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磨憨口岸城市建设助推沿边开发开放

2024-03-09 14:05徐宏远
创造 2024年2期
关键词:落地建设发展

◆徐宏远

昆明托管磨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云南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破题之举,昆明也成为第一个拥有边境线、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为将磨憨打造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样板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国际产能合作的示范区。昆明市亟须抢抓RCEP 生效实施、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沿边产业园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抓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抓通关便利、拓宽投融资渠道、抓跨境贸易发展,奋力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提高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快推进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老铁路重要指示要求的关键举措,是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云南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建设发展情况

昆明托管磨憨以来,紧紧围绕“一年见成效、两年有突破、三年大发展”目标,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综合优势,加强政策协同,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加快引进优质项目,做好东部产业承接,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

(一)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磨憨开发建设模式

顺利完成了磨憨镇托管工作,建立了“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积极争取扶持政策,享受RCEP、西部大开发和昆明市各项优惠政策,托管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初步构建了托管区开发建设政策体系。创新“管委会+公司”开发模式,充分利用中国中铁央企资源、开发建设优势和上海临港集团产业培育发展、园区运营管理优势,引入中国中铁等企业推动磨憨开发建设,引入上海临港集团参与磨憨产业发展和产业园区运营,央地合作、沪滇合作的优势在磨憨得到有效发挥,形成了示范效应。

(二)加强园区规划引领,加快磨憨基础设施建设

高起点编制《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磨憨国际口岸城市产业发展规划》等,初步构建了“一心一核三带五区”的空间布局,优化调整《磨憨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加快东盟大道改扩建、盐塘水库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中方区域围网区出境查验设施、金属围网及监控、一二线联检楼主体工程、二线前后广场等主要工程完工。积极谋划119 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919.25 亿元,已完成项目立项(备案)111 个,目前已累计开工72 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60.5%,总投资136.09 亿元。

中老铁路磨憨站 (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 供图)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口岸通关便利水平

编制《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夯实承接产业转移机制保障,签订合作协议28个,其中投资协议14 个、投资金额约52 亿元。全过程跟踪服务上海临港集团跨境服务中心等合作项目,全力推动新电燃料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工业厂房、云南启微磨憨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磨憨免税城等项目建设。2023 年已完成省外产业项目到位资金4.58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81 万美元。磨憨口岸智慧改造升级项目(一期)建设完成,公路口岸新货运专用通道建成启用,出入公路口岸车辆由每天400 多辆增至800 多辆,铁路口岸通关时间由运营初期的平均40 小时压缩至5 小时。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设立了43个受理窗口,承接用好省级第一批下放的30项行政职权事项,实现业务办理“跨区通办”,实现“交地即交证”政策在磨憨口岸落地。建立健全了容缺审批程序,拟出免责清单,采取备案审核,加快项目推进。同时,充分发挥各类平台政策叠加优势,推动跨境金融业务发展,以获得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为契机,推进磨憨和磨丁两个区域联动发展。开行“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畅通沪滇及铁路沿线地区货源,释放磨憨口岸通道能力,形成更大货源集聚效应。

二、存在困难

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大型边贸交易中心、国际商贸和国际物流集散分销中心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精品城市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现阶段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当前,磨憨基础设施薄弱,急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补齐短板。2022 年经合区财政收入仅为3015 万元,2023 年计划完成4107 万元,2023 年实施的85 个项目中35 个政府投资项目征迁资金缺口10.09 亿元,资金缺口较大,小财政难以支撑大规模项目建设需求,制约了磨憨口岸的建设。

(二)发展要素保障不足

目前,磨憨口岸交通、水电气、成熟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不足,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上位政策不明确,与之匹配的招商引资、产业扶持等政策未出台,企业落地需要的土地、办公场所等产业载体缺乏,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受限于要素保障短缺,招商项目难以落地。

(三)产业基础发展薄弱

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现处于初创期,产业发展刚起步,贸易过境量大,但落地加工少,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制造业企业贫乏,没有深加工产品,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核心产品。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意愿强,签订战略协议多,但落地开工少,产业集群尚未形成,经济总量过小,难以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四)园区政策支持不够

