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构建中医5+3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指标体系的研究 *

2024-03-14 06:12施泽芸万碧江朱轩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双师咨询权重

施泽芸 万碧江 朱轩艾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

纵观历代中医医家的成才之路可以发现,最有效的教育模式仍是学徒教育。1949 年后中医人才培养方式由传统师承教育为主转变为现代院校教育。目前我国中医人才的培养以“5+3”(“5”指5 年中医学本科教育,“3”指3 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3 年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院校教育为主体[1],同时坚持发展师承教育[2]。然而,我国中医教育普遍存在师承教育插入较晚[3]、带教老师教学意识薄弱、中医教学以西医教学模式为主导[4]等问题。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职业教育体系,它将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师徒制教育相结合[5],既保留了重视实践的传统师带徒教学模式,又具备院校教育系统化、规模化培养专业人才的优势。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在进行相关文献研究与访谈调查后,发现将现代学徒制引入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体系可能对改革现有培养体系有借鉴意义。因此拟在参考现代学徒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构建一套科学的中医“5+3”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指标体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遴选专家专家组共35 名,均具备本专业10 年以上工作经验,精通中医药教育及临床带教的业务,有兴趣并能够坚持完成数轮专家调查。

1.2 制定专家咨询问卷专家咨询问卷内容包括:(1)三级指标;(2)评分判定:请专家采用李克特5 分量表法[6]对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判打分,提出修改意见;(3)专家基本信息;(4)专家自评。

1.3 咨询过程采用界值法作为指标的选择策略,删除同时满足指标赋值均数(m)≤4、满分频率(K)≤50%、变异系数(CV)≥0.25 的指标[7]。同时结合专家修改意见对指标进行优化,再进行下一轮专家咨询。循环至专家不再提出修改意见为止。

2 结果

2.1 专家积极系数2 轮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均为35 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说明专家对本研究非常重视。

2.2 专家权威系数(Cr)本研究Cr为0.826,Cr值高,说明预测结果可靠性高。

2.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CV越小说明协调程度越高。第二轮咨询各指标的CV值在0.07~0.22,相较第一轮CV值更小,说明专家通过2 轮咨询后对于同一咨询指标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值越大说明协调程度越好、分歧越小。2 轮调查结果的Kendall’s W分别为0.182和0.138,2轮P值均小于0.01。2 轮Kendall’s W均偏低,这可能与指标条目较多有关。专家对全部指标意见的一致性,第二轮较第一轮有所降低,这是由于第二轮指标数目增多,但经显著性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指标咨询结果可取。

2.4 专家咨询结果第一轮专家咨询后剔除指标5 个,新纳入指标15 个,更改指标名称2 个;第二轮所有指标的m>4、K>50%且CV<0.25,表明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较好,专家意见趋近一致,停止咨询。最终形成的中医“5+3”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指标体系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教学管理和保障机制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和127项3级指标。专家对纳入指标权重分配。见表1。

表1 35名专家中医5+3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指标体系咨询结果

3 讨论

培养目标部分,制定机构中医院权重最大,其次为学校,体现了专家对医院与学校双主体育人的认可。医院与学校应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与方案,协同育人。删除医师协会,新增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虑到行业协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重要地位,在拟定指标时纳入了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职能[8]侧重点在于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专家认为其不适合作为我国现阶段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制定机构。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的协调管理与统筹规划,纳入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目标内容中权重位于前三的分别是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中医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中医经典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中医学习重思维、技能与经典的特征。

课程设置部分,课程体系中新纳入的增加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比例在课程设置中的组合权重最高。中医学重视临床能力,增加临床实践技能培训课时,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培训课程较学校课程权重更大,体现了学生应以临床为本。医院培训课程的优势在于真实工作场景中展开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文字经验转化为直接感性的认识,深化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医院培训课程中纳入全病程观察与记录。学生对疾病发生发展与预后掌握较差,缺乏独立诊疗信心,全病程观察与记录培训有助于改善这一现象。

师资队伍建设中“双师型”教师权重最大,其次为医院带教老师。现代学徒制师资团队的中坚力量是“双师型”教师,其次为企业的师父。专家意见与现代学徒制理念相契合,说明中医人才培养有必要采纳现代学徒制经验,在今后的这两类教师的培养方面应有所侧重。在医院带教老师和“双师型”教师中均纳入临床经验丰富程度的评价指标,且权重很高,说明教师临床经验的丰富程度对临床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双师型”教师中删除教师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双师型”导师是同时具备较好的执教水平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师,准入要求较高,在教师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上可适当放宽条件。

在考核评价部分,主要考核内容的权重分布充分说明专家对学生培养考核重技能、重理论。主要考核内容中纳入医患沟通技巧、公共卫生与法定传染性疾病。21世纪新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沟通技巧反映了心理与社会因素,纳入该指标有助于将以医疗为中心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新的医学模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全球公共卫生与传染性疾病防控方面有待提升,有必要制定公共卫生与法定传染性疾病的考核评价指标。

在教学管理部分,医院与学校的权重相当,提示医院与学校应共同参与学生的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管理中,学校与医院的教学协调性权重最高,提示医院应根据学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导师门诊时间,学校也需根据导师门诊时间和专业方向,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内容,使临床教学与学校教学的内容有机衔接。

保障机制中激励机制权重高于制约机制,表明保障机制应以激励为主、制约为辅。制约机制中纳入临床带教老师准入机制、临床带教老师退出机制与带教老师年度资格认证指标,有助于筛选出合格的临床带教老师,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综上,本研究认为应借鉴现代学徒制经验,契合国家战略,加强校院合作,校院协同育人,培养“双师型”教师;丰富教学形式,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训,实现中医院校教育与医院岗位标准对接,临床技能与岗位要求匹配;完善教学管理,优化考核评价与保障机制,结合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中医“5+3”人才。

猜你喜欢
双师咨询权重
权重常思“浮名轻”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基于Lingo的数学模型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