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及成效

2024-01-04 15:45李学琳唐建锋谈孝凤
耕作与栽培 2023年5期
关键词:化学农药示范区害虫

李学琳, 唐建锋, 谈孝凤

(贵州省植保植检站, 贵阳 550001)

蔬菜作为我省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2021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80.73万hm2,产量达到4 924.64万t,分别比2017年增加55.42万hm2和1 933.77万t。其中辣椒39.33万hm2,大白菜、萝卜、茄子、菜豆、生姜、山药和佛手瓜等占总规模三分之一,全省夏秋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年的70%以上。贵州88个县(市、区、特区)均有蔬菜种植,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33万hm2的有45个县(市、区、特区),威宁县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其中“三白”种植面积达2.87万hm2,普定县韭黄种植面积0.67万hm2,惠水县佛手瓜种植面积0.33万hm2。

近年来,受气候、自然地理条件、耕作制度、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蔬菜病虫害发生的种类持续增多,为害程度也日益加重[1]。2021年我省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86.02万hm2次,防治面积79.27万hm2次,其中病害发生41.81万hm2次,防治面积38.93万hm2次,以茄科蔬菜疫病、炭疽病、病毒病,葫芦科蔬菜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茄科和葫芦科蔬菜灰霉病发生普遍;虫害发生44.22万hm2次,防治面积40.34万hm2次,主要以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潜叶蝇类、地下害虫、斜纹夜蛾等发生普遍[2]。随着病虫害发生面积的增加,为控制病虫害的为害,农民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以保证产量,导致化学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不仅为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还危及人类健康,已成为制约蔬菜生产安全的关键因子[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阐述了贵州省蔬菜病虫害主要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技术模式、主要成效等,为以后的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主要技术措施及模式

1.1 农业防治

与其他科作物轮作倒茬。搞好田园卫生,对存在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枯枝烂叶、杂草等聚集在田外一起销毁,能有效减少病原菌的数量。优先选用抗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如茄子抗病品种有黔茄4号、黔茄5号、先锋1号、农丰长茄、天龙8号等;辣椒的优良品种有黔辣系列、遵辣系列、独山皱椒系列、贵椒系列等;萝卜优势品种有上海白、扬州白、浙江白等。对种子进行消毒,把种子放在温水中,适宜水温55 ℃,可有效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进行搅拌,冷却后浸种240~360 min。及时增施生物肥、选择适宜比例的氮磷钾复合肥,控制肥料用量和浇水次数,促使幼苗健壮生长,也可选择叶面追肥代替根部追肥,液体缓释复合肥,叶面均匀喷雾,可减少肥料使用量、劳动力和时间。在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糖醇钙镁土壤调理剂搭配蚯蚓蚓激酶、枯草芽孢杆菌等与有机肥、复合肥按一定比例和用量混合均匀后撒施,以补充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以及进行土壤酸碱度调节,可有效减轻土传病害。

1.2 生物防治

针对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青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可采用田间释放寄生蜂,主要是寄生在害虫的卵中,使其变为自己的营养,扩大自身的种群,降低害虫卵的孵化率,减少田间害虫数量,从而控制或消灭害虫,减轻为害。如释放赤眼蜂,每667 m2可投放1万头,每5~7 d放一次,每茬2~3次[4],对鳞翅目害虫有一定防控作用。如丽蚜小蜂,可在烟粉虱发生初期虫量达到0.5~1头/株时开始释放,每次释放2 000~3 000头/667 m2,每7~10 d释放一次,可有效控制烟粉虱。

1.3 理化诱控

1) 灯光诱控。利用大多数害虫的成虫的趋光性,以不同波长的灯光来引诱成虫,电网触杀的原理来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如:太阳能高压杀虫灯,诱虫有效范围130~150 m,防治面积5.33~6.67 hm2;频振式杀虫灯,1盏可控制2.67 hm2,一般天黑后开灯6~10 h,要及时清理电网上的残虫和集虫袋内害虫。

2) 昆虫性信息素诱控。根据害虫雌性成虫发出的性信息素收集进行成分分析,通过人工合成昆虫性信息素制成诱芯,通过设置害虫性引诱剂,配合使用诱捕器,来诱杀雄性成虫,减少害虫交配次数,降低产卵量。目前很多昆虫性信息素可用于防治,如: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等,其中,小菜蛾引诱剂,每667 m2可放3~5个诱捕器,30 d更换一次诱芯,可有效防治小菜蛾。

1.4 科学用药

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等,杜绝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用药要交替,不能长时间用同一种农药,以免产生抗性,对症选药,避免大太阳或者阴雨天施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优先选择省药、省工、省水的低容量连杆式多喷头喷雾器进行施药,施药过程做好防护,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用药推荐见表1,施药量以产品说明为准。

表1 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用药推荐

2 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模式

2.1 十字花科蔬菜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模式

1) 杀虫灯+性诱捕器+田间释放赤眼蜂+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

2) 健身栽培技术+土壤消毒技术+“三诱”技术+科学用药技术;

3) 轮作换茬+清园+合理施肥+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黄板诱杀或防虫网阻隔(烟粉虱、蚜虫等)+生物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

2.2 茄科蔬菜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模式

1) 轮作+深翻清园+抗病品种+健康种苗+间作、套作+覆盖地膜+“三诱”技术+生物防治+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辣椒);

2) 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培育壮苗+免疫诱抗+科学安全用药(茄子);

