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沟村:红薯“铺路” 实现文旅融合新发展

2024-01-11 13:52王正王康回赵国杰
农家书屋 2023年12期
关键词:铺路粉条年货

王正 王康回 赵国杰

初冬时节,河南汝阳的“红薯小镇”——柏树乡窑沟村村民们正忙着下粉和晾晒刚做好的红薯粉条。做好的粉条一排排插满石墙,在阳光下晾晒的粉条显得晶莹剔透。

正在晾晒粉条的村民薛占云说:“窑沟红薯因为香甜可口,这几年火了。但是我们用红薯加工成的粉条,却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在窑沟村下粉条现场,有劈柴烧火的,有和粉的,还有下粉的……大家相互配合,忙得不亦乐乎,俨然一派繁忙景象。大铁锅里的水翻滚沸腾,吕长宽师傅一边下粉,一边说道:“我们的粉条要先将红薯清洗、粉碎、渣浆分离后除沙、沉淀、晾晒,然后兑白矾打糊和糊,漏粉成型,捞出冷却,之后冷冻、解冻、晾晒、打捆,要经过十几道程序,这些可都是传统老手艺。”?

一旁正在观看全流程手工粉条制作的游客早已是“垂涎欲滴”,红薯酸辣粉一出锅,立马盛了一碗。“煮透了的粉条仍有嚼劲儿,还带着一丝甜味,口感真不错!”一位游客一边品尝热辣的粉条,一边赞不绝口。

传统下粉条是窑沟村新开发的一项文旅项目,现在,村里正在培养一批传统红薯粉条制作能手,力争把红薯加工的优质粉条销往更多地方。

据了解,窑沟村是洛阳市汝阳县柏树乡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村口紧邻汝南县道,距汝阳县城6公里、洛阳市区60公里,出行便利,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窑沟村属于丘陵地貌,坡岭遍布,土质为富硒红沙土,非常适合红薯种植。前年,村里探索以红薯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游,通过“三清两建”“三变”改革,清收、流转土地1500余亩,因地制宜发展红薯特色产业。由于土质优异、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窑沟红薯面、沙、香、甜,一经上市就收获了大量“粉丝”。

红薯作为早年间的“救命粮”,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现在生活好了,吃粗粮反倒成了时尚,红薯也就越来越受欢迎。很多市民慕名前来,挖红薯、打“红薯”擂台、与“薯”王合影,玩得不亦乐乎。

游客来了,吃得放心、玩得开心,更要住得舒心。前年,村子按照县级“示范村”创建标准,对老房子实施微改造,修旧如旧,彰显乡愁。经过一番“梳洗打扮”,窑沟村泥墙黛瓦、屋舍俨然,透露出十足的乡愁范儿、文艺范儿。

运营团队联合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老院落,引进手艺人,全面植入“小红薯IP”元素,并打造摄影基地、茶吧书吧、陶吧泥吧等慢生活休闲业态。紧跟着,“红薯开挖节”、红薯擂台赛、“小红薯”奇妙游等特色活动,就敲锣打鼓办了起来。

去年,窑沟村被评为“洛阳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多在外务工的本村人也都选择回到家乡做一份自己的事业,30多岁的马盼盼就是其中之一。“在外务工多年,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更加坚定了返乡创业的信心,又赶上窑沟村发展文旅产业的好政策,回老家办个农家乐,咱也吃上了旅游饭。”

“在窑沟村乡村运营的过程中,我们围绕柏薯香品牌,在原有农耕石耕文化游的基础上广泛招商,先后引进了美食广场、室外滑冰场、亲子乐园、新建陶吧匠心居休闲小院等项目,协助本地村民打造汝味香、烟薯阁等特色农家小院,吸引乡贤返乡创业,助力窯沟村文旅产业大发展。”窑沟村乡村运营公司负责人韩雪丽对未来发展满怀信心。

由一个普普通通的自然村,迅速变成了网红村,创造了汝阳县乡村运营的“窑沟速度”,集体经济也实现从无到有、从1到N的蝶变,逐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美好愿景。当地群众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增收,从而得到实惠。今年,窑沟村旧房提升改造二期工程已全面启动,特色民宿、户外营地、乡村音乐厅等新体验新项目,能让“红薯小镇”更具韵味。

夏天游花海,冬季赏冰雪。面对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窑沟村“龙年到龙乡,窑沟过大年”年货大集和中原雪村项目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筹备。

据悉,年货大集以“城乡融通、助农惠民”为主题,将于2024年1月20日至2月9日举办,届时将有100多商家参与其中,红薯手工粉条、土猪、土鸡、土鸡蛋、牛肉、羊肉等上千种年货集中展示销售,开展农特优产品展销、直播电商年货节以及传统窑沟土鸡火锅、红薯玉米糁等餐饮美食展和戏迷擂台赛等活动。

在凛凛冬日,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到窑沟村体验一下丰富多彩、热闹喜庆的年货大集。在冰雪世界中,品味不一样的乡村“年味儿”。

猜你喜欢
铺路粉条年货
年底来点硬年货
猪肉炖粉条
备年货 迎新春
去无人超市办年货
分式方程铺路 不等式解题
天阳6FT自动蒸熟粉条机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花样年货
看、闻、折挑出好粉条
看闻折挑出好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