问题,直到我的学生们一进考场我就会晕倒在地。这种身体的反应根本控制不住的。因为这种焦虑的情绪,我只好离开学校。那时候,真的,一切似乎都变灰色的。”

冼玉华曾是从化区第六中学的副校长。2007年,52 岁的她被确诊焦虑症。做事认真又要强的她,不得不选择提前退休,离开她热爱的教师岗位。

疑惑、迷茫、焦虑、无助……在那个全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普遍认知度不高的年代,冼玉华经历的痛苦可想而知。

“我当时就听从医生建议,换个环境生活,去了香港。”机缘巧合下,来到香港不久的冼玉华参加了几次义工活动。她发现,当自己全心全意、毫无所求地帮助他人、服务他人时,焦虑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缓解。

“原来志愿服务真的会对心理疾病有治疗作用!”经历过多年痛苦挣扎的冼玉华,以帮助他人的方式完成了对自己心灵的救助。领悟到这些的她如获至宝,2011 年,她决定回到从化,开拓志愿服务事业。

“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征,导致青少年面对压力时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我希望能在家庭和学校以外的地方,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可倾诉的平台,让他们在社会中也能得到温暖。”自己经历过的痛苦,不想让孩子们再经历。作为一名老教师,冼玉华最想帮助的,依旧是青少年。

因爱生光 给孩子最温暖的拥抱

2012 年3 月,在从化区关工委的支持下,青少年爱心阳光热线成立了。这是从化首条公益性、提供常态化服务的心理辅导热线。阳光热线成立后,担任热线志愿服务队执行队长的冼玉华就开始夜以继日地忙于组建队伍、培训队员、建立规章制度、广为宣传,阳光热线逐渐为广大市民所知晓。

冼玉华把“助人自助”的理念带到阳光热线。在她的感召下,阳光热线从建立初期的20 多人发展成有300 多名志愿者参加的队伍,其中有10 多名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和一批拥有心理健康教育证的成员,累计服务青少年及其家人5000 多人次,帮助大批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挽救了部分有轻生倾向或走向犯罪边缘的青少年。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心理知识、关注心理健康,冼玉华还带领热线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长学堂等活动。

2023 年10 月,阳光热线被列为从化区关工委“推动青少年事业健康发展五大重点工程(2023-2027)”之一。“现在我们换了更大的工作站,可以承载更多的访客。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打造更专业化的爱心队伍,通过接听求助电话、接访求助个案、科普心理健康知识,把热线建设成真正符合青少年成长需要的心灵驿站,也希望得到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有过亲身经历的冼玉华,深知身边环境的支持对心理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

阳光热线执行队长冼玉华接听求助电话

面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冼玉华并没有焦虑,因为她深信爱可以让心灵得到滋养,只要给予真正的关心和爱,孩子们一定能走出来,能够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而她,愿意给予孩子们一个治愈心灵的、充满爱的温暖拥抱。

用真诚呵护 疗愈450 颗受伤的心

“冼老师,真的是您呀!我就在这附近上班,你们搬来这里后,我可以时常来帮忙啦!”2023 年11 月30 日上午,刚装修好的、全新的从化区关工委青少年爱心阳光热线工作站迎来了当天第一位访客,邝女士。

4 年前,邝女士曾带着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寻求过冼玉华的帮助。“当时我和前夫离了婚,孩子觉得爸爸和奶奶不爱她了,变得自卑、不受管教,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也不会处理,只会让孩子别再找她爸,结果孩子情况更糟。”

冼玉华接到邝女士的求助后,一方面带着同理心开导孩子,一方面帮助邝女士找到与前夫一家相处的合适方式,让孩子依然能得到父爱。冼玉华说:“孩子与家长的相处时间是最长的。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要从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做起。”

在冼玉华的努力下,邝女士的女儿渐渐恢复了自信,邝女士与前夫一家关系也和睦了许多。邝女士和孩子也成为阳光热线的志愿者。“来了阳光热线,人都会变阳光。”邝女士说。

与冼玉华保持长期联系的求助者不止邝女士一个。在冼玉华的微信通讯录里,有450 多个求助对象,每个人都有一段触动心灵的故事。冼玉华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热线冼老师”。她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微信标签,更是她对自己这个角色的真实理解。为了方便求助对象找到自己,除了微信,冼玉华还会告诉求助者自己的私人电话。她觉得,要帮助他人,就要真诚,唯有真诚,才能守护和治愈这些脆弱的、受过伤的心灵。

“华仔以前经常旷课,也不归家,现在已经成了酒店的厨师,还带女朋友来见我了。”“彭仔以前学习压力很大,精神也差点崩溃,现在他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工作,逢年过节都向我问好的。”“韵韵是我2019 年跟进的孩子,她的父母在广州谋生,夫妻关系不好。她在家乡和爷爷奶奶住,没有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初二年级开始,学习压力增大,她出现了严重抑郁症,会自残。她跟我说,放学时会有冲向快速行驶着的车辆的念头,割手腕割到房间里一大摊血,她母亲来求助我……小姑娘很可怜的,我听她倾诉,不停地鼓励她,还让她母亲多陪伴她。现在她也恢复得很好,能坚持学习,考上了中专,当上了班长,经常跟我微信交流。她说她学会了用跑步、练字来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看到她的成长,我很开心。”

说起求助对象的近况,冼玉华了如指掌。在她看来,这些求助对象都像是她的孩子,她守护着孩子们曾经历的故事,带着他们重新走到阳光下。他们能健康地生活,就是她最大的安慰。

广东省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广州好人……冼玉华温暖的付出获得了社会温暖的回应。以助人实现自助,冼玉华穿越阴霾,涅槃心灵,让自己成为一束温暖的阳光,影响了许多人,帮助了许多人。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支爱与暖的队伍,抚慰心灵的故事,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化区热线女士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中职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以广州市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广东省广州市名教师
广东省广州市名教师——李银芳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
女士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