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样板研究

2024-02-20 07:46谭建光
雷锋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雷锋志愿志愿者

谭建光

“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2月对新时代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时发出的庄严号召。笔者近年来在调研各地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状况的过程中,接触到大量“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的样板。细致研析这些样板,会让我们窥探到其中的不少发展门道。

让群众“愿参加”最重要

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学雷锋志愿者为主体力量,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形式。因此,关键就是要善于吸引群众和激励群众,既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也发挥群众的兴趣热情,组建多样化、有活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天津市推广“百姓实践、百姓志愿、百姓美好生活”的“百姓三好”做法,总结和推广朝阳里社区居民学雷锋志愿者队伍的经验,吸引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老百姓成为文明实践的活跃力量、成为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活跃力量。我们在天津调查的时候,既看到朝阳里社区的居民用精湛手艺制作微缩红色景观,面向青少年进行宣传和普及使用,发挥积极的作用;也看到五大道的老年志愿者义务演讲,从近代中国讲到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变化、新时代的发展前景,对广大群众发挥激励作用。天津市作为典型的“百姓城市”非常具有亲和力、非常具有幸福感,百姓志愿者的宣传和服务就成为很有特色的亮点。另外,我们在江西省寻乌县开展“新寻乌调查”的时候,发现项山乡卢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涌现“卢村力量”,这里既传承当年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四军跨越项山的精神,也传承卢氏家族崇文重教、仁爱树德的家风,以“向上力量、崇文力量、友善力量、奋进力量、美丽力量”等五大力量,推动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的发展。不论是天津的特色是社区“百姓实践”,还是江西寻乌的“卢村力量”,都是广大群众愿意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动热情作出贡献,因而能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让群众“齐创新”须用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要做实做细,就要注重项目的用心策划和实施,尤其是实现从活动向项目的深化。一方面,在开展宣讲宣传、关爱扶助活动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和群众需求,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推动活动的细化,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另一方面,在原有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上,面向乡村社区延伸和深化,激励广大群众的参与,成为文明实践特色项目。我们2022年在新疆博州精河县红星街道调查辅导的时候,发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围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求,运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路径,探索实施“红星绣花针”项目,取得良好的成效。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同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幸福生活,就是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同样,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海舟村党组织,也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扶助,推出“海舟冲锋号”党员示范志愿服务项目、“美丽针线活”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项目、“幸福敲门人”爱心助老志愿服务项目等,为乡村社区群众提供关爱和帮助。调查发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项目,既要体现弘扬党的宗旨、传播新时代新思想;也要体现关爱帮助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让群众“敢传播”不可少

网络改变世界、网络改变生活,这是当今时代的特色,也对每一个人都產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必须“触网”“上网”“用网”“亮网”,用传播主流价值、弘扬正能量的元素,增添网络世界的“一抹亮色”。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高新科技园区,是青年科技人员、青年创新人员的聚集地,传统“慢节奏、灌输式”的宣传教育,不一定能够赢得年轻人的喜欢,也很难让年轻人产生共鸣。这样,一些青年党员、青年志愿者就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推进,探索开展“青年TALK”,也就是“青新公益说”,它具有几个方面的含义:1. 新兴青年群体说公益。2. 青年新思维说公益。3. 青年说公益新方式。4. 青年说公益新收获,等等。既有科技创新的博士、硕士参与倾诉表达,也有社科研究专家参与解释介绍,还有来自上海、吉林等地的学雷锋志愿者介绍城市公益、农村志愿服务新趋势。并且,在进行中国公益事业、中国志愿服务发展交流的时候,都联系到党的领导和支持,联系到群众的参与和贡献。与此同时,将“青年TALK”的内容通过公众号、网络视频等传播,引起更多青年人的共鸣,营造“正能量的青年世界”。另外,我们在内蒙古东乌旗调查的时候,发现在县镇村的学雷锋志愿者中,也掀起利用网络传播文明实践的热潮。如东乌旗“我帮你”公益直播就受到广大牧民群众的欢迎。一是公益直播党的理论政策,让新时代新思想通过网络空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内蒙古的特殊情况就是每一户牧民都拥有几千亩草场,人与人之间的走动和聚集非常困难,但是通过网络联系、微信圈联系非常频繁。公益直播带来“党的声音”“党的关怀”“党的温暖”,让牧民家家户户感受得到、体验得到,效果很好。二是公益直播根据广大牧民的需求,提供各种种养殖的知识普及和答疑解难,为牧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帮助。牧民收集困难和问题,用手机发微信到直播间的后台,“我帮你”公益直播就详细解答,或者联系有关资源提供具体帮助,解决牧民的困难和问题。分散在广袤草原上的牧民,对于“我帮你”公益直播非常喜欢喜爱、乐意收听收看,既学习了解党的政策措施,也促进生产生活发展。“文明实践上网络”是吸引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好方式,值得关注和重视。

让群众“大发展”强后盾

在吸引和激励群众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时候,也要汇聚社会资源,为城乡群众提供支持保障、提供“坚强后盾”。一是人才支持。社区与农村的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时候,有热心、有爱心,乐意参加宣传推广,乐意参加关爱互助,但是不懂得相关知识技术,不知道哪些参与服务的途径方法。这时候就需要实践中心(所、站)提供支持。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的“好人高雁”,因为自己读书少而吃过不少苦头,就非常希望帮助山区农村的孩子读到更多更好的书籍。为此,在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鼓励下,她和一批好人、志愿者发起“江都·好人书屋”的项目,筹集社会资源为偏远山区、边疆地区的农村孩子建设“小书屋、大世界”。项目以“好书·好人·好中国”为宗旨,即通过引导孩子读好书,立志做好人,从而建设美好中国、美好生活。这个项目获得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热心人士支持,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资金支持。为了吸引和激励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需要提供培训辅导和服务过程的成本支持,也要提供志愿者的激励回馈。因此,要通过财政支持、企业资助、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必要的资金资源为文明实践志愿者提供保障。广东省博罗县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会,筹集各方资金支持志愿服务的开展。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资助部分县镇特色志愿服务组织与乡村农民志愿者队伍结对,提供专业帮助和人才支持。基金会为县镇志愿者骨干的下乡开展培训辅导、服务以及活动提供补贴支持,有利于培养和带动乡村农民志愿者骨干的成长,不断壮大乡村学雷锋志愿者力量,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农村、深入人心提供帮助。尤其是基金会支持“一村一歌”“村规民约”等的编写和完善,促进乡风民俗的发展繁荣。贵州省龙里县则提供脱贫攻坚奖补资金、乡村振兴扶持资金的支持,为山区村寨的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义务出工出力建设农村提供保障激励,鼓励广大农民持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传播支持。要充分发挥电视、报纸、杂志以及新媒体、自媒体的积极作用,为城乡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供宣传推广,提供嘉许激励。如山东省荣成市各个镇村定期举办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用激励大会,对参与实践活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农民予以表彰激励,并且通过媒体和自媒体宣传推广。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乐意参加文明实践、乐意友善助人,成为乡村社会“受尊重、有面子”的人。目前,全国“3.5学雷锋”“12.5国际志愿者日”以及“四个一百”志愿者表彰、各行业优秀志愿者表彰等等,都是通过媒体和自媒体广泛传播志愿者事迹,广泛传播志愿服务文化的良好机会。我们认为,通过人才支持、资金支持、传播支持等各种保障激励措施,就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乡村社区群众参与志愿服务, 切实做到“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

猜你喜欢
学雷锋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