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秦岭北麓西安段农村电子商务路径重构

2024-01-25 12:54冯晓兰
辽宁农业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秦岭西安电子商务

冯晓兰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陕西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尤其是疫情加速推动居民购买方式由线下向线上的转变,生鲜电商行业逐步成为市场新宠。 在全省的网络零售数据中,农村线上零售持续快速增长,其中陕西苹果、枣、猕猴桃等鲜食水果网络零售表现突出。 《“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电子商务要“与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全面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成为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武功通过引进优质服务商,建立“买西北、卖全国”的模式,并且在电商发展的基础之上,促进一批本地的个体网商蓬勃兴起。 同时通过专业的服务商培育出本地电商人才,建立完善的电商培训体系带动本地产业的电商化转型。 2022 年,陕西农村网络零售额实现462.72 亿元,同比增长8.08%,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30.19 亿元,同比增长14.74%;陕西作为水果生产大省,2022 年1 ~9月,陕西水果网络零售额实现105.67 亿元,同比增长8.25%,全国排名第四。

《陕西省商务厅等17 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从健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强市场主体培育等10 个方面提出32 条具体措施。 《实施意见》明确,陕西将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和地理标志等农产品销售。 “十四五”期间,全省打造100 个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带动1 000 个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发展,同时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充分保障市场供应。

秦岭北麓西安段自西向东涉及周至、鄠邑、长安、蓝田、灞桥、临潼6 个区县,区县都有各自的特色农产品。 周至南依秦岭,北濒渭水,襟山带河,土壤肥沃,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最佳适生区与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 鄠邑区地理标志农产品以葡萄、苹果、杏、猕猴桃、核桃等果品为主,其中以葡萄产业最为兴旺。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从西和南两个方向环拥西安市区山、川、塬皆俱。 鲜桃、草莓、花卉等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还有许多羊肚菌、铁皮石斛等忒色农产品。 蓝田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东南以秦岭为界,主要有蓝田樱桃、灞源豆腐干、蓝田柿子、蓝田核桃、蓝田大杏等特产。灞桥努力打造“品质灞桥、最美城区”品牌,深耕灞桥樱桃、灞桥葡萄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以灞桥樱桃、葡萄为主的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引领区、乡村振兴样板区。 临潼石榴以其色泽艳丽、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软鲜美、籽肥渣少、品质优良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以电子商务为助推秦岭北麓西安段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提出促进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以期为秦岭北麓西安段区县提高经济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1 秦岭北麓西安段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陕西省政府先后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各市县为了加快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也纷纷出台各种实施意见。 2021 年,陕西省新争取11 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现对56 个贫困县和16 个欠发达革命老区县全覆盖;建成73 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7 890 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电商服务覆盖全部乡镇和50%左右的行政村。

秦岭北麓西安段农村电子商务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电商平台发展迅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资源丰富,电商发展基础坚实,产业体系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健全,快递效率提升,“最后一公里”难题基本解决。 各涉农区县自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以来,高度重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出台政策、投入资金、加大服务等方式,充分激发农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引导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同时,利用当地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物流、贸易流通等资源,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产品供应产销机制,带动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拓展服务功能。 近年来,大型知名电商企业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邮政等纷纷进驻县域农村,不断提升改造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连接农村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公里”。

2 秦岭北麓西安段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任何一个商务活动都离不开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这些。 目前,秦岭北麓西安段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平台应用、物流方面的一些问题,其中主要是平台本身销售能力较弱、产品包装和仓储配送不及时。 农村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大多是自建平台,但是由于知名度和产品多元化的问题,导致平台流量较少,农产品销售不畅。 同时,农产品比如草莓、樱桃、葡萄等本身物流的成本就较高,对产业的发展提出较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保证产品运输的安全性是经营中在产品包装和运输的技术方面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2 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

在大部分村镇,农村土地规模有限,农村以自然经济为主,虽然种植的品种较多但是都难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必然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农村未能有效应用农业科学技术,难以保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使得部分农产品不论在外观还是质量上都难以获得竞争力。

