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思考

2024-01-26 13:56方雪昀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4期
关键词:绿色转型煤化工企业双碳

方雪昀

摘要:随着“双碳”目标成为全球瞩目的环境议题,煤化工企业的绿色转型显得尤为迫切。文章通过深入剖析煤化工企业在绿色转型中面临的挑战,如资金压力与技术研发不足等,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转型路径和策略。首先,内部革新被强调为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其中包括发展洁净煤与CCUS技术、整合资源优化能源供给以及提升碳全面预算管理。其次,外部政策支持被认定为推动绿色转型的外在条件,其中包括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碳税政策、提供绿色金融支持以及完善碳排放审计制度。进一步,通过对典型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案例的分析,提炼出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性以及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最后,文章对未来展望进行了探讨,强调了绿色转型在实现“双碳”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双碳;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低碳技术;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显,减缓碳排放、实现碳中和成为了全球共同的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也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的号召,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力争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为中国煤化工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煤化工产业具有庞大的规模和丰富的资源基础,但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长期以来,传统的煤化工生产模式以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严重制约了我国环保治理的步伐,也不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双碳”目标的提出,要求煤化工企业必须加速绿色转型步伐,推动产业升级。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应对资金压力、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成为煤化工企业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二、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的挑战

(一)资金压力与筹资困难

1. 设备更新与绿色技术投入

设备更新与绿色技术投入是煤化工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随着“双碳”背景下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企业必须加快设备更新和引入绿色技术,以降低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然而,这一过程面临着诸多挑战。设备更新所需的资金巨大,尤其是在引进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和设备时,成本相当可观。中小型煤化工企业往往资金有限,难以承担如此高昂的投入。这导致了许多企业在设备更新方面步履维艰,无法及时跟上绿色转型的步伐。煤化工企业在引入绿色技术方面面临着技术转型的难题。传统的煤化工生产工艺往往与环保要求不相符,企业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这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技术研发能力的不足成为制约绿色转型的关键因素。绿色技术的引入也需要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技术更新,以保证新技术的顺利应用。这不仅需要额外的成本支出,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新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 碳排放权交易与企业资金链风险

在煤化工企业进行绿色转型的过程中,碳排放权交易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随着“双碳”背景下对碳排放的限制日益严格,企业需要购买足够的碳排放权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否则将会面临处罚或者产能受限的风险。碳排放权的购买成本日益攀升,这直接对企业的资金链构成了压力。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购买高昂的碳排放权可能会耗尽其有限的资金,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这也使得企业在经营决策上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陷入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之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健全和不透明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在一些地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规则和机制并不够清晰,企业很难准确评估自身所需的碳排放权数量,也难以确定合适的购买时机,这可能导致企业在碳排放权交易中出现误判,增加了额外的成本。碳排放权交易的波动性也是一个影响企业稳定经营的因素。由于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碳排放权价格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这使得企业很难在预算和成本控制方面做出准确的安排,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技术研发能力的不足

1. CCUS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成本

CCUS技术,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是煤化工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当前“双碳”背景下,CCUS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成本依然是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CCUS技术的成本仍然相对较高,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对其采用的积极性。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引入CCUS技术需要涉及设备更新、系统改造等方面的大量投资。这对于许多中小型煤化工企业而言,承担起了极大的负担。尤其是在当前煤炭行业整体效益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持CCUS技术的推广应用。CCUS技术的发展现状还未能完全满足煤化工企业的需求。虽然在研究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大规模商业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着技术难题和不稳定性。例如,目前碳捕获技术中的捕获效率、捕获成本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同时碳封存技术也需要应对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环保合规性等方面的挑战。CCUS技术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尚不完善,这也增加了企业在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相关法规的不明确或者缺失,可能导致企业在实施CCUS技术时面临着法律风险,甚至可能引发环保纠纷等问题。

2. 技术创新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

技术创新在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当前“双碳”背景下,技术创新对企业绿色转型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时间积累,这对于许多中小型煤化工企业来说是一个较大的经济压力。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同时还需承担研发失败的风险。特别是在“双碳”背景下,绿色技術的研发往往需要更高的成本,这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技术创新涉及人才、设备等多方面的要素,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然而,许多中小型煤化工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导致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薄弱。技术创新也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市场适应能力。一些新型绿色技术在商业应用初期可能会面临市场认可度不高、推广难度大等问题,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战略眼光。目前我国一些煤化工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性相对较高。