《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中方区域实施方案》中提出,磨憨建设发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免税购物、企业所得税中央分享部分“五免五减半”、稀土产业发展、磨憨国际医疗康养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离岸金融6 项政策诉求,正处于争取阶段。另外,关于省级“5+8”资金支持中8 亿元专项资金方面,省级8 亿元支持政策难以争取落地。

三、对策建议

为把磨憨打造成一个生态优美、功能完备、经济活跃、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口岸城市,作为全国口岸城市的标杆和示范,让磨憨在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需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地

一是加强产业谋划,聚焦加工制造、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医疗康养等产业,做好外出招商推介工作,通过东西部协作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渠道寻求产业合作。二是加快制定企业落地标准,加强区域协同互动,有效招引落地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培育一批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链主”企业,主动谋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挥“拦水坝”和“蓄水池”的作用。三是推动一批优质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持续跟踪优质项目,做好企业要素服务保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四是充分发挥磨憨沪滇产业联动发展的积极作用,深度联动开展产业招商,做好入区企业服务工作,谋划好招商宣传推介活动,助推项目落地。

(二)抓项目建设,加快基建速度

一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谋划,深入研究主导产业,挖掘磨憨区位优势、产业潜力,谋划一批支撑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二是加快推动2023 年续建及开工的85 个项目建设,争取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统筹谋划好2024 年拟实施的54 个项目,倒排时间进度,加快推进项目可研、项目立项、项目选址、方案设计、规划许可等前期工作,筹集项目建设资金,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三是围绕磨憨国际口岸城市项目建设清单,提速土地收储和供应,统筹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四是主动服务社会投资主体,切实解决企业诉求,提振投资信心,紧扣时间节点,倒排项目工期并加强全流程管理。

(三)抓园区建设,促进跨境贸易

一是加强交流沟通,推动优化调整后的《磨憨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尽快获批通过。二是把握国家支持沿边产业园区建设重大机遇,发挥RCEP 原产地累积规则等综合优势,利用好东西部协作资源,以南坡国际产能合作区为重点,聚焦主导产业,梳理行业龙头企业目录。三是加快实施产业发展鼓励目录、磨憨国际口岸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加快布局中老国际物流产业、跨境旅游医疗康养产业、进出口加工制造产业、东南亚金融贸易产业。四是深入推动边民互市贸易纵深改革,加快边民互市贸易升级,提高边民参与互市的积极性和熟练程度,打造“边境小康示范村+边民互市二级市场”融合项目。五是增设磨憨口岸为中药材进口边境口岸,拓宽磨憨口岸跨境贸易覆盖面,做好跨境生物医药、跨境旅游、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贸易促进与发展相关工作。

(四)抓通关便利,提高开放水平

一是争取在磨憨铁路口岸探索实施“一地两检”通关模式,提高磨憨公路口岸通关便利化、管理智慧化水平,提升客运通关效率和口岸承载能力。二是促进开放便利化,争取允许两国边境居民持双方认可的有效证件依法在两国边境许可范围内自由通行。在经合区设立国际性仲裁、认证、公证、鉴定权威机构,探索建立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三是加快围网区建设,在围网区外设立具有保税功能的配套区(拓展区),在中方区域实行“免税购物”政策。四是助推资金融通便利,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在经合区设立分支机构及网点,开设民营银行,开展离岸金融业务。

(五)抓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围网区验收运营,给予企业所得税和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实行优惠免税购物政策,给予新增上缴中央财政资金留存支持,在沿边产业园区建设资金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二是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免税购物、企业所得税中央分享部分“五免五减半”、稀土产业发展、磨憨国际医疗康养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离岸金融等6 项事关磨憨发展方面争取突破性优惠政策。三是加快磨憨铁路口岸实施“一地两检”和跨境高速公路建设,支持磨憨南坡片区与磨丁片区连接跨境隧道建设,增列鼓励类产业目录,修订新的《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支持边民互市贸易产品落地加工。四是积极申报上级补助资金,大力开展市场化融资,加强项目专债申报,全面拓展资金筹措渠道,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猜你喜欢
落地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