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整体: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课堂

2024-02-01 05:29常利侠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寓言小学语文

常利侠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众多,教师从单元整体教学实际出发展开教学设计,围绕构建教学评一致性主题推出学习任务,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形塑学生学科核心能力。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时,教师从教学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组织、评价方式升级等角度进行创新探索,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突出单元整体性,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寓言;课堂

语文学科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符合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要求,教师立足单元整体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够创造更多学习契机,也能够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为例,教师介绍寓言文体特点,围绕读懂寓言、明晰寓言哲理等单元学习目标展开教程安排,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单元整体性学习,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针对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展开教学组织,对教学方案、活动组织、课堂评价等展开优化设计,以顺利启动学生学科思维。

一、单元教学方案设计,丰富生本解析寓言方式

单元整体性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以提升教学方案设计的适合性。教学评一致性与单元教学对接,教师要有宏观控制的意识,成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立足单元整体展开教学设计,推出学习活动任务,成功启动学生学科思维,创造更多学习起点。

1.教学设计突出整体性

教师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时,要凸显教学评一致性,需要整合教学资源信息,还要关注学生学情的处理,这样才能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适合性。教学评一致性不是一句口号,需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教师是教学设计者、组织者、服务者,学生需要教师提供更多学习辅助,突出单元整体性,要注重教学设计制约因素的综合应用。寓言童话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这些寓言故事都具有更高可读性,学生阅读故事兴趣浓厚,教师设计单元整体性教学方案时,要注重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的落实。单元整体设计与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有异同点,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判断和分析,不仅要凸显单元整体性,还要追求教学评一致性,以成功调动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在创意探索过程中建立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有意识展开教学引导、组织学习任务、创新课堂评价,以完成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目标。教学设计凸显整体性,不仅能够为学生规划清晰思考路径,还能够开阔学生学习视野,这对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和效率都有重要现实帮助。

2.学习任务突出衔接性

单元整体性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一些自主探索的学习任务,在具体组织时,要针对学生学习现实展开对应设计和指导。教师需要有对接意识,组织学生进入学习活动,为学生规划清晰学习路径,让更多学生顺利进入研学环节。教师设计学习活动任务时,要对学生学情有客观把握,以突出活动的衔接性,为学生主动进入学习活动创造良好条件。《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三篇寓言故事都属于现代文体,题目设计带有趋同性,教师设计群体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揭示故事哲理。这三篇寓言故事围绕两种事物展开设计,揭示的哲理也带有趋同性,教师投放学习任务,学生积极回馈,主动阅读教材内容和教辅材料,对故事蕴含哲理展开重点讨论,逐渐形成学习共识。在学习成果验收阶段,教师设计了故事讲述任务,学生积极展示。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一致性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3.评价形式突出多样性

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相融合,还要关注课堂评价的渗透,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动力。教师在具体组织时,要突出多样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选择,这对促进单元整体性教学有重要现实帮助。教学评一致性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需要有整合和融入的意识,将多种因素融合到一起,才能创造全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学习新常态。单元整体性教学渗透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其应用范围广阔,教师要做好创新设计,为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如《守株待兔》,这是一篇小文言文,内容简单,哲理直接,学生阅读文本没有难度。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学生都能够主动响应。在学习评价环节,教师推出互动评价环节,为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教学评一致性是课堂目标,也是教学观念和意识,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水平。

二、单元学习活动组织,搭建生本读懂寓言支架

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单元整体性学习活动时,要注意解析寓言故事内容,传授一些阅读方法,在学习活动安排、学习形式创新、学习评价组织等方面展开创意探索。学生对学习活动比较有感觉,教师结合寓言故事内容特点设计学习活动方案,学生回馈主动积极,其训练效果值得期待。

1.教学活动强调整体性

语文学科教学需要多种学习活动的支持,教师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首先,教学活动内容选择要突出适合性,教师精心研读教材内容,发掘活动素材,围绕单元整体教学展开活动方案设计。其次,教学活动形式要贴近学生学习心理,唯有对接学生学习兴趣取向,才能赢得教学主动权。最后,教学活动组织要突出主体性,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最为关键,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是根本。教师设计教学活动需要搜集素材、设计程序、规划要求和目标,为学生顺利进入到活动环节提供有利条件。如故事讲述活动,教师要求列出讲述提纲,自行展开讲述训练。学生开始选择讲述内容,教师提出具体的讲述要求:理清故事主要情节,利用關键词列出内容提纲,利用自己的话展示故事情节,展开个性描写,突出故事人物形象特点。故事讲述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成员轮流讲述,其他成员负责互动评价。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后,学生回馈主动积极,课堂研学气氛逐渐形成。

2.学习形式强调灵动性

学生对灵动性学习活动比较有感觉,教师对教材展开深入分析之后,搜集适合的设计素材,结合学情分析进行学习活动安排,学生主动回应,助学效果显著。故事讲述、课堂演绎、诵读比赛、读写展评等,都带有单元整体属性特点,教师从教学评一致性角度展开教学组织,确保学习活动顺利推进。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诉求,推出课堂演绎活动任务,学生是普遍欢迎的,其调度作用更为突出。如《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池子与河流》三篇课文,其角色特点鲜明,教师设计课堂演绎方案,要求学生同桌合作,选择一篇童话故事,自行设计演绎脚本,展开演绎准备。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比较有期待,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要求设计演绎任务,其适合性更高。学生主动进入演绎设计、排练学习环节。在演绎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互动评价活动,将教学评一致性进行到底。教师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获得不错启动效果,说明教师教学调动意识很强,方法应用到位。学生对学习形式有更高要求,教师要做好创新设计,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深度阅读思考之中,在广泛互动基础上形成学习感悟。

