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下辽宁省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2024-01-26 09:44于义磊逯栩彤
北方经贸 2024年1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旅游者辽宁省

陈 丽,于义磊,逯栩彤

(1.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3;2.广西民族大学,南宁 530000)

作为我国特有的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自2004年国务院印发《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云游览、VR 等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旅游场景中,沉浸式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沉浸式旅游使旅游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旅游地的文化,[1]并与当下的文化场景相结合,极大地满足了游客对旅游体验更高层次的需求。

一、概念界定

(一)沉浸式旅游体验

沉浸式旅游体验即通过全景式的交互体验,带给游客“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式红色旅游在内容上仍以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革命精神为主要内容,但在形式上则采取游客与景观交互的模式,通过体验景区内的人文风俗习惯,让游客亲身感受红色文化为自身带来的精神洗礼。[2]

(二)红色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产品是以红色文化及资源为依托、以爱国教育为核心的主题化旅游产品,并能够作为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红色景区旅游吸引力,满足游客对于红色旅游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辽宁省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调查分析

(一)研究设计

想要让游客更好地参与到辽宁省红色旅游中来,就需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旅游者对于红色旅游的游览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创新。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发放线上问卷的方式对部分辽宁省红色旅游的参与者进行了关于沉浸式旅游体验的问卷调查。

借鉴已有的关于沈阳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问卷和旅游者对于沉浸式旅游体验参与评价的调查问卷,梳理整合与本文选题相关的部分问题,并针对游客对于辽宁省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的参与评价,对问卷题目进行修改整理后设计出了“辽宁省红色景区沉浸式旅游体验调查问卷”,并以线上的形式发放。其后,共回收到问卷322 份。将回收的问卷数据导入Excel,对内容进行编码整理,筛选并剔除了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10 份,有效率为96%。运用spss 分析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频数、频率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二)数据分析

1.相关性分析

由于对沉浸式旅游体验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年龄的旅游者参加红色旅游的目的及对于红色旅游地的主观情感不同,沉浸式体验的需求也有差异。将年龄分别与“对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的了解程度”和“体验时或之后是否感受到明显的视觉或听觉体验”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和了解程度以及视觉、听觉体验感受均有明显的相关性。例如,青年人更愿意体验VR、AR 等科技赋能的旅游项目,中年人则更加偏爱演艺活动。年轻人对于沉浸式旅游的了解和接受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高于中年、老年人。因此,沉浸式旅游产品在设计时应该充分尊重不同旅游者的差异,摆脱固有的传统旅游思维,以差异化的眼光对待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表1 年龄与体验评价相关性分析

2.需求分析

调查中显示,大部分的旅游者进行红色旅游是为了感受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或是被革命历史和革命人物的英雄事迹所吸引,体验红色旅游景区具有的浓厚的人文气息。他们认为沉浸式旅游体验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是一种拓宽视野的方式,同时,也认为这种方式可以促进辽宁省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对旅游者进行沉浸式旅游需求的调查中发现,在收集到的795 组数据中,分别有26.9%和24.4%的旅游者更加注重沉浸式旅游体验中的互动效果和科技文化融合程度,有23.5%的游客注重沉浸式体验程度。这表明,好的互动效果可以使旅游者更加融入旅游场景中来,同时,以现代化手段表现旅游场景更符合多数旅游者的需求。

在对沉浸式旅游项目的参与意愿调查中,310份问卷共收集到775 组数据,说明有半数以上的人选择了两项甚至多项沉浸式旅游项目。其中,愿意参与VR、AR 虚拟场景体验的人占最大比重为21.2%,这与青年旅游者对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项目的积极参与密切相关。并且,大型实景演艺活动、情景教学活动和红色文化艺术节也受到多数调查者的欢迎。这表明,多样化的沉浸式旅游项目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选择,使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沉浸式旅游活动中来。由此可见,旅游者对于红色景区沉浸式的内容形式要求较为多样化,不仅要注重外在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从外部来看,设计出的产品应该直观、易于理解;从内部来说,首先要在保证内容本身具有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设计,与时俱进。此外,要注重内容和游客观念的契合度,不能过于理论化、复杂化而超出游客的认知范围,也不能过于浅显而失去了本身的教育意义。

表2 在沉浸式旅游中看重的因素频率分布表

三、辽宁省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形式较为传统

在调查中发现,辽宁省红色旅游多以传统形式的革命遗址参观、革命物品展示为主,很难带来全方位的视觉享受。多数游客只进行了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对于红色旅游地背后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气息的了解并不充分。景区展示的内容不够鲜活,讲解也缺乏现代化的手段。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单纯的观光游览只能满足旅游者较低层次的需求,然而旅游者的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需求也趋于多样化、细分化,随着参与意识与融入意识的增强,他们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红色旅游景点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增强游客的体验感。[3]

(二)产品开发缺乏多元化思路

首先,只有基于当地历史发展脉络以及文化基础才会开发出多元化的红色旅游产品。但是,当前辽宁省现有的红色旅游产品很少能够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以及自身特色,且展览形式以实物静态展示为主,缺乏多元化的开发形式。其次,由于旅游体验是旅游景区或旅游产品通过一定的感官刺激给予旅游者的主观感受,因此景区需要从多感官角度出发,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刺激,让游客完全融入旅游场景中来,但是辽宁省目前拥有的红色旅游产品仅仅只是通过单一的感官对旅游者进行刺激,不能给旅游者更加直观的旅游体验。最后,在产品开发的广度上,大多数景区没能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代表的产业全方位结合起来,只是以景区为基础进行开发,缺乏开发思路的多元化。