三、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的路径

(一)内部革新是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

1. 发展洁净煤与CCUS技术

在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发展洁净煤与CCUS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洁净煤技术旨在通过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煤炭的能源利用效率。CCUS技术则是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通过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捕获、运输、储存或利用,减少其对大气的释放。企业可以加大对洁净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引入先进的煤炭洗选技术,去除煤炭中的杂质和硫分,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同时,采用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如流化床燃烧技术等,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企业应积极推动CCUS技术的应用。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碳捕获技术,将二氧化碳从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储存或利用。此外,可以探索将捕获的二氧化碳用于其他产业,如合成燃料、化学品等,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技术推广和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的技术素质和应用能力,确保洁净煤与CCUS技术的稳定运行。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洁净煤与CCUS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

2. 整合优势资源,优化能源供给

在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整合优势资源并优化能源供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举措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企业内外部的资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面分析,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采取措施进行优化。例如,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设备的空转时间,提高能源利用率。此外,通过技术手段对废热废气进行回收利用,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能源,降低外部能源依赖。企业可以与当地政府、产业园区等合作,共同推动能源的优化供给。通过与能源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有利的供电价格和供应保障,同时也可以探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风能、太阳能等,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3. 提升碳全面预算管理

提升碳全面预算管理是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企业对碳排放的全面监测、统计、分析和控制,旨在实现对碳排放的精准把控,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数据采集体系。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安装监测设备、建立数据采集网络等手段,实时获取生产环节中的碳排放数据。同时,应该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碳排放分析模型。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了解不同环节的碳排放情况,找出高排放环节和潜在的节能减排空间。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和措施。在碳排放控制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技术改造升级、设备更新、推行节能减排技术等。通过引入先进的绿色技术,提高生产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实现碳排放的灵活管理。通过购买和出售碳排放配额,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到碳排放减量的行动中来。提升碳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因此,企业可以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引入专业的碳排放管理团队,或者与相关研究机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碳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外界政策支持是绿色转型的外在条件

1. 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碳税政策

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碳税政策是推动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外部条件。在“双碳”背景下,加强碳市场建设,明确碳税政策,对于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碳减排、推动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设健全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建立一个开放、公平、透明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实现碳排放的合理配置和灵活交易。这样的市场机制可以让碳减排成本更加精准地反映在企业运营中,从而推动企业更加积极地采取减排措施。明确的碳税政策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碳排放征税,可以引导企业自觉地采取减排措施,促进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同时,逐步提高碳税税率,可以推动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碳减排,形成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税政策建设中,政府部门需要制定明确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运行的公平和有序。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对碳市场的认知和参与意识。此外,还可以借鉴国际上碳市场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不断完善我国的碳市场机制。同时,要加强与国际碳市场的互联互通,促进全球碳减排合作。

2. 提供绿色金融支持

提供绿色金融支持是在“双碳”背景下促进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之一。绿色金融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金融手段支持环保和绿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活动。首先,建立绿色信贷体系。金融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绿色信贷业务部门,制定绿色信贷政策和标准,为符合绿色转型要求的煤化工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和信贷支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如绿色债券、綠色贷款等,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其次,推动绿色投融资市场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绿色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项目投资,促进绿色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加强对绿色金融市场的监管,保障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另外,建立绿色风险管理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绿色产业的特点和风险,金融机构可以研发相应的绿色风险评估模型,加强对绿色项目的风险管理和监控,提高绿色金融的稳健性。此外,加强绿色金融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也是非常必要的。金融机构可以公开披露与绿色产业相关的贷款、投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绿色领域。

3. 完善碳排放审计制度

完善碳排放审计制度对于推动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至关重要。这一举措可以确保企业的碳排放数据真实、准确,为企业合规运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建立严格的碳排放数据监测体系。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监测设备,确保各项排放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记录。同时,应当建立数据报送和备案制度,确保数据的及时传递和备案记录。加强对碳排放数据的审核和验证。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排放数据进行独立审计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客观、准确。同时,要建立追溯机制,确保数据的来源可追溯,避免数据造假等行为。建立健全碳排放核查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企业应当建立碳排放核查团队,负责对企业的排放数据进行核查和验证。对于数据异常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和报告,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建立碳排放数据公开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可以通过网站、报告等形式公开自己的碳排放数据,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也可以与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行业间的经验交流和数据比对。

四、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一)典型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案例

