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高油油菜品种汉油1428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2024-01-04 12:15孙晓敏谌国鹏吴军舰蒙天峻邢丽红
耕作与栽培 2023年5期
关键词:芥酸保持系细胞质

孙晓敏, 谌国鹏, 陈 乔, 李 英, 吴军舰, 蒙天峻, 邢丽红, 薛 艳, 王 彬

(1.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 陕西 汉中 724499; 2.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2;3.宁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 汉中 723000)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守好“米袋子”,牢牢地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同时还要拎稳“菜篮子”、抓牢“油瓶子”。在保住“油瓶子”这个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上,中央接连释放出强有力的信号,种业安全是重中之重。

油菜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所产菜籽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5%以上,在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战略中地位十分重要。陕西省油菜常年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年产菜籽约40万t,占全省油料作物70%以上。因此,油菜生产在陕西省农业生产结构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位置。汉中是长江流域油菜最适宜生态区之一,也是陕西省的重要油料生产基地,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本地农业生产和保障区域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油菜研究室课题组结合生产实际,依据汉中地域和生态优势,在不断刷新育种目标的前提下,常年开展汉油系列油菜品种的选育,近年内把高油、抗病、适宜机械化作为油菜育种三大重要指标,于2019年,选育出集抗倒、抗病、高产、稳产、品质优良于一身的汉油1428油菜品种。该品种的优良特性,必将为种植农户和油脂加工企业带来非常好的效益。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1.1 亲本来源

1.1.1不育系汉3A的选育

2003年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312B与中双9号杂交,2004年从杂交的F1代系选优良单株套袋自交,结合品质分析,保留双低单株,2005年春选用F2代优良单株做父本与312A杂交,2006年春在杂交后代中选不育程度较好、综合性状优良的不育单株与F3代中优良单株继续回交,直至2011年连续回交6代选育而成的稳定不育系,定名为汉3A。该不育系综合性状优良、不育性彻底、育性稳定、熟期适中、矮杆、抗裂角、低抗菌核病、高抗倒伏。芥酸0.00%,硫甙19.53 μmol/g,含油量45.59%。是一个适宜机械化的高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14年4月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油菜专业组的鉴定[1]。

1.1.2保持系汉3B的选育

2003年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312B做母本,与中双9号杂交,经连续8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2-3]。

1.1.3恢复系S12R的选育

2005年起从陕油12杂交种大田自由授粉的后代中选优良单株连续自交7代,并经恢复性鉴定、品质、抗性,熟期等综合性状筛选,于2012年选育而成的双低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该恢复系恢复性好、配合力强、性状稳定、植株较矮、角果中长、抗倒性强。芥酸0.09%,硫甙12.31 μmol/g,含油量45.31%。

图1 不育系汉3A、保持系汉3B的选育过程

图2 恢复系S12R的选育

1.2 选育经过

2012年利用自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汉3A与恢复系S12R进行组合配置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定名为汉油1428。2013—2015年参加本所鉴定和品比试验表现优良,推荐参加了陕西省陕南灌区油菜区域试验,表现产量水平高、适应性广、植株较矮、抗病抗倒性突出、含油量高、适宜机械化等优点。

图3 汉油1428选育过程

2 特征特性

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苗期叶椭圆,有极少蜡粉,叶中等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4~5对,茎绿色,花黄色,花瓣侧叠。种子黑褐色,近圆形。株高177.97 cm,分枝部位62.31 cm,平均生育期226 d,与对照相当。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72.79个,每角粒数22.20粒,千粒重3.89 g。

3 综合性状表现

3.1 产量表现

2015—2017 年连续两年参加陕西省陕南灌区油菜区域试验,两个生产周期平均产量为192.77 kg/667 m2,比对照秦优 10 号增产 7.65%。

表1 汉油1428产量表现

3.2 品质表现

经陕西省杂交油菜中心品质检测:2015—2016 年度芥酸含量 0.03%,硫苷含量18.17 μmol/g,含油量 45.98%;2016—2017年度芥酸含量 0.04%,硫苷含量13.58 μmol/g ,含油量 45.27%。两年平均:芥酸含量 0.035%,硫苷含量 15.87 μmol/g,含油量 45.63%。

表2 汉油1428品质表现

3.3 抗病性表现

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病圃诱发鉴定:2015—2016 年度菌核病抗病鉴定为高抗;2016—2017年度菌核病抗病鉴定为中抗。两年综合菌核病抗性鉴定为中抗~高抗。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前整地

水稻收获后及时开深沟排水,清理中沟及四周边沟,排除田间积水,晾晒田面,在播种前3~5 d,每667 m2用90%草甘磷150 mL兑水45 kg喷雾除杀杂草。

4.2 播期和播量

育苗移栽9月上旬播种,用种量0.15 kg/hm2,苗龄30 d左右。壮苗移栽,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密度 9万~12万株/hm2;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用种量 3~4.5 kg/hm2,密度18万~27万株/hm2。

4.3 施 肥

遵循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硼配合施用原则,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按1∶0.5∶0.5的比例施用,施尿素225~270 kg/hm2,过磷酸钙650 kg/667 m2或磷酸二铵225~300 kg/hm2,硼肥7.5~11.25 kg/hm2。使用时氮肥按底肥、苗肥、腊肥5∶2∶3的比例合理运筹,磷、钾、硼肥一次作底肥施入。蕾臺期或初花期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和硼砂各100 g兑水40 kg喷施,起到保角增粒、增粒重的作用,脱肥田块还可加入100~200 g/667 m2尿素一起喷施。

4.4 田间管理

1~2叶期间苗,3叶期及时定苗,间苗、定苗把握去密留稀、去瘦留健、弃小留大的原则;播后开好三沟防止渍、涝害;苗期用草除灵等除草剂除草、用菊酯类农药及时防治菜青虫等虫害[4],12月中旬—1月下旬结合冬灌施尿素5~8 kg/667 m2。

4.5 适时收获

油菜终花后30 d左右,当全株2/3角果呈黄绿色,主花序基部角果转现枇杷黄色,种皮变成黑褐色时,抢晴收获。做好安全入库[5]。

猜你喜欢
芥酸保持系细胞质
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实现快速创制
江西省不同品种油菜籽中芥酸含量的调查研究
高粱制种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芥酸和硫苷含量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欧盟修订部分食品中芥酸和氢氰酸的最高含量
鲁花推出芥酸浓香菜籽油
大豆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生殖生长期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节水抗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沪旱7A 的选育与利用
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坛紫菜细胞质型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