品牌对于任何产品都具有高辨识度的价值,农产品也不例外。 它是农产品高价值的体现,对于农产品在宣传推广和销售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白水苹果、大荔冬枣等在陕西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秦岭北麓西安段的农产品品牌认知度在陕西省内有一定辨识度,但是电子商务是全国甚至全球的经营活动,当地的农产品品牌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农村电子商务经营缺乏品牌意识和思维。 在电子商务平台并未形成品牌优势,影响农产品销售。

2.3 缺乏专业的电商营销人才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力。 不管是哪个领域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农产品产品的营销也是需要大量的电商销售以及新媒体营销的专业技能人才,通过调查了解,果农基本都是45 ~60 岁之间,学历大多数都是初中。 缺乏专业的人才,果农作为农产品营销的主要参与者,其劣势主要为年龄大,文化水平有限,使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农民也对网络有了初步的了解,会使用短视频拍抖音、也能接触少量的直播知识,但是对专业的电商营销知识了解较少,没有专业的培训。

专门人才的缺乏对农产品的营销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调研发现,农民愿意使用电商等新媒体平台的手段售卖产品,但是没有专业的人才指导、农民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低等因素的局限,造成农村电商短时间没有效率。

3 秦岭北麓西安段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3.1 改革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基于协同理论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秦岭北麓西安段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改革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参与主体协同建设与发展的新平台。 因此,构建“政府支持+企业搭台+创新运营”的平台模式,建立“农户+经销商+消费者”的供应链模式。 政府通过政策吸引优秀或是龙头电子商务企业搭建电商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农民开展农村电商活动。 深入推进农产品进城网上交易活动,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本县农特产品。 形成各方资源的优势互补,降低成本,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形成良好的交易环境,促进秦岭北麓西安段农村电子商务的转型升级。

3.2 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从资源利用出发,推动传统产业和电商融合,通过进一步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在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挖掘上同时下功夫,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生鲜农产品可进一步深加工,规避其冷链物流成本高的缺陷,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拓展农产品初加工。 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质量效益。

重视特色农产品加工研发,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农产品多次加工,实现多次增值。 通过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

3.3 培育知名品牌,打造品牌优势

品牌必须建立在产品品质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农产品种植要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 秦岭北麓西安段区县可以依靠农业合作社或是当地企业提升农产品种植的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的组织化,将科学种植方式和产品标准引入农产品加工生产的全过程,提高农产品质量进而形成竞争优势。

同时,利用各区县农村特色的资源,打造鲜明的秦岭北麓西安段地域特色的农特产品品牌,树立品牌形象,提升美誉度,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促使农村电商向集群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

支持县域公用品牌、“一县一品”及“一镇一品”建设。 使线下的产业发展和线上电商有机融合发展,拓宽农产品进城的各种门路,带动农产品的品牌化、标准化。 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形象、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推广的目标,解决农特产品的品牌化和推广销售问题。

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围绕特色产业工程,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以企业品牌为主体、以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层级集群,不断扩大秦岭北麓西安段区县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3.4 加大配套产业发展,拓展乡村特色产业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一定要降低物流成本,解决农村物流难的问题。 政府可以整合邮政及市域内“四通一达”等快递物流配送企业,建设市级物流仓配中心,整合乡镇、村级服务站点,实现资源共享、多站合一,形成市、镇、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从配套产业出发,催生电商服务业等新的配套产业集群。 包装、印刷、快递物流、仓储等配套产业的发展既带动了就业还为下乡创业带来了机遇。

乡村休闲旅游业横跨一二三产业,融通工农城乡,兼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是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开发独具特色、个性突出、形式多样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加快培育产业发展“领头雁”。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对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市民乐,对加速经济内循环、培育发展新动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3.5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建设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和运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加强农产品营销专业人才建设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果农的电子商务销售能力。 通过技能培训或讲座等形式,切实做好电商技能的宣传推广工作,充分调动果农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让果农了解到学习使用电子商务技能,可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收入。 通过设立合作社的方式成立电商销售基地,让学习能力强的果农参与到销售农产品之中去,为产品的销售提供动力。

二是引进专业人士。 以农村合作社或者政府单位引入电子商务等新媒体的专业人士,为果农进行电商知识的培训。 政府应该制定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引进电商专业的大学生到村里开展营销。

猜你喜欢
秦岭西安电子商务
暑期秦岭游
西安2021
Oh 西安
洞穿秦岭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好忙好忙的秦岭
电子商务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