1. 国能榆林化工绿色转型实践

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是位于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的企业,该企业正在积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以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企业的聚乙醇酸项目,是全球首套5万吨/年聚乙醇酸示范项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项目将煤炭制成合成气,然后通过高效的加工过程得到聚乙醇酸,这是一种可降解材料,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这项技术的引入将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符合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国能榆林化工也积极响应了国家对加强科技创新的要求。通过10年的建设运营和创新发展,企业的项目现场呈现出了塔罐林立、管廊交錯的景象。这体现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也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企业在绿色转型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通过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企业成功实现了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构建,实现了“由黑到白”的跨越。同时,企业还探索了废水、废盐、废气处理工艺新模式,实现了废水的近“零排放”,为绿色发展树立了榜样。企业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技术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的“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为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2. 七台河煤化工的碳减排策略

七台河煤化工企业在应对碳减排方面,通过多方面的策略和技术手段,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取得了显著成就。七台河煤化工企业在技术升级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以推动煤制乙二醇项目为例,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了产能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碳排放。相较于传统工艺,该项目采用的新技术大幅提高了设备效率,降低了能耗,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重提升。这一实践表明,技术升级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七台河煤化工企业着力改善生产工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在煤炭制成合成气后,通过一连串高效的加工步骤,成功地生产出了聚乙醇酸,这是一种可降解材料,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这种先进的生产工艺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了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此外,七台河煤化工企业积极探索绿色化工产业链的建设,实现了“由黑到白”的跨越。通过构建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等化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成功地将煤炭资源的利用范围扩展,同时也拓展了绿色产品的生产能力。此外,企业还在废水、废盐、废气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引入先进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实现了废水的近“零排放”,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人才培养方面,七台河煤化工企业注重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团队,同时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些人才在技术研发、工艺改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企业的碳减排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案例经验的启示

1.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在碳减排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企业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水平,实现碳减排的目标。在许多煤化工企业的实践中,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对碳减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七台河煤化工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成功地提升了产能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碳排放。这表明了技术创新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另一个例子是国能榆林化工公司的聚乙醇酸项目。通过创新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该项目实现了煤炭向可降解材料的转化,有效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为碳减排做出了显著贡献。技术创新也为企业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以七台河煤化工企业的产业链拓展为例,通过构建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等化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不仅扩大了煤炭资源的利用范围,也拓展了绿色产品的生产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在碳减排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企业能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 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在碳减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宝贵的启示。政府通过明确的碳减排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要求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全力以赴实现碳减排目标。政策强调加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性,企业必须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于碳减排的关键性。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政策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手段,激励企业采取碳减排措施。同时,也建立了一套相应的约束机制,对未达标企业进行惩罚,形成了经济上的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在市场机制方面,经济奖励与刺激起到了积极作用。建立碳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了经济奖励的机会。通过减少碳排放,企业可以参与碳交易,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从而推动了碳减排工作的积极开展。同时,市场机制激发了企业的内在动力。市场竞争机制使得在碳减排方面取得成就的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从而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脱颖而出。

五、结语

通过深入研究国能榆林化工和七台河煤化工的绿色转型实践,可以明显看到,科技创新在煤化工产业绿色转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家企业通过不断探索和引入先进技术,成功实现了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为碳减排作出了显著贡献。同时,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在煤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政府的有力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推动了碳减排工作不断取得成果。展望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煤化工产业向更绿色、更低碳的方向发展。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为煤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通过国际合作,我们也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推动碳减排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相信在共同努力下,煤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建立,李艺,徐井,等.“双碳”目标下我国煤化工产业原料用能研究及政策建议[J].中国煤炭,2023,49(09):7-14.

[2]郑泽.“双碳”背景下现代煤化工发展路径[J].化工管理,2023(26):7-9.

[3]唐珏,王俊.“双碳”目标下煤炭发展及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23,32(09):22-31.

[4]陈鲁园,李健,闫龙,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榆林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05):211-212+208.

[5]赵君强.“双碳”视野下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前景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06):147-149.

[6]张海峰.煤化工产业应对“双碳”目标的策略研究[J].山西化工,2023,43(07):248-249+255.

[7]王浩杰,崔芙魁.双碳政策背景下煤制烯烃行业碳减排路径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7):5-8.

(作者单位:漳州开放大学)

猜你喜欢
绿色转型煤化工企业双碳
“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管的问题与对策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障碍与发展建议
浅析管理会计在煤化工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论煤化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目标模式、面临障碍与对策
并购重组: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