3.评价组织强调高效性

教学评一致性包含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个关键词,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学习活动组织环节都要注意渗透教学评价内容,以发挥评价的助学作用。寓言单元内容都是寓言故事,文体特征鲜明,学习方式高度契合,教师设计课堂评价方案时,要做好必要的学情分析,对学生阅读学习情况做实地观察,以便做出理性应对。教师设计训练任务、进行互动组织、推出评价制度,确保教学评一致性目标的落实。特别是教学评价环节的升级处理,关涉诸多制约因素,教师需要有创新探索的意识,在广泛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展开升级设计。教师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体现分层教学原则,学生普遍欢迎,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学习环节。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其实践价值更为丰富,教师要有创意探索意识,从教学设计、学习活动、课堂评价等角度进行创新设计和组织,以突出单元整体教学特点。

三、单元评价机制创新,培养生本读写寓言能力

教学评一致性是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目标,教师在教学评价组织时,要突出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组织的层次性、评价应用的实用性,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单元整体教学需要评价支持,教师展开创新设计,为学生顺利进入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1.教学评价呈现多元性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教师要有融合意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课堂教学评价升级,每一个环节都带有融合意识,这样才能突出教学评一致性。寓言单元教学整体性设计,教师要推出群文教学模式,以突出单元整体性。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突出多元性,以提升单元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评价是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安排时,要注意精选评价内容,设计评价方案,确保评价助学效果。学生习惯教师书面评价。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出发展开评价组织,主要从几个方向进行创意设计。其一,评价方式全面改进,不再是单一的书面评价,推出符号评价、肢体评价、表情评价、语言评价等评价方式。其二,改变评价主体,由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自我评价和集体互动评价。教师设计具体的评价要求,鼓励学生展开个性评价。其三,将常规结果评价改为学习过程评价,教师有意识升级评价机制,设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跟踪性评价。课堂评价方式追求多样性,教师对评价机制进行升级处理,系统设定评价标准,其激发效果更为突出,特别是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突出学习主体地位,教学实践效果显著。

2.学习组织呈现层次性

寓言单元整体性学习活动评价机制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凸显评价主体性,透过分层教学设计,对不同群体学生学习表现进行科学评估,为更多学生提供学科服务。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环节,因为学力基础、学习悟性等方面存在差距,教师教学组织和评价时,要追求群体性,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创意学习时,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追求,以提升教学适配性。这个单元有《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教师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计划时,要为学生准备更多历练的机会,优化教学活动组织势在必行。如课文复述、哲理展示、仿写续写、素材搜集、互动辩论等,都属于语文学习活动范畴,教师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其中一项任务,展开独立思考和集体研讨行动,准备参与班级集体展评活动,在互动评价中展开学习反思行动。学生学力基础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充分考虑学生操作能力,配设诸多学习任务,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回馈更为积极,说明教师教学设计和组织是比较适合的。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执行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導作用,针对学情布设具体训练任务,提出活动要求,进行教学调整,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个性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突出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3.评价应用呈现实用性

教师组织学科教学评价时,要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形式。学科教学评价形式众多,教师要对评价方式进行优化设计,组织学生展开自主评价和互动评价,增加一些新颖的评价形式,如语言评价、符号评价、肢体评价、网络评价等,这样可以对学生形成多点触动。教学评一致性包含诸多目标,教师从课堂评价创新角度展开教学探索行动,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如语言评价,学生习惯教师笼统评价,评价语言落于俗套,激励效果甚微。教师对评价语言进行创新处理,不仅突出专业性,还增加了人文性、文学性,对学生感官带来一定触动。再如符号评价,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评价方式,教师借助网络表情符号进行学生学习评价行动,学生对此最为熟悉,其回馈更为积极主动,激发效果更为突出。表情符号没有固定格式,教师借鉴网络符号,也可以自行创编一些符号,只要能够传递出清晰的信息,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内涵,便可以形成评价作用。肢体评价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渗透,能够活跃气氛,给学生更多直观学习激励。教师不妨借鉴体育教师的评价方式,给学生更直接的肢体语言评价,学生对此也比较有感觉。教学评一致性追求目标众多,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环节展开创意设计,推出一些新型的学习评价方式,能够创造丰富学习动机。

寓言单元内容都属于寓言故事,教师从“读寓言故事,明确其中的道理”课标要求展开教学设计,组织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探索活动,促进其学法的传递,让学生在主动辨析性学习中建立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师需要有宏观控制的意识,确保单元教学的高效性。教学评一致性是单元教学核心目标追求,教师从教学设计、学习活动、课堂评价等不同角度展开深入探索,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姜树华.寓言是一面多棱镜——三下第二单元教材解读[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02).

[2]王雁华.核心素养视域下寓言单元教学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20(13).

[3]俞翔.组合多重对比  明白深刻寓意—谈三(下)寓言单元教学[J].小学教学(语文版),2020(10).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致性寓言小学语文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评一致性”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