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农村交通“新密码”保障平安出行“生命线”

2024-01-11 13:52冯一新
农家书屋 2023年12期
关键词:百色市道路交通公安机关

冯一新

今年,广西百色市公安机关坚持把“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大力推进,立足农村道路“小”单元,推进平安出行“大”治理,紧紧围绕农村道路改善秩序、事故预防、法治重塑等重点工作,创新打造“联合共治”“隐患清零”“立体防护”“角色转变”“宣防合一”的道路交通治理模式,解锁农村交通“新密码”,保障平安出行“生命线”,全面提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质效,以“文明、规范、有序”的交通秩序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百色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取得了“四个下降、两个提升”的显著成效,即事故发生同比下降10%、死亡事故同比下降29.3%、受伤人数同比下降6.1%、直接财产损失同比下降5.3%,群众交通出行安全意识、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持续提升。

深化“联合共治”

综合治理更高效

百色市公安机关创新治理模式,以“交警+”推进“联合共治”,实现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横到边 纵到底”的治理目标。

“交警+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加大对拖拉机、农业机械车的管理,严格注册登记、检验和使用监管,持续加大拖拉机假牌、套牌、无牌、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拼装、改装,以及拖拉机驾驶人员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载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今年共查处拖拉机交通违法行为383起。

“交警+交通运输部门”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客运站、集市、校园周边的执法力度,共查处接送学生车辆超员、非法营运等400余起。

“交警+教育部门”落实源头管理主体责任,联合摸底排查农村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全数登记在册备案,严防“黑校车”和超员车辆上路,两部门还将中小学生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学生品德评定,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从教室向家庭延伸,由校园向社会铺开。

坚持“隐患清零”

风险治理更精细

今年,百色市公安机关秉承“少发生事故、少伤亡就是最大的民生”理念,织紧织密“平安守护网”,不断清除道路风险隐患,坚持“把事故当教材”,推动隐患车辆、重点人员、问题企业和危险路段的源头治理,全力保障平安出行“生命线”。

为实现隐患清零目标,百色市公安机关在全市县、乡、村公路及国、省道穿村过镇区域事故多发路口、险要路段开展全覆盖、全链条、起底式排查整治,采取建立台账、签字压责、挂图作战、动态销号等工作方式,共整改治理15处事故隐患路段和1处事故多发路段。在加强源头治理的工作中,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农村养殖场、企业车辆及其驾驶人资质的排查力度,实施“一车一档”,并及时向主管部门通报存在问题,督促整改,严防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出村上路,严禁违法驾驶员驾驶机动车,把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优化“立体防护”

群众出行更平安

为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百色市公安机关整合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力量共计2000余人次投入农村道路交通整治中,设置固定执勤点250余个,临时劝导点150余个,流动突击队10支,构建起联勤、联动、联管、联控的“四联合一”工作格局。

依托县乡道路交警执法站、临时执勤点、执法小分队等,分时段、全方位、立体式开展流动执法,加大路查巡防力度,查处客车超员、货车超载、违法载人等重点违法行为3.45万起,同比增加25%。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交通事故,常态化研判未成年人违法驾驶的活动区域和时段,线上线下同步查处未成年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百色市公安交警部门结合“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在全市133个农村派出所设立派出所交警中队,赋予派出所民警交通管理权责。今年,全市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累计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95万起。

强化“角色转变”

执法服务更温情

百色市公安机关聚焦服务为民,搭建了交通安全便民服务网络,有效推动民辅警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打通执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公安交警“放管服”改革,推出“流动车管所”下乡服务,开展“送考下乡”“送牌下乡”等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大力推进办牌、办证服务向农村延伸,努力拓展服务半径,更好地满足农村群众便捷办事的需求,有效解决群众考试难、办证难的问题,降低群众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据统计,今年百色市公安交警部门共下乡进村服务141次,办理车辆报废9018辆,注册登记摩托车750辆,组织下乡驾考近4万人次、到乡镇卫生院为驾驶员体检近1万人次,农村地区无牌、无证、无保险的“三无”现象显著减少。

注重“宣防合一”

安全宣传更走心

为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百色市公安机关以“七进”宣传活动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为载体,组建交通安全宣传“轻骑兵”,深入村屯、农户及田间地头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今年,开展“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活动192场次,累计拉挂横幅标语4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张贴安全提示3.6万余张。

坚持提前警示、及时预警、宣传引导的“三位一体”宣传模式,依托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和农村“大喇叭”广播站,常态化向群众推送、播报交通安全常识、事故案例和警示提示等。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476个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微信群,推送各类警示教育、出行提示信息20多万条,并持续深化融合互动,针对不同年齡和行业的群众,分类设计“交通安全大礼包”,累计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驾驶人、“一老一小”等群体送上“交通安全大礼包”课程300多次,8万多人次接受了教育,切实将“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的理念带入乡村,推动交通安全宣传走“新”更走“心”!

(作者系百色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猜你喜欢
百色市道路交通公安机关
百色市2012-2019年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状况评估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Applying emotion factors in English teaching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