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STEAM教育理念把教学主导地位还给学生

2024-01-15 15:49赵海鹏
小学科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课程教学小学科学

赵海鹏

〔摘    要〕  STEAM教育理念倡导跨学科教学,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形式都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和探索性,使原本枯燥的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运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有意义问题。这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在科学实验的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知识。因此,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育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科学知识。这既符合科学教育原则,又拓宽了科学课的范围。因此,教师要树立STEAM教育理念,把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还给学生:立足教材,完善课程,注重情境教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  小学科学;STEAM教育理念;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4    064-066

STEAM教育理念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STEAM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和科技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STEAM教育理念之所以能起到实践教学和科学教学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理念本身所固有的学科,即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这些学科和内容是STEAM教育理念和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基本手段。随着STEAM教育理念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开始关注STEAM教育理念在小学生身上的发展与作用。

一、STEAM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STEAM教育理念的典型教学方法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科学教师注重项目学习的引入和实践,将科学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与学生的科学需求相融合,设计内容确切、过程完善的项目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包括各学科在内的实践学习项目中捕捉、感受科学知识。STEAM教育理念的实施可以激励更多的小学生,使他们有更好的创新意识。STEAM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培养教育者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可以培养很多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如果教师能将这一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中,将对与时俱进原则的实践产生重要影响。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保证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合理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过程。

(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撑

提出任务,推进学生探究,是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探究科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把握学生近期的发展领域,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习平台,使学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的驱使下进入探究活动。但现阶段我国科学教育还存在一些問题,其主要问题是科学教育缺乏实践学习和指导路径,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良好科学发展方向的推进。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根据STEAM教育理念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开发。这一理念通过让学生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运用多种策略突破探究障碍,深入探究所学知识,更好地优化整合现有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实践性和合理性,探索真正意义上科学素养提升的正确方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方向提供良好的支撑。

(三)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STEAM教育理念本身具有良好的发展性和适应性,因此对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这主要是因为STEAM教育理念可以通过小学生自身的科学教育和实践来实现。这个理念认为,学生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成绩,而应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课堂上,允许学生犯错误,在反思失败中成长,能更好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共享。教师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而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兴趣,积极选择符合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因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主体性体验,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研究

(一)立足教材,拓展课程

在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中,STEAM教育理念已经体现在现有的小学科学教材中。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制作日晷》、五年级上册《制作机械玩具》、六年级下册《设计太空实验项目》。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技术、工程和数学。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内外的相关内容和资源,在设计项目时,应探索科学教育的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情境教学的开展,要求科学教师深刻把握STEAM理念的教学本质。在此基础上,重视进行内容的跨学科设计,拓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领域,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认知思维,促进学生全面科学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建设。以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存在局限于科学教科书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也不利于学生接触和理解科学相关知识,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知识体系的建立和思维的灵活运用以及相关思维的激发。STEAM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跨学科知识的扩展和整合,应用侧重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师要重视科学知识与其相关学科的联系和融合,为学生提供充分运用相关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综合科学思维能力和实用能力。此外,学生是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育活动对许多小学生来说既新奇又具有挑战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应密切关注学生科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使学生能够“摘到桃子”,提高科学学习的效果。在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声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准确表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用所学知识能进行尺子、鼓、橡皮筋等简单器材做对比实验,能创新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乐器。学生在参加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学习科学地叙述。根据科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困惑,使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声音的传播,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升华。

(二)完善课程,丰富资源

教育理念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与其他教育理念相比,STEAM教育理念传入中国的时间相对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理念的广泛应用。在一些学校和教师的课程编写和实施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深入理论内容的核心,不仅影响了理论教学的实施质量,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成长和水平的提高。同时在STEAM教育理念中,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有项目驱动,进行自主探索,完成任务。但是任务的每一步都不是完全细化的,也不是要求按照教师规定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去做,而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发展,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整体科学课程设计更有突破。1~2年级学生年龄小,逻辑思维水平低,教师可以构建“边玩边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教一年级下册《周围的植物》等课程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教室外上课,让他们仔细观察叶子的特征。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可以发现每个叶片的颜色、叶形、叶序、叶脉都不一样,但它们之间也有共同之处。此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植物的多样性。这样教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和科学课堂的非凡魅力。但是,3~6年级的学生不一样。他们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很好地理解和设计有点复杂的实验。例如五年级上册《建筑与材料》,让学生充分运用材料领域的“材料变化”“工具与机械”“形状与结构”等内容,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学会学用结合、知行结合,真正提高探究能力。

(三)注重情境教学的应用

在STEAM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教师必须注意情境教学的运用,使教学更加灵活有趣。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它能使教师在此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引导,为学生创造符合实验内容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思考,体验更多的学习乐趣。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场景,实现趣味教学和高效教学。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育要紧密结合生活,根据课程内容和科学教育目的创设相关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科学因素,思考科学问题,激发科学实践思维。例如,小学科学教师讲解一年级《各种各样的叶》课程时,可以准备很多植物的叶子。在这种科学教学场景下,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叶子各自的特点,既能激发学生对叶子的知识产生认知兴趣,又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在此基础上,科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养护树木的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树木生长得更旺盛,从而激发和加强学生对植物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和实用思考。以前的小学科学教育知识是抽象孤立的,科学问题和习题坦率简单。学生只需接受和记忆科学知识就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但对学生深入本质地学习科学知识存在明显的制约,尤其不利于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应用思维的提高。STEAM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育课堂,可以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造出适用的、相关的科学认知场景。学生在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因素,准确把握和透彻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可以设置养植物项目的交流和教育情境,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如何养植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包括这些植物是什么样的、这些种子应该怎么种、这些种子可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等,引导学生以基于问题的方式积极参与STEAM情境教学,使教学效率和效果最大化。

(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观念重理论传授,轻实践,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科学实验涉及广泛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通过合作和头脑风暴的方法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在小组交流与合作中,他们既可以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术,弥补自己的不足,又可以创新逻辑思维,深入探索科学知识的价值,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丰富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应用能力。例如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小赛车》的教学,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小型赛车的生产技术,并在STEAM教学中培养相关能力。教师让学生观察现实中的赛车模式,利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小赛车图纸,准备小赛车材料,利用团队合作制作赛车。这种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而且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STEAM教育理念是注重实践。教师在实践设计中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实践探索。例如,四年级下册《阳光下的影子》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出阴影大小与光源照明角度之间的关系。根据现场现有材料进行实践,指导观察阴影长度与光源角度的技术,探索阴影大小与光源照明角度的关系,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小组实现了成员间的默契配合,在开始前提供了全面的实验计划,使整个实验过程高效顺畅,体验成功实验的喜悦和成就感。但也有可能无论如何努力,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但不管成败,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总结经验,得到启示。这不仅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提供参考,也有助于形成更全面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學科学实验教学,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与学生共同探索,促进学科间的有效融合,确保科学课程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同时,小学科学教师要树立STEAM教育理念,把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还给学生,发挥引导作用,精心设计个性化教学的实验任务和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寿莹.小学科学STEAM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1(3):140-141.

[2]高承科.STEAM教育下的小学科学创新教学探究[J].中华少年,2020(10):112-113.

[3]闵兰斌,郭梦梦.基于核心素养的STEAM教育:特征与实践要点[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10):34-47.

猜你喜欢
STEAM教育理念课程教学小学科学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创新与案例设计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STEAM教育理念“入户”幼儿园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