表3 愿意参加的沉浸式旅游项目频率分布表

(三)现有旅游产品个性化体验服务不足

首先,从表现方式上看,现有红色旅游产品的表现方式较为单一,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无法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其次,从产品创新上看,辽宁省的红色旅游产品多为旅游线路上的创新,主要是依托红色旅游资源的资源导向型产品开发,忽略了旅游者体验;最后,从内容上看现有旅游线路的规划比较紧凑,参观游览的进度较快,游客无法对景区进行深度细致的参观游览,且大多数旅游景区的体验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很难充分展示出红色文化深层次的内涵。

(四)红色旅游的数字化进程缓慢

“‘沉浸式体验’文化之所以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在于技术手段与思维的创新创意实现完美结合,给人带来诸多新感觉新体验”。[4]数字技术是沉浸式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由于辽宁省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开发较早且人力物力缺乏,导致数字技术在旅游场景中的应用不够充分,许多传统的信息存储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长期保存,[5]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许多景区缺乏新型科技融合理念以及与之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现有的资源无法提供足够的数字化平台,这就造成了旅游景区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低,数字化进程缓慢。

四、基于沉浸式旅游体验的辽宁省红色旅游产品开发途径

(一)数字赋能,创新游览形式

数字技术是沉浸式旅游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的应用也直接影响着沉浸式体验旅游的发展。对于数字技术在辽宁省红色旅游景区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具体思路:

一是开发全息投影和数字展厅。辽宁省的红色旅游景点以博物馆以及各类展馆为主,在使用全息投影技术时可以在展厅内开发多个沉浸式体验馆,利用全息投影展示某展品所处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营造一种置身历史情境中的氛围,从而加深游客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的体会。如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内展出的雷锋事迹图文、雷锋开过的拖拉机、雷锋手稿等展品,就可以结合全息投影技术进行二次创造,将雷锋的生活生动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也可以运用数字化展品的理念,通过三维、五维投影扫描,使展出的物品“动起来”“活起来”,带给游客更加生动的感官体验。

二是VR 和景区导览结合。景区可以自行研发VR 游览App,引入游客的虚拟形象,通过GPS 定位,游客在虚拟形象的引导下对景区进行观光。同时,通过VR 技术对景区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呈现,使游客以更加直观的视角了解景区的总体布局和其中的标志性建筑,方便游客对景区的景观进行定位、游览。

(二)产品多元化,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

辽宁省红色旅游景区可以根据景区自身特色,结合红色文化表现出的特点,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以抗美援朝纪念馆为例,可以在展馆所在园区内开发互动演艺场馆,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对其中某场战役进行细节化演绎。在其中加入游客互动环节,为每个人安排不同的人物角色:指挥战斗的指战员、受伤的志愿军战士、运送伤员的医护人员等,使游客亲身参与其中,丰富景区的教育内涵。

红色景区作为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基地以及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6]除了场景演绎和互动活动,辽宁省还可以开发设计多样的研学产品以及相应的红色旅游纪念品,突出景区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内涵,提升游客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使其更能理解和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7]并结合景区特色,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三)打造特色品牌,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

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既能为当地创造经济财富,又能增加人们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关注度,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当地感受红色精神,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所以,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要紧密结合辽宁省的红色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教育意义和创新设计的旅游产品。在沉浸式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要大力开展红色文化节、特色文艺活动、影视剧创作等文化项目,大力推广本土红色文化,传播抗战精神和雷锋精神,引进先进的品牌营销理念,将辽宁省红色旅游打造成内涵丰富、主题鲜明、教育意义强的现代化红色旅游品牌,进一步拓展辽宁省红色旅游影响力。

(四)整合资源,打造全方位沉浸式体验

首先,要想让游客真正融入地方红色文化,不能单纯以景区为中心,而是要整合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创造出有别于日常生活场景的旅游体验,将红色文化渗透到旅游景区的各个方面。

其次,可以结合当地文化,联合红色旅游地所在社区居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旅游地的发展建设中来。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可以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沟通,通过在社区中以宣讲、条幅等形式传播红色文化知识,为社区营造良好的红色旅游环境,提升景区的品牌效应。同时,也可以在周边地区开发红色旅游商业街,既能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又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最后,可以联合红色景区周边的产业部门打造红色主题旅游场景。如与交通部门联合打造红色旅游城市交通线路,与周边酒店、娱乐场所等合作设计出红色主题的住宿游览模式,拓展景区的新业务,开辟沉浸式开发新思路,实现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

沉浸式旅游是开发体验经济时代的需求,也是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基于沉浸式体验的辽宁省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一系列的开发建议,认为辽宁省红色旅游地应该灵活运用科技手段,不断创新产品开发思路,以游客体验为导向,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深入发掘具有辽宁省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内涵,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特征的沉浸式旅游产品,扩大辽宁省红色旅游影响力。尽管由于地区发展规划、资金投入等要素的限制,部分建议有一定的实施难度,但沉浸式体验作为以游客体验为基础的新型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对今后辽宁省红色旅游的发展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旅游者辽宁省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