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古民居在水彩画中的视觉新图式表现

2024-03-16 11:13范亚杰
东方收藏 2024年1期
关键词:水彩画

课题项目: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桂北古民居在水彩画中的视觉新图式表现与研究”(编号:2022KY2200);2023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漓江流域景观美学与绘画语言转换综合研究”(编号:23FWY026)

摘要:桂北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并融合多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其孕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融合桂北古民居的历史、文化和美学内涵,探讨以新的视觉图式,展示桂北古民居特有的时代精神和美学品格,探索传统民居背后水彩艺术表达的图式结构与理念。

关键词:桂北民族;水彩画;视觉新图式

一、桂北古民居概述

桂北古民居深藏于山水之间,以其独特精美的建筑形式而闻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历经岁月沉淀,它们如今已成为桂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传统建筑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桂北古民居历史悠久、文化特色浓厚,并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装饰艺术赢得了世人的赞美,成为游客们探寻历史文明和审美体验的热门所在。

(一)桂北古民居的建筑特点

在建筑艺术上,桂北古民居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其布局严谨、结构独特、功能齐全,凝聚着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匠心。它们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之韵,又有边疆山区的独特风情。这些古民居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中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桂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孕育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涵盖瓦檐斗拱、雕花栏杆、喜鹊窗等特征鲜明的建筑元素,其精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体现了古人的勤劳智慧和审美情趣,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桂北古民居独特的建筑特点和美学元素,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也展示了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

1.桂北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展现了民族融合的特色,形成了独特而典雅的外观

桂北古民居一般由三进院落组成,依山傍水,布局合理。其通常使用木材、石头和土坯等传统材料建造,采用夯土法建造的墙壁坚固耐用。屋顶使用瓦片覆盖,造型精美,通常具有流线形,彰显出独特的手工艺美感,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有风貌。如建于明代的桂林市兴安县漠川乡长洲自然传统村落,被称为“桂北古民居的活化石”,并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地的古民居建于环山靠水之处,在桂北的群山绿水之间星星点点地分布着。桂北古民居的传统古朴风貌,包括高翘的飞檐、厚厚的石头门框、保留下来的历史招牌,多为两三层的砖木结构楼房,留下历史痕迹的墙砖夯砌到顶,以及精美的彩绘和雕刻图案,使人仿佛走进了历史悠久的商道走廊。

2.桂北古民居注重雕刻和装饰的细节,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木雕和彩绘艺术的精湛技艺

桂北古民居的门楣、窗棂和柱子等处均可见精美的图案和纹饰,古朴而雅致。这些装饰元素通常融入寓意深刻的内容,如吉祥图案、神话传说和农耕文化等,给人一种饱含文化内涵的艺术感观。兴安漠川、灌阳江口等地的古民居传统木雕工艺在整个村落中都随处可见,通常雕刻在窗框窗格、木栏和门框楣上,技艺高超,一草一木、一鸟一獸在工匠的刻刀下表现得栩栩如生,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其传承了岭南文化风格,展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的特点,可谓独树一帜。

3.桂北古民居的布局设计注重功能性和美感的结合

桂北古民居内部采用“三进五榫”的建筑结构,它们一般由三进院落组成,主进院为正厅,往往布置得比较豪华,用于家庭活动和接待客人;侧进院为侧厢,用于居住,简洁而实用。其整体布局合理,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原则。位于灌阳的江口村,这里的古民居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传统的木质结构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在布局上,这些古民居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建筑群,但又与其他民居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理念。

4.桂北古民居的美学元素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通过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的精心搭配,桂北古民居营造出一种古朴、雅致又富有禅意的氛围。在桂北古民居中,人们既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生活的悠闲舒适,又能够体验到和谐的生活态度。兴坪古镇是一个充满历史痕迹的小镇,其古民居大多保存完好,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古镇中的石板路、古井、老榕树等物象,共同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线。三江侗寨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一个充满侗族文化特色的村落,这里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多为木质结构,屋顶采用悬山式和歇山式,色彩斑斓,颇具艺术感。侗族古民居的鼓楼、风雨桥、寨门等建筑元素在这里随处可见,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不禁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才能。无论是兴坪古镇的古朴典雅,还是三江侗寨的民族风情,都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桂北古民居的文化内涵

桂北古民居是地方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缩影,其内涵丰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高度智慧,建筑本身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因此,保护、继承和发展桂北古民居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桂北古民居庭院式的布局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和社区的重视和尊重,这种布局形式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团结和谐、互助互爱的价值观。古民居的建筑布局通常注重寻找自然环境中的宜居条件,反映了中国人对和谐共处、与自然共生的理解。桂北古民居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元素,门楣、窗棂和柱子雕刻和装饰的吉祥图案、神话传说等,反映了中国人对幸福、吉祥和繁荣的追求。桂北古民居将自然环境、民俗信仰、地域特色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底蕴。在这些古民居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崇,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桂北古民居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探寻其魅力。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和传承。通过欣赏和研究桂北古民居,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国人对家庭、自然和文化的深情厚谊。

二、桂北古民居在水彩画中的创新表现方式

水彩画是一种表现力丰富的绘画形式,为了更好地表现桂北古民居的特色和艺术价值,画家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表现方式,这包括在绘画材料、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以及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同时,也应当注重保持传统水彩画的优势,守正创新,让桂北古民居的文化底蕴能够被充分展示出来,进而得到传承和发展。可尝试将综合材料、现代绘画技术和观念融入传统水彩画中,从而创造出具有新颖性和艺术性的作品,拓宽水彩画的艺术边界,展现桂北古民居更为丰富的艺术魅力。

(一)水墨淋漓的意象表现

蒋振立是我国当代水彩画家,他的水彩画艺术风格独具特色。其作品多以自然风景和农村生活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色彩和流畅的笔触,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他笔下的桂北古民居水彩画作品中习惯于运用湿润的墨色,采取大写意的表现形式,让整个画面充满柔美和温暖的感觉(图1)。蒋振立善于捕捉光影变化,描绘出阳光照耀下山水与建筑之间明亮与阴影交织的效果,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他通过色彩和笔触的运用,以富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了桂北古民居的神秘感和历史韵味。

韦俊平的水彩画艺术风格,可以用自由、流动和富有表现力来描述。他常常使用大胆的笔触和饱满的色彩,通过湿润的效果和渐变的层次感,传达出桂北古民居的勃勃生机。韦俊平描绘的桂北古民居带有一种舒缓、雅致的氛围,通过柔和的色调和斑驳的色点,加以水色的流淌,产生相得益彰的虚实效果(图2),让观者感到宁静和放松,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二)图式构成

黄菁作为当代水彩画家,其水彩画作品用色颇具想象力,画面具有较强的图式、色块、线条的组织能力。黄菁在桂北古民居水彩画作品中融入个人的审美理想,作品呈现出一种诗意和浪漫的氛围。通过画面中的色彩和图形来传达自己的观念,画面中营造出一种超越自然的感觉(图3)。其巧借儿童的图式,把物品、建筑、树木、山水穿插于点线之间,在画面的色彩领域中靈动变换,玩转在“似与不似之间”,更容易直达观者的内心深处。

桂北古民居的建筑经黄菁创新地打破、重组、归纳之后,展示出建筑的特性、历史的传承与美学的价值。通过写意的风格和有趣的图示构成,为桂北古居民的绘画创新表现形式提供路径,并带来更多的可能。

(三)材料拓展

梁瑾瑾的水彩画作品具有浓厚的表现意味,注重内心情绪的表达,颇具个性化。她在水彩作品中善用墨色和线条,强调笔触的节奏和韵律,富有生命力。梁瑾瑾笔下描绘的桂北古民居带有一种梦幻的氛围,她将现实与想象融合,创造出神秘而唯美的画面(图4)。其运用喷枪的技术,把控好画面中景物的点与面,用刚硬的线条穿插在画面之中,增强作品的氛围感,表达出了她对于梦幻世界的理解和内在情绪的宣泄。

梁瑾瑾说:“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艺术家要有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去感受,才能最终转化为深刻的艺术表达。艺术家们可以从媒材上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只有对材料的材质、性能和寓意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准确地传达出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正因为艺术家们对新工具材料的大胆探索和运用,当代才出现了各种新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使得水彩语言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其水彩画艺术风格独特,具有多样化,她通过色彩、层次和细节的表现,在画面中把线性表达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创造出充满生命力和梦幻感的作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她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情感。这为艺术家们如何创新表现桂北古民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

艺术家不拘泥于传统表现形式,结合水彩画的特点和创意,创作出充满现代感和个性化的作品,使桂北古民居的形象更加多样化。桂北古民居和水彩画的结合,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式,新的视觉图式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创作范式,使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并不断激发活力。通过写意、色彩、综合材料的使用以及抽象的表现方式,探索传统民居背后水彩艺术表达的图式结构与理念,展示桂北古民居特有的时代精神和美学品格。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推动水彩画的发展和创新。

三、桂北古民居水彩画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桂北古民居水彩画的创新表现方式,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一种艺术上的突破和发展。桂北古民居不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承载着世代传承的历史记忆和家族情感之场所。通过深入挖掘桂北古民居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将这种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传递给观者,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同。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水彩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种创新表现方式,不仅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审美享受。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欣赏桂北古民居水彩画的价值和魅力,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桂北古民居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特点以及创新表现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展现桂北古民居的美感和灵动之处,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在弘扬桂北古民居视觉文化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水彩艺术创作空间。另外,对桂北古民居视觉文化符号和美学元素的挖掘和提炼,以水彩画的艺术形式进行地域文化价值输出,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桂北古民居的保护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庞铁坚.推开桂林的门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唐旭, 谢迪辉等.桂林古民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范亚杰(1987—),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水彩画创作与理论。

猜你喜欢
水彩画
水彩画作品
《闻·春》
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