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辨证施护能力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2024-03-14 06:12罗小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导向护士

罗小兰

(抚州市乐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西 乐安 344000)

临床中医护理教育以常规医疗模式课程体系进行带教,但未能突出中医专业的重点。在传统中医护理教学模式中,以课堂讲课为主,临床实践较少,无法满足临床需求,需要进一步改革优化。辨证施护能力是中医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核心能力之一;可以为护理人员正确实施临床护理奠定基础,也是保持中医护理特色及优势的现实需求。以辨证施护作为核心能力,进而全面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是目前临床中医护理教育的重要课题[1]。

基于此,本研究使用以提升辨证施护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模式对护理实习人员进行带教,分析提升辨证施护能力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抚州市乐安县人民医院实习的实习护士,对照组实施常规中医护理教学,观察组实施提升辨证施护能力为导向的中医护理教学。两组均带教8 周。对照组35 人,均为女性;年龄18~23 岁,平均年龄(20.36±1.58)岁;专科学历21 人,本科学历14 人。观察组35 人,均为女性;年龄18~24 岁,平均年龄(20.47±1.27)岁;专科学历23人,本科学历12人。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入选后,研究期间均未离开工作岗位;(2)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者;(2)以往已进行带教学习者。

1.3 教学方法带教老师选择:选取抚州市乐安县人民医院4 名护师作为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均教学及工作经验丰富,且院内工作时间超过5 年。两组护士均由4 名护师进行带教。

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护理带教: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进行讲解,结合临床案例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新知识,引导实习护士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中,并学会归纳总结;课后复习并完成布置的任务,如中医护理技能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印象。共带教3周。

观察组采用以提升辨证施护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形成完善的教学方案,制作教学任务清单,逐步完成并完成任务。具体内容如下:(1)关于辨证护理基础情况的讲解:①四诊学习法:指导护士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因、性质、正邪情况,大致判断患者的阴阳属性,并可针对性地选择耳穴埋豆、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艾灸等中医护理操作。如月经先后无定期兼腰骶酸痛者,可予腰部局部按摩或热敷;胸胁、乳房、小腹胀痛者,可针刺气海、三阴交、期门、肝俞等穴位。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告知实习护士,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病情、不同发病情况中,需要根据其表现的证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采用相同的护理干预方式。③根据辨证情况合理安排膳食:使实习护士了解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可通过食物进行调节,同时可配合药物进行治疗。这对降低疾病对人体的损伤有积极意义。根据患者阴阳寒热、气血盛虚属性的不同,指导实习护士辨证地选用相适应的饮食调护,从而辅助患者提升正气和机体免疫力等。④情志护理:根据中医心理与生理之间互相影响的理论,指导实习护士在护理期间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以增加温和语言、提升护理态度改善患者情绪,增加治疗依从性。(2)课前准备:上课前整理教学思路,设计好临床病例;告知学生有关案例的基本情况及实验大纲和教学目的,要求实习护士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进行归纳;可根据案例情境环境分组进行模拟,扮演护士、助手、患者等角色,使实习护士感受到自身的职责。(3)课上操作:带教老师讲明教学目的及要求,各组均需对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从四诊入手,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获取辨证信息,选择合适的护理操作,整个过程需要组员配合完成,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并根据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结束后实习护士需完成实验报告。共带教3周。

1.4 评价指标(1)辨证施护能力:在带教结束1 周后,使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2]评估两组护士的辨证施护能力。总分为100 分,辨证能力占40 分,施护能力占60分。施护能力包含辨证施情、施教、施养、施术、施膳、施药6 个方面,每项占10 分。(2)带教满意度:在带教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临床带教满意度。总分为100 分,非常满意为90~100 分、满意为70~89分、不满意为≤6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人数/总人数×100%。(3)学习能力、理论考试成绩:使用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SeLf-directed learning instrument for nursing students,SDLINS)[3]评估实习护士学习能力,总分为60~300 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护士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越佳。带教结束后统一进行理论考试,总分为100分,分越高代表成绩越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描述,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辨证施护能力观察组辨证能力评分及施护能力6个项目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护士辨证施护能力比较 (± s,分)

表1 两组实习护士辨证施护能力比较 (± 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人数35 35辨证能力37.11±1.40 31.51±1.26 17.589<0.001施护能力施情7.80±1.49 6.15±1.33 4.887<0.001施教7.44±1.85 5.94±1.48 3.745<0.001施养7.60±1.64 5.33±1.85 5.432<0.001施术7.94±1.32 5.16±1.66 7.754<0.001施膳7.43±2.10 5.69±2.34 3.274 0.001施药7.69±1.80 5.87±1.64 4.421<0.001

2.2 带教满意度观察组的带教满意度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护士带教满意度比较 [人(%)]

2.3 学习能力、理论考试成绩观察组的学习能力、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实习护士学习能力、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s,分)

表3 两组实习护士学习能力、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人数35 35学习能力294.16±15.30 271.58±15.49 6.135<0.001理论考试成绩91.26±5.14 82.77±5.31 6.946<0.001

3 讨论

为突出中医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笔者在中医临床护理课程中做出了新尝试,以中医“辨证施护”作为指导观点,走出常规的医疗课程模式,以期构建更合理的中医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为中医专业护理教学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路径。

以往的中医临床带教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实习护士的理论及实践能力,带教老师可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但枯燥乏味,实习护士易产生抵触心理,缺乏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4]。为提高带教质量及效果,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建议将中医辨证施护穿插入实际带教工作,可有效将重复且零散的护理知识及技能融合起来,也可有效地帮助实习护士掌握相关知识。

辨证施护为中医护理的特点,全面地阐述了中医护理过程中的方法、要求。辨证施护以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收集患者详细资料,并做出相应的评估,将护理过程分为一般护理与辨证分型护理。一般护理体现出中医护理的整体思想,分型护理则反映出整体的护理特色,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价值更高。以往研究[5]显示,以提升辨证施护能力为导向,运用案例导入联合任务驱动可提升实习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同时提高带教质量。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以提升辨证施护能力为导向的带教模式带教后,辨证施护能力明显提升,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与以下几点有关:观察组将提升辨证施护能力作为带教的重点,将理论知识传输给实习护士,同时利用课堂时间对难点进行总结,小组间相互进行病例探讨,有利于知识的运用;课后进行知识巩固,并加强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增加了中医实践护理的比重,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实习护士辨证施护能力提升的个性化需求。在整个带教过程中,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实习护士的辨证施护能力[6]。另外,观察组带教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带教方式更易被实习护士接受,侧面说明此带教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习护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提高实习护士理论知识、护理技能有积极影响。

在医学技术与护理科学不断发展的时代,护士不仅要学习以往知识,也需不断地更新相关知识及技能;需要终生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在护理学习过程中,实习护士的自主学习及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也是体现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以往有研究[7]指出,临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欠佳,对掌握护理能力有不良影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学习能力、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以提升辨证施护能力为导向的带教可增强实习护士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其理论知识更丰富。分析原因如下:传统护理以面授为主,重点在于传授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培训;而以提升辨证施护能力为导向的带教将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团队合作进行病例模拟,培养了实习护士的动手能力,使其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与分析,增强了相互协助能力[8]。

综上所述,以提升辨证施护能力为导向的带教模式运用于中医护理教学中,效果可观,可提高实习护士的辨证施护能力及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导向护士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偏向”不是好导向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