3) 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苗期防虫网防虫+整地时撒施石灰土壤消毒+生物防治+施肥、追肥+合理密植+清洁田园+灯诱、性诱+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番茄)。

2.3 “三棵菜”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模式

1) 深翻土壤+轮作、间作+抗性品种+种子消毒+免疫诱抗+昆虫性信息素诱控+色板诱控+灯光诱控+蓟马食诱剂诱控+科学安全用药(豇豆);

2) 抗性品种+轮作换茬+清洁田园+土壤调

理+免疫诱抗+科学安全用药(韭菜);

3) 轮作倒茬+抗性品种+清洁田园+种子消毒+免疫诱抗+灯光诱控+昆虫性信息素诱控+科学安全用药(芹菜)。

3 主要成效

3.1 技术模式得到推广,绿色防控示范面积逐步加大

针对我省主要蔬菜作物,如白菜、萝卜、甘蓝、茄子、豇豆、生姜、佛手瓜等,组装集成了一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十三五”期间,我省依托省级防灾救灾资金开展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投入资金1 360万元,建立省级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36个,示范面积10.05万hm2,辐射带动100万hm2,成效显著。其中,2017年,六枝特区在10个乡镇开展了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1 333.33 hm2,郎岱镇核心示范区探索杀虫灯、生物农药综合防治机制,增产84 kg/667 m2。龙里县在5个乡镇开展绿色防控示范2 000 hm2,在示范区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捕器、色板等对害虫进行诱控,推广“蚯蚓蚓激酶、耕地液”改良土壤技术应用示范,以改善土壤理化结构,刺激土壤中原有微生物迅速繁殖,活化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根系生长。罗甸县在7个乡镇开展示范2 000 hm2,经过验收,平均每667 m2挽回产量损失142.6 kg,挽回产值392.15元,每667 m2减少物化投入40.2元。其次,通过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及宣传培训,种植大户、农户和农技人员等的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对绿色防控的技术和措施的认识也得到加深和巩固。“十三五”期间,宣传资料发放了125 962份,召开专题、现场会议178次,培训班开展了693次,培训农技人员2 071人次,培训农民33 225人次,有12 512条病虫情报及预测预警信息,示范区的建立对我省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的技术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3.2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稳步提升

3.2.1经济效益

按市场价格小菜蛾诱芯2元/枚,粘板诱捕器9元/个,诱芯30 d、诱捕器60 d更换一次,每667 m2挂5个,悬挂时期为9—12月;斜纹夜蛾诱芯10元/枚,蛾类诱捕器8元/个,诱芯30 d、诱捕器60 d更换一次,每667 m2挂1个,悬挂时期为8—11月;诱芯每667 m2投入成本150元/年;频振杀虫灯每667 m2投入成本7元;黄板每667 m2放置15块黄板,每块3元,每667 m2投入成本45元,绿色防控示范区每667 m2共投入成本202元。

农民自防区平均使用农药6次,示范区3次,减少农药使用3次,平均每667 m2每次农药成本50元;示范区每667 m2投入农药、肥料和人工成本分别为150元、1 200元、100元;传统防治区每667 m2投入农药、肥料和人工成本分别为300元、1 200元、150元(表2)。

表2 绿色防控示范区与农民自防区经济效益对比

示范区蔬菜每667 m2新增产量200 kg,蔬菜比常规防治区品质提高、外观美观,蔬菜价格平均比常规防治区高0.1~0.2元/kg,平均售价为1.6元/kg,蔬菜上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每667 m2比常规对照增收818元。

3.2.2生态效益

试验示范区与对照区相比天敌的数量和种类有所增加,天敌种类主要有隐翅虫、瓢虫、蜘蛛、茧蜂、小蜂等,作物生长状况良好。能保护天敌,维持生态平衡,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保护生态安全(表3)。

表3 田间天敌发生情况调查

3.2.3社会效益

首先,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病虫产生抗性,对天敌有一定保护作用,实现了农作物病虫的可持续治理,解决了长期使用单一农药防治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其次,绿色防控的实施降低了农药残留,改善了蔬菜品质,提高了产量,增强了时长竞争力,实现了农民增收增产。同时,带动周边农户主动采取绿色防控技术,起到了积极示范带动的作用。

4 存在问题

贵州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在某些方面取得一些实质性突破。但仍存在不足,蔬菜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实施绿色防控的面积没有大幅度提升,农户习惯用化学农药,见效快,投入少,对绿色防控接受度不高。

加之,我省植保机构改革前全省有完整的植保植检机构98个,改革后至目前全省有完整植保植检机构46个;全省植保植检人员核定编制数共492个,较改革前少285个;全省植保植检机构在编在岗人数374人,较改革前减少203人。基层植保人员减少,造成绿色防控技术指导人员紧缺,试验示范开展受限,不能较好完成各项工作。

5 对策建议

集中对竞争力的企业、合作社,以及有积极性的种植大户进行扶持,在定点区域开展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充分发挥示范区带头作用[5]。培育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构建完善的统防统治服务体系。鼓励从统防统治经营主体购买绿色防控技术服务,规模化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病虫害防治投入成本,也能在根本上解决农药残留高、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难的问题。加强宣传培训,针对绿色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网络媒体和发放宣传单等的方式进行宣传,开展现场观摩指导和室内培训等形式加大绿色防控培训,增加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农户等对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认知度。

猜你喜欢
化学农药示范